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B2B企业间都存在着业务系统跨平台互操作的需求.根据这个需求,提出了利用WebService技术来实现B2B企业跨平台互操作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利用WebService完全基于XML,XSD等独立于平台和软件供应商的标准,具备创建可互操作、分布式应用的能力,实现跨平台互操作.在WebService的基础上,实现B2B企业间的跨平台互操作应用集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各个领域都在现有问题开发相关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物联网技术不是新技术,它是综合应用现有技术,进行整合开发的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农产品溯源系统中,WebService技术的应用开发思想。在运用WebService技术后,以解决不同平台间的服务共享问题,同时使系统的功能得以复用。正是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优势,使得农产品溯源系统相关数据交互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在系统其他应用领域中,WebService技术也能有效解决涉及的厂家内部之间、不同厂商之间、不同系统平台开发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3.
苗青  陈钢 《微机发展》2008,18(3):17-20
目前高校中都存在业务系统异构难于集成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把高校中现存的业务系统通过重新改造成WebService,从而利用WebService良好的低耦合性和标准性,实现应用集成.在WebService的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应用集成的SOA架构;给出了该架构下每个模块的技术实现,其中遗留业务系统的改造是最困难的部分;最后在WSAD上实现了一个业务模块的改造.在技术上实现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并成功实现了一个业务模块,从而证明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高校中都存在业务系统异构难于集成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把高校中现存的业务系统通过重新改造成WebService,从而利用WebService良好的低耦合性和标准性,实现应用集成.在WebService的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应用集成的SOA架构;给出了该架构下每个模块的技术实现,其中遗留业务系统的改造是最困难的部分;最后在WSAD上实现了一个业务模块的改造.在技术上实现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并成功实现了一个业务模块,从而证明了基于WebService的高校应用集成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 Service的跨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传统的工作流技术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对跨企业之间的互操作缺乏有效的支持,在分析介绍现在工作流和WebService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跨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解决了企业间工作流系统的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应用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集成框架作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式应用集成框架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SMES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Service是分布式计算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异构系统互操作的理想模型。文中介绍了WebService技术,并应用其开放特性,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中国石化SMES实现,解决了其跨网络、跨平台数据通信以及系统间灵活集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Service的农业经济信息交换共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西南地区农经网之间的定期自动信息交换,采用WebService技术,开发完成了农业经济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实现了成员单位共享信息的自动上传、下载.介绍JavaEE环境下JPA、WebService用户验证方法以及WebService中优化二进制传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短信模式的农产品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农产品交易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短信模式的新型农产品交易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利用Cookie实现了用户跨子域单点登录.重点介绍了3种可选的短信模式实现方法,包括直接接入运营商网络,GSM Modem部署、调用现有的Web Service接口,比较了这3种实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选择GSM Modem部署短信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手机与农产品交易系统的双向通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交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WebService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远程培训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系统交互性差、子模块与子模块间的集成度低、不同平台上的数据难以共享等,研究并给出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使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在.NETFramework下开发和集成远程培训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商业逻辑的Web服务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小凡  张宝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3):2381-2382,2399
为提高Internet环境下通过Web服务合成方法构建的跨企业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和复用性,分析和研究了面向Web服务的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PEL4WS)中存在的不足,讨论了将商业逻辑从商业流程中分离的必要性。提出从BPEL4WS中提取商业逻辑的思想,同时利用.NET架构下的事件处理技术对其进行了实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BPEL4WS的完全面向商业过程、将商业逻辑隐含在过程中而造成的合成后的Web服务灵活性差及不能有效复用的缺点。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服务的多Agent企业协同信息搜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gent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可以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从资源智能发现,到在网上虚拟市场进行交易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它能够协助用户寻找,消化所播的网络信息.根据智能体特有的特性与Web服务结合,使Web服务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按照任务特点设置意图和承诺,直到完成供需服务.而web服务技术又使Agent实现了跨企业的交互,Agent无需考虑企业系统平台的异构情况,实时协调Web服务,从而达到企业协同信息搜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已经发布在互联网上。然而独立的Web服务功能通常有限,不能满足用户或企业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Web服务的组合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Web服务组合和WS-BPEL的相关知识,使用最新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WS-BPEL描述业务流程,在J2EE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业务流程思想的贷款审批应用实例,在Web服务执行引擎Active BPEL上进行部署,对Web服务进行了有效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煤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障企业利益,提出煤炭企业应该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建立基于Web数据挖掘的博客营销模式。通过利用Web数据挖掘的技术帮助煤炭企业进行广告宣传、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促使煤炭企业作出更正确的决定。应用网络营销是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Web服务组合技术可以将越来越多的Web服务组合成一个更新更强大的服务.随着Web服务组合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用于描述和规范Web服务组合过程的语言.其中,WSFL是一种相对成熟的Web服务组合语言.介绍了Web服务组合的概念、方式、过程以及WSFL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使用WSFL在多个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商业过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Web services as a technology to enable distributed business processes gain in importance. However, the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s crucial in this context. Thus, 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web service architecture with comprehensive QoS support. The architecture we introduce in this paper supports the assessment of web services to assure that only web services will be used in critical business processes tha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defined by the user. The selection and execution of a certain web service depends on its QoS-properties that must be guaranteed in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 The compliance with SLAs is monitored by the system as well. Furthermore we introduce a prototypical implementation of our web servic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7.
Reliability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facilitate extensive deployment of web service technology for commercial business applications. Run-time monitoring and fault management of web services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uninterrupted and continuous availability of web services. This paper presents WISDOM (Web Service Diagnoser Model) a generic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ng faults during execution of web services. Polic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intended behavior of web services and faulty behavior would be detected as deviations or inconsisten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specified behavior. The model proposes the use of monitoring components in service registri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to detect run-time faults during publishing, discovery, binding and execution of web services. An independent fault diagnoser is proposed to coordinate the individual monitoring components and also act as a repository for the specified web service policies. The proposed model has been tested with a sample web service application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NET的Web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忱  宋顺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46-1448,1482
分析了目前Web应用的不足,介绍了Web服务和持久层技术,提出了一种.NET平台下的Web应用框架.该框架将传统三层Web应用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层进一步从逻辑上划分为三个层次:业务外观层、业务规则层和持久层.业务外观层采用Facade设计模式进行设计,以Web服务方式向Web表示层提供服务,并利用Tier Developer设计持久层,实现对象持久化.最后以供应链管理(SCM)系统中的采购单模块为例,给出了该框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net and world wide web ar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esource, both as a market and as an information source, to both individual users and business entities. An estimated 120 million active web users ex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ccess to these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either a direct internet connection or through a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 enable internet and web access for most of these users either via dial-up modems (62.2 percent), or DSL connections (17 percent). Customers of ISPs frequently switch or discontinue service. The model selection perspective is used to extend previous work in this are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agent system with neural network wrappers. The nonparametric (neural network) agents identify over 92 percent of those users that either stop or change service, which is a 15 percent increase over previous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