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领域,龚贤以洒脱淡然的风格独树一帜。其主要风格演变分为"白龚""灰龚"和"黑龚"三个阶段。"黑"是龚贤晚年的主要绘画风格,也是其最有特色的笔墨语言。该文以"黑龚"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人类文化的变迁与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西画东渐"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现象,是西方艺术文化向东方渗透的过程。中国文化底蕴的强大内聚力让"西画东渐"的影响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吸收,西方文化也融入了来自东方的意韵。朗世宁的《百骏图》就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际出现的精品,整幅画既有西方绘画中的写实,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而不仅仅是描绘物体的表象。郎世宁创造的新体画影响了清代宫廷绘画一派的风格,对中国绘画之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龚贤是清初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是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位于金陵八家之首。龚贤首先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诗人,体现在绘画上,他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艺术精神。文章试从不媚当世、重"理"、尚士气三个角度分析龚贤的绘画思想,从源头上探索龚贤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1)
龚贤作为金陵八家之首,世人对其有"黑龚""白龚"之称。该文从他的"白龚"艺术风格探究到他的"黑龚"艺术风格,并从龚贤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他的白黑艺术风格及其转变之路。龚贤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影响了黄宾虹、李可染、贾又福等现当代国画大家。该文就龚贤"白龚"到"黑龚"风格的转变进行分析,从龚贤的际遇、交友、师从、心态等几个方面研究他的绘画创作,以期为研究龚贤绘画艺术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龚贤作为明末清初的重要绘画流派"金陵八家"之首,他的绘画坚持自我风格的完善,在当时"四王"主导的摹古风潮中独树一帜。"黑龚"作品的风貌在绘画史上独具特色。文章尝试从龚贤的生活环境、师承体系、画坛风气、个人领悟等几个方面,探究影响其独特绘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8)
"黑山黑水"是李可染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在写实山水中融合中西,使之成为非中传统、非西写实的绘画风格。李可染在探索现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始终以山水画的文化特质为中心,以全新的视角兼收并蓄,赋予中国画笔墨语言新的品质和内涵。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并融入西画的元素创立了"李家山水"。这种"黑山黑水"的构图形式饱满、笔墨凝重、气势博大,形成了"黑、满、重、亮"的崭新山水画图式,使李可染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吴冠中将毕生的精力都放在对"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两个创造性革新理念的不断探索上,通过锐利的艺术语言向现实主义的"内容决定形式"发起挑战,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吴冠中在作品中将西画与中国水墨画的精髓融合起来,画面简洁干练,其晚期作品以点、线造型居多,诠释自然之美。吴冠中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对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万青力认为,康有为极力提倡的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的观点并没有起到其想象的效果,反而是书法领域的"碑学运动"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众多绘画大家取得的成就与碑学书法息息相关,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等。其中,潘天寿在构图、笔法等方面的突破和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内部语言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中国的传统绘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辉煌成就。在中国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线描构成中国绘画的基石。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无线者,非画也。"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灵魂。而白描线一直是中国绘画形式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线在扮演表达物象的造型语言角色的同时,其线条自身的笔墨变化也在形成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形式语言。中国传统绘画靠线条的精确性、力度感和变化来表现所勾勒的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3)
文章选取近现代以西湖为题材的代表性画作,分传承传统、西画西湖、中西融合三个方向,通过比较的手法研究近现代西湖绘画在绘画视觉上的变迁,希望能为我们今天运用"绘的方式"诠释西湖,进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西湖文化提供一个反思的契机,也为当下探讨西湖作为绘画题材创作表现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绘画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结果,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写照,也是人们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映射。中西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基础,决定了两者的差异性。但是,现代主义绘画在与西方传统美术分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性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性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东西方绘画似乎用同一种艺术语言在相互交流,但是文化基础的差异使两者"似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1)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的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点、线等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与时尚领域的服饰逐渐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文章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画家作画的取材环境入手,分析了龚贤的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绘画风格带来的影响。分析了龚贤对不同题材所运用的不同构图法则、笔墨、点景等,同时结合当今画坛,谈论了龚贤对当代画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6)
语言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话题,不论是艺术家、评论家还是美术史学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关于语言问题的文章可谓数之不尽。张弘在《关于绘画语言的思考》一文中说:"对绘画语言的研究是中国当代美术走向深化的标志。"到底"语言"是什么?吴冠中认为,绘画中这种独特的"形式美"功能,可称之为"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8)
本文从画家作画的取材环境入手,分析了龚贤的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绘画风格带来的影响。分析了龚贤对不同题材所运用的不同构图法则、笔墨、点景等,同时结合当今画坛,谈论了龚贤对当代画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149-153
周韶华先生是一位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艺术家。他意识到对中国绘画创新,并非仅仅把西方写实手法引入中国绘画,而是应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改革之路。同时提出了"横向移植"、"隔代遗传"的观点,打破了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把吸收营养的触角伸向仰韶、春秋殷周、秦楚汉唐,直至宋代和晋魏六朝的艺术。同时,在绘画的本体语言上,从色彩、构图、技术三个方面把西方现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他既是传统的大胆反叛者,也是传统忠实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受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的影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空白加减法"很好的写照。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空"所蕴含的哲学观、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抽象运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空间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3)
中国传统绘画从萌芽到发展,不断被新的思想流派和历史浪潮冲击,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审美取向。笔者在这些审美取向中选择了诗意的取向,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和人物画的角度加以阐述。虽然朝代不同、绘画的题材不同,但"诗意"始终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表达的含蓄婉转的美是中国传统绘画共同的追求,它几乎是贯穿整个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15)
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佛教美术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中国原有艺术的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雕塑和壁画是佛教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通过真实记录佛本生的历史,刻画佛像和表达佛经故事,教化和感染着芸芸众生。在此期间,许多绘画、雕塑名家投身于佛教美术的学习和创作中,不断将外来佛教美术样式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风格与样式,所以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水平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逐步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3)
水彩艺术语言本体性的回归是其发展的原动力,中国水彩艺术语言体系主要基于"理事圆融"的哲学传统与"意象神秘"的观念;而俄罗斯水彩艺术语言体系则基于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觅求完美无缺的"宗教品格"与"具象唯物"的绘画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