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本地主机传播行为的蠕虫预警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俊峰  张弛  刘涛  李宁 《通信学报》2007,28(5):80-89
对于利用漏洞扫描技术传播的蠕虫进行预警,传统方法存在着诸如无法区分P2P数据流,无法检测利用多个端口传播蠕虫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对网络蠕虫行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并建立了基于该算法的预警模型。最后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新方法能更有效的预警未知的网络蠕虫。  相似文献   

2.
网络蠕虫的检测是防范网络蠕虫的第一步,对防范的成功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常见的网络蠕虫检测算法的研究,将其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蠕虫作为当前互联网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体现网络蠕虫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针对当前网络蠕虫技术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整理并分析了蠕虫传播模型和蠕虫软件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并对多种新型的网络蠕虫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网络蠕虫技术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蠕虫已严重威胁着网络信息安全。现有的网络蠕虫传播模型仅仅考虑了网络蠕虫传播的初始阶段和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网络特性.不能刻画网络蠕虫快速传播阶段的网络特性。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潜伏期的网络蠕虫传播模型,能够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和预测网络蠕虫传播趋势。模拟结果表明网络蠕虫潜伏期与免疫措施强度是影响网络蠕虫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网络蠕虫的随机传播模型。首先,基于马尔可夫链对于网络蠕虫进行了建模,并且讨论了模型的极限分布以及平稳分布的存在性。然后,讨论了网络蠕虫在传播初期灭绝的充要条件以及在传播后期灭绝的必要条件。最后,讨论了网络蠕虫的传播规模。仿真实验对于模型进行了验证,讨论了模型中传播参数,时间参数以及漏洞主机数等相关参数对于网络蠕虫传播的影响,并且与G-W模型进行了数据对比,说明了本模型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网络蠕虫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及防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永  梁丰 《数据通信》2004,(6):8-11,15
网络蠕虫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在扫描和捕获傀儡机时采用了网络蠕虫软件。通过这种传播形式布置DDoS的傀儡机具有数量更大、分布面更广、攻击时流量巨大的特点,阻塞被攻击目标同时还可造成大规模网络瘫痪,产生比普通DDoS攻击更加严重的后果。基于当前DDoS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网络蠕虫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传播形式,攻击原理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蠕虫因其强大的传播能力而给互联网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针对网络蠕虫的早期检测和防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包括基于端口/目标地址关系的检测算法,以及借鉴页面调度算法的失效算法。在一个改进的NS2平台上所做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高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对抗技术的对抗性蠕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对抗网络蠕虫的一种技术手段,对抗性蠕虫正在引起恶意代码研究领域的关注。然而当前对抗性蠕虫所采用的主动对抗技术和被动对抗技术存在若干缺陷,无法全面有效抑制网络蠕虫的传播。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混合对抗技术的对抗性蠕虫,通过构建蠕虫对抗模型以及仿真实验对其进行分析,并表明其能够在有效抑制网络蠕虫传播的同时降低对网络资源的恶意消耗。  相似文献   

9.
网络蠕虫能利用系统漏洞自动传播,造成网络拥塞,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利用Honeypot来对抗网络蠕虫是目前的一种有效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主要还局限于只采用Honeypot,检测效率较低。论文在基于Honeypot对抗网络蠕虫的基础上,结合NIDS和防火墙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抗网络蠕虫的集成联动方案。针对典型网络蠕虫的实验表明,基于该方案的网络蠕虫联动对抗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对付网络蠕虫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网状关联分析的网络蠕虫预警新方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对网络蠕虫行为模式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网状关联分析的网络蠕虫预警的新方法,并设计了预警算法,建立了网络蠕虫预警模型和基于预警算法的原型系统,最后给出相关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与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方法相比校,新方法更加有效,而且能够预警未知的网络蠕虫。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蠕虫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蠕虫病毒的传播特点和已有的检测方法,针对慢速传播蠕虫病毒,提出了基于流量异常传播序列的检测算法,并通过分布式系统结构,综合多个子网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模拟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根据流量特征,在蠕虫病毒慢速传播的早期检测到该病毒的传播行为,并获得传播所用网络协议和目标端口。  相似文献   

12.
网络蠕虫对Internet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分析了蠕虫的传播原理和经典传染模型原理,以及蠕虫传染早期扫描阶段ICMP和TC协议的状态后,本文基于协议状态和传染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个蠕虫早期检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框架,该系统架构无需改变现有网络结构既可全面监说蠕虫的流量情况, 并可检测出真实的蠕虫扫描源。  相似文献   

13.
网络蠕虫通过自我复制,破坏目标系统,拥塞网络,对互联网络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蠕虫病毒程序的传播流程及行为特征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监测检测机制的防御网络蠕虫攻击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操作系统底层函数被调用的时候就能及时地发现网络蠕虫攻击并阻止网络蠕虫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系统大多不能有效快速检测慢速蠕虫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本地失败连接分析(LF-CA)算法在蠕虫传播早期高效实时的检测本地局域网内的蠕虫,并在全局上建立可扩展性强非集中式的基于Chord算法的全网协作P2P检测机制,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对慢速传播蠕虫进行检测。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LFCA算法对本地网络的快速蠕虫有高效的检测效果和较低的误报率,证明了基于P2P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协同检测比单点检测能更快更有效地检测到慢速蠕虫。  相似文献   

15.
网络蠕虫实验床是研究网络蠕虫传播及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平台,它克服了传统实验方法中安全性低,成本高的不足,提出一个新的蠕虫仿真实验手段。介绍了SSFNet网络仿真软件,说明其在网络研究过程中的使用价值:重点介绍了利用SSFNet网络仿真软件的Worm蠕虫包来设计和实现网络蠕虫实验床的方法,并在该实验床上模拟一种类Flash蠕虫,所得实验结果在可靠的数值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床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蠕虫对于网络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蠕虫的相关概念、传播方法、特点及其危害,分析了当前针对网络蠕虫的主要预警检测方法,探讨了网络蠕虫的隔离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蠕虫:日益严重的威胁 网络蠕虫是一种能够在网络中自动传播的程序。不同于病毒的是,它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的程序,而是自己独立执行。由于其本身的蜕变性质,即一个感染蠕虫的计算机可以选择几百个目标进一步传播自己,而这些进一步被感染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流量自相似性的蠕虫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蠕虫攻击是一种危害巨大且难以防御的网络攻击方式。传统的基于特征匹配的蠕虫检测方法受限于对蠕虫特征值的提取,无法检测未知类型蠕虫的攻击。在此将表征网络流量自相性的Hurst参数应用到蠕虫攻击检测,通过对Hurst参数的变化来检测未知类型蠕虫的攻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到网络中采用主动扫描方式传播的未知类型蠕虫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网络蠕虫攻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失败连接分析的网络蠕虫早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失败连接流量分布和正常状态的偏离度来检测蠕虫,通过分析失败连接集的自相似度进一步降低蠕虫检测的误报率。基于原型系统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未知类型的网络蠕虫攻击,分析蠕虫扫描的网络传输特征和网络内可能感染的主机列表。和已有方法相比,该系统对蠕虫的早期扫描行为更加敏感,并具有更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20.
反向射线跟踪法中垂直尖劈的绕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瑶邹澎  王召召 《微波学报》2010,26(Z1):671-675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波传播预测是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的关键课题。射线跟踪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目前对射线跟踪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正向算法,反向算法虽更为精确,但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因而少有涉及。城市建筑物的尖劈可分为垂直尖劈和水平尖劈,本文主要对反向射线跟踪法中的垂直尖劈绕射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采用扫描算法求出可见劈表,找出有效传播路径,对每一条路径计算接收点场强,累加得出总的绕射场强。最后通过小区实例,验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