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lanning》2015,(1)
在当代山水画领域,李可染可以说是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的山水画家之一,其在山水画上的创新也为中国当代山水画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为新时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主要从李可染山水画中笔墨表现、光的运用以及意境的体现三个方面探究其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提倡到大自然和祖国壮丽河山中写生,从而精读大自然和传统这两本"书"。他以雄健的气魄腕力、浪漫的奇思妙想,完整且成功地从"写境"跃入"造境",他的艺术风格从早期"画中草书"到"画中正楷",进而又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画中草书"。在笔墨上,李可染以积墨法为主,并且积墨与泼墨兼用,墨韵与神韵相互交融。李可染作品的画面构成则是从"正中见奇",发展到他理想中的"奇中见正",利用现代抽象元素,显示出博大、浑厚和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进而确立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在美学意义上的现代东方表现性品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3)
水墨山水画,是纯用水墨、基本不设色的山水画表现形式。自唐朝吴道子、王维创立水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以来,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征。直至近现代,历经沧桑变化,水墨山水画保持不变的就是"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而决定这一关键因素的就是笔墨技法的延续和创新。近现代一些水墨山水画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等,对于传统水墨山水画运笔用墨技法进行继承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近现代水墨山水画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新金陵画派画家钱松喦是我国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能够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大胆运用重彩与色墨相结合的方法,创造了如《红岩》《常熟田》等一系列山水佳作。他的山水画作品具有匠心独运的意境之美、意匠惨淡经营的构图特点、笔墨与色彩技巧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在题材上的与时俱进、笔墨当随时代等丰富的艺术特征。他在山水画艺术创作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新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而山水画又是中国画的典型代表。继承山水画的精髓是我们的使命,发扬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是广大美术专业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将国画山水写生的实践方法运用到美术学生的绘画中,以提高他们的笔墨创新潜能,使山水画的精髓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一问题值得思考。文章首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特点,然后探讨写生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意义,最后研究山水画写生如何激发学生的笔墨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6.
归隐新意象     
傅旭明 《建筑知识》2012,(5):120-123
青年山水画家吴楠的作品一展开,就令人想到"桃花源"。古朴优雅的色调,细致的笔墨,一派童话般世外桃源的美妙景象。中国绘画史中,山水画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吴楠在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方向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8)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南宋,进入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经历了重要的变化,从丰满、雄壮的全景山水过渡到精练、优美的边角山水。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全景山水和边角山水在构图上的变化,尤其以"马一角,夏半边"山水画构图为突出。马远、夏圭山水画在继承南宋全景山水画构图、笔墨、章法的基础上,学习并吸收李唐、刘松年等画家的绘画构图与笔墨章法,开创了别具风格的"马一角,夏半边"的视觉图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
黄宾虹站在本土文化立场,从画史、画论的角度,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继承、演变作了梳理和研究。他的山水画从理论到实践,从画法到画理,多以笔墨为基础,形成了重要的"五笔七墨"说。笔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推动黄宾虹形成了浑厚华滋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其笔墨思想在他的画法思想中尤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中国山水画历来重视写生,特别是在山水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画家,几乎都有寄情山水、诗画纪游的实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道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奥秘和法则。写生是学习绘画的根基,也是山水画"笔墨情景"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高校美术学专业的中国画课程中,山水画写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学习山水画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明确写生目的、培养构图意识、运用笔墨语言、营造意境氛围几个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中国文化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当以宋代山水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支配下造就的人与自然内在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代表;依据明清以来的文人水墨写意精神,以笔墨书写胸中逸气,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上超越写实,达到表现东方艺术境界的终极目标。真切地回归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状态,以关心人的生存及命运为第一取向,不再纠结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才是新写实油画未来发展的正道。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2)
传统山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隋唐到当代,笔墨在传统山水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造就了传统山水画或苍润有力或清新淡雅的风格。文章以传统山水画中的笔墨为研究对象,从画面之美、构造之美和意境之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以期使更多的书画艺术爱好者了解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8)
写意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用传统笔墨抒发画家的心中意象,用笔豪放,笔到意到。从形象上看,写意山水注重气象,不过分拘泥细节,画家通过对山水的写生、临摹表现物象。从写生发展至创作,要把写生素材加以程式化处理,营造画面需要的意境,这个过程使写意山水画的人文精神更加丰富、完善,使画面气韵生动、富有意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4)
中国山水画往往以写意和传神为主,利用白黑结合的方式构思意境,重点体现笔墨的艺术底蕴,突出作品的线条美。画家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现代中国山水画作品,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山水画未来的发展前景,赋予了其潜在的文化气息,这也正是画家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些特有的艺术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油画在山水方面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1)
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山水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自然景物,其不像生物体那样具有固定的、为人所熟知的外貌特征和动作,也没有一定的规矩和结构,其总是不停地变化。自然界中的山水是复杂多变的,山水画创作者不能像描绘生物体那样对物品动态进行刻画,在刻画山水的过程中,创作者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内心所想描绘在画面上。中国山水画创作是画家面对自然山水时由景生情,由心情至心境,再将心境寄托于笔墨的过程。每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其精神依托都与自然景观息息相关,也是由物象造化出胸中丘壑的产物。中国山水画从诞生起就不是"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景指的是自然中的丘壑,如水清石奇、竹林幽深、村舍、楼亭等可游可居之场景,是山水画中一个规定性因素的特殊范畴。但是山水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描绘对象的庞大,所以中国山水画在取景构图和造境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9)
审视现在的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其实质是写意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加深对传统笔墨造型的理解,利用传统笔墨语言挖掘具有时代意义的笔墨形式,反映现代意义的山水,这一问题尤为重要。高等学校是直接面向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机构,其学科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追求和发展。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处理好临摹、写生与创作三者的关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方法保守而单一。该文着重讨论当前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与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的改革与完善,使我国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7)
设色山水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的重要分支。文章从青绿山水、水墨山水的发展规律入手,主要阐述了当代设色山水的类别和发展趋势,以探究当代山水画设色的价值与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当代山水画设色的创作特点和创作观念,进而探究当代设色山水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意在探讨当代设色山水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唤醒国人心中对于"国粹"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4)
中国艺术的审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崇尚"天人合一",如晋顾恺之的"传神论",六朝时宗炳提出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王微的"明神降之"、谢赫的"气韵"说、姚最的"立万象于胸怀"等。现代山水画家李可染、贾又福等画家的创作思想与明清时期"四王"等院体画家"仿古"的创作思想是毫不相同的。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古今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的比较,从而研究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的发展和变革,为现代山水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1)
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但是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才出现转折开始走向成熟。荆浩就是这转折的关键人物,他在《山水诀》中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荣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的确,他总结了前代山水画家的经验,创作《笔法记》,为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3)
闫超是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他精通书法,坚信"书画同源,认为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中国画首重笔墨"。他擅长大写意山水与花鸟画的创作,且勇于探索,他的画大气磅礴,排奡纵横,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阳刚之美。他的山水画气势宏大,花鸟画别有风采,题跋颇具匠心。他的画既继承传统,又洋溢着现代气息;既有狂野之气势,又有文质彬彬的韵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4)
当代著名风景画家洪凌的油画呈现出中国山水画与油画的交融特征。洪凌以油画为载体,寄情于山水,提高了风景油画的审美品格。他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追求融合在山水油画的创作中,呈现出写意的山水油画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