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1)
出土文献"阅读习惯"是指人们以何种方法和原则释读、释写出土文献。古人在传抄、转写古代文献及异域文献时,多数情况下不会刻意保存文本中的历时、共时差异,但也有少数例外。今天楚地出土的战国简帛文献中,偶尔可见早期文字的孑遗,有的抄本还具有明显的齐鲁系或晋系文字特点。以上特点,基本反映了古人的"阅读习惯"。今人在释读出土文献时,在"阅读习惯"上往往存在"趋同"与"立异"两种倾向。所谓"趋同"就是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意义不同之处说成是相同的,所谓"立异"则与"趋同"正相反。这两种倾向集中体现在对通假关系、通假尺度的理解和把握上。过去普遍认为在释读出土文献时国内学术界易于"趋同",而国外汉学界易于"立异",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不客观的。科学的古文字学分析以及对相关文义的准确理解,是正确选择通假关系的重要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文本抄写时代的文字形体及用字习惯,才能处理好出土文献"阅读习惯"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在现代学术两次集中对古书的反思中,疑古派学者与释古派学者都自觉地运用出土材料,各自对古书的观点进行论证,但观点却往往截然相反。受出土材料类型的影响,第一次对古书的反思主要集中于对史实的怀疑,进而扩展到对古书作出或伪或真的判定。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系列新的出土材料多以古书的形式出现,所以,第二次古书的反思在观点上延续了疑古派和释古派的观点,在形式上转变为对古书的成书与流传的不同认识,对出土文献的不同解读为焦点。科学的做法是,应当结合出土古书和传世古书,对古书通例进行充分研究,运用"二重证据法"穷其流变,对古书的成书和传流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古书的真、伪之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战国秦汉时期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地名资料都存在讹字、异文等情况。传世文献中地名讹字的原因多是形近致讹,出现讹误的时代各不相同,少数讹误在古文字阶段即已发生,多数产生于隶楷阶段。出土文献可以为校订传世文献地名讹字提供直接证据或者重要的参考,但是不能把通假、省形、形近偏旁混用与真正的讹字混为一谈,同时要注意出土文献也会存在抄写错误。校订地名讹字时,字形因素之外,还需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用字习惯、误倒、误拆误分、脱字以及地理沿革等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传世文献吴王"诸樊"之"诸",在出土文献中或作"■""■"。一种意见认为,"■"字是双声符字,"舌"字上古音在月部,因而"■"的上古音也应该在月部。一种意见认为,"■"字中"舌"为意符,"■"为声符;"■"的声符是"聑",与"聂"字同音,古音在盍部。两种意见各有所得,又各有不足,可以互相补充。"舌"字上古音在月部,但更早的时候应归谈盍部。按照现在的上古音系统来看,"■"古音在盍部(-ap),"舌"古音在月部(-at),而"诸"字在鱼部(-a),其主要元音均为a,所以三部相通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6):180-183
<正>清华简《治邦之道》是与传世文献《墨子》思想关系密切的一篇先秦佚籍,"对于我们理解墨家的学说及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均有较好的作用"。该篇竹简文献的整理与释读存在缺简、编联难度大、字迹潦草模糊等困难,但整理者筚路蓝缕,迎难而上,已经做出高质量的释文和注释。由于整理该篇出土文献面临的多重客观困难,再加上出土文献内涵阐释往往并非一蹴而就的现实,《治邦之道》整理报告的个别之处尚存在可做其他释读的空间。现不揣谫陋,提出一些粗浅的释读意见,以为续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5)
学界对清华简第八辑的文字考释工作卓见成效,研究出土文献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利用既有研究方法和成果,本文将进一步研究《心是谓中》篇的句意、思想等。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本文认为《心是谓中》强调心与天共同决定命运,并且将命论观与政治观相融合,这种观念意味着先秦时代命论思想有了划时代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正>我国地下出土的简牍是震惊世界的文化瑰宝。以李孝林教授为代表的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史研究团队(即"会计史研究所"),历时近三十年,潜心研究发掘出土简牍中的经济、管理史料,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针对传统经济、管理学科史专著以传世古籍为依据之不足,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献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除传世古籍和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以外,地上保存的各地方官、私档案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也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出自官吏之手的一些官文书,难免有虚假粉饰之事,而为求个人利益,私人档案也有作假之时,不能全信,但这并不能掩盖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上博简中存在一些以"故"字为称引提示词的句子,相同的称引又见于先秦传世文献以及其他出土文献,这些具有称引之义的"故"字标志着原始"故"体的萌生。分析相关文献可知,成熟的"故"体是一种以"引故—解故—总结"来回应或阐释某一问题而形成的文学体式,这一固定体式的产生标志着先秦"故"体的定型。"故"体意识的生成与西周以来的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而"故"体的广泛采用与文本呈现,是春秋战国之际"故"体意识兴盛的体现。从"故"体自身发展、"故"体与其他文体的比较可发现,先秦文体交互影响,不同文体间虽有着体式或体用上的重叠,却都各自独立存在。以"故"体为例的探究,对先秦文体的产生、命名以及流变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结合相关传世文献,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出土的秦汉竹木简牍经方中的3个关键词"鼠""■""消"进行了校释,"鼠"即"鼠瘘","■"是"鞍"通假字,"消"是"逐渐"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