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小萌  蔡军  位笑晨 《城市建筑》2022,(3):73-76,81
住区的封闭导致居民步行出行受阻,步行路径体系的优化需要居民的短距出行交通需求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其精度直接影响住区规划与设计结果.但相关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短距出行在出行环节中被忽视;缺乏更精细层面的研究与调查.文章将分析层次细化到建筑单元,范围界定在包含公交站点、中小学及附近商业设施等周边吸引点的连片居住区;基于居民出行...  相似文献   

2.
上虞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上虞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状况,为缓解城市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上虞市开展居民出行调查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制定路网改善的可靠方案。通过分析发现:整体路网级配结构不合理,居民出行的交通结构不合理。通过研究,制定的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有效策略为合理控制和引导交通需求,调控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布,扩大有效的交通供给,实施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战略,注重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快速扩张中交通系统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自1986年以来的上海近20年城市扩张过程中社会经济、人口、岗位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及其对交通系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上海历史上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研究了居民出行需求总量、道路机动车出行需求、交通空间分布三个典型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及成因,分析了城市快速扩张下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规律,提出交通系统特征的变化本质上是由于交通系统外部的城市扩张所引起,在快速城市化与机动化过程中应保持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调查及低碳出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珂  陈灏  王锡雄 《山西建筑》2012,38(14):1-3
以"广州典型社区居民交通碳排放"调查为基础,选取中等规模封闭式小区进行调查,总结出居民交通出行特征,出行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低碳交通出行策略,达到优化现有交通资源,降低交通碳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 郑州市从1987年9月开始,历时一年半完成了市区综合交通调查。其主要调查数据为: 1.居民出行调查: 全市日出行量194.61万人次,居民平均出行次数2.243次/人·日,出行时耗19分/次。  相似文献   

6.
动迁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其对社会分异和宜居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动搬迁、选择动迁、被动安置3种不同搬迁类型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选择莘庄、江桥、三林地区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不同的搬迁类型对人们交通出行的影响,及其对社会分异的作用.分析表明,在通勤出行方面,主动搬迁的居民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被动安置的居民则处于绝对的劣势.并且通勤出行的不便对于被动安置居民的工作收入和交通支出有较大影响.人们动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正是这种影响差异性的存在,加剧了不同类型动迁居民的社会分异.最后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迁居居民的宜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尽管被动安置居民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的宜居性水平反而有所下降,所以城市在制定动迁和城市住房政策时务必将如何改善居民交通出行问题作为政策整体的一部份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多目标优化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居民出行调查为中心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分析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了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居民出行距离分布明确了未来步行、自行车交通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保障步行、自行车交通在路段、交叉口及过街设施等方面的有效通行空间,以及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两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善对策,并结合北京的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邓毛颖  谢理 《城市规划》2000,24(11):45-49
对比分析广州市 1 998年和1 984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 ,通过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的时间分布、出行的空间分布等一系列指标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针对广州市居民出行总量增长、出行距离加长、出行耗时增加、私人交通方式比重较高、过江交通量较大、高峰小时峰值强劲等特点 ,对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提出发展公交、就近就业、建设快速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管理及建设无障碍行人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纵观城市慢行交通的历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兴盛到哀落,再由哀落到兴盛的发展历程.目前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都主要考虑机动车的通行,然而道路建设的规模是有限度的,远远无法满足机动车增长的速度,结果只能是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交通堵塞.慢行交通是居民短距离出行和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也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让所有人享受平等的路权,解决非机动车的出行问题,应当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分析规划中慢行系统特点,并根据涿州的实际情况分别探讨了城市中心区慢行系统中多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上世纪60年代率先出现在欧洲的规划实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不可缺少的规划环节。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公众参与在当地的实施情况,探讨公共参与的可能性,通过各种调研方式,发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实践,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某些城市的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且展望公众参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The concept of Smart City (SC) as a means to enhance the life quality of citizen has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the agendas of policy makers. However, a shared definition of SC is not available and it is hard to identify common global trends. This paper provide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notion of SC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a taxonomy of pertinent application domains, namely: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transport and mobility, buildings, living, government, and economy and people. It also explores the diffusion of smart initiatives via an empirical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atio of domains covered by a city’s best practices to the total of potential domains of smart initiatives and a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that various economic, urban, demographic, and geographical variables might have in influencing the planning approach to create a smarter cit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volution patterns of a SC highly depend on its local context factors. In parti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urban variables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a city’s digital pa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o affect the SC strategy,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with its associated congestion problems, might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o determine the routes for the SC implementation. This work provides policy makers and city managers with useful guidelines to define and drive their SC strategy and planning actions towards the most appropriate domains of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3.
开展第4次综合交通调查,是适应上海城市与交通新一轮发展的需要,是以往工作的延续。研究交通调查技术,建立调查框架,解决技术难题,是综合交通调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次调查在总结以往调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优化了多项调查的抽样方法和调查组织机制,并在充分利用企业既有数据、扩大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新的调查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受公共参与理论大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已将触角伸入到城市规划中的市民参与之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倡导公众参与并付诸实施。但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对市民利益的忽视、自治组织的缺失等诸多影响市民参与的因素.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市民参与虽有量的变迁.却缺少质的变化。要使城市规划中市民实际参与率提高并向更深层次发展,需着力培养充分知情的市民、注意市民利益的关联度和发展市民的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住区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亦与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更新概念和发展背景进行描述,并对国外城市居住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与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非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规划原理不仅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建筑学、园林、交通工程、景观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文章在反思非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园林与交通工程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为例,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所面临的困难和产生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是提升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中作用的关键之一,要进一步理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土地管理、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的关系,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日常交通出行虽以中短距离为主,但包含高比例的机动化出行。城市更新背景下,加强短距离交通出行特征研究,对抑制小汽车交通过度增长、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海多源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每日各时段均存在大量短距离出租车出行需求;但在空间分布上,短距离出租车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区域随时间变化有所变化;地理加权模型证实人口、用地功能、交通条件3个方面因素对短距离出租车出行需求构成影响。通过弹性系数法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后,研究提出降低短距离机动化出行的规划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problems confronting South Korea brought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toward “low-carbon green city” since the declaration of “Green Growth Strategy” in 2008.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s set the goal to increase urban energy self-sufficiency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ed various urban energy projects. However, the outcome of those urban green energy projects showed a varying degree of success. While the top-down approach led by the government facilitated the spread of urban green energy strategie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also showed some drawbacks, such as the gap of willingnes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low level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Al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urban energy self-sufficiency has been emphasized in a rhetoric, energy projects that residents played a key role were rare in Korea. The urban energy transition in the low carbon green city projects needs to be supplemented by reinforced bottom-up approaches with the momentum from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active citizen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指出该课程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及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