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采掘工作面移动监控、监视和语音通信需求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应满足传输带宽宽、便于接入有线宽带网络、中继设备少、体积小、发射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安全性好、传输协议标准化、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等要求。提出了漏泄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局部通信等;感应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救灾通信等;透地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等应急通信;小灵通、CDMA、GSM、Bluetooth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RFID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物联网、矿用设备管理和防碰撞等;ZigBee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人员、胶轮车、电机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和矿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UWB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生命探测、防碰撞、煤矿井下人员和胶轮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等;WCDMA、CDMA2000、TD-SCDMA等3G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语音移动通信等。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宜采用WiFi,4G有可能成为未来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无线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电磁波、激光)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声音、文字、图像和其它信息的。空间信道具有可移动性、共享性、广播性和可迅速建设等优点,同时也具有高干扰、强衰落、窄带宽的缺点。因此,无线宽带网络需要特殊的发送和接收技术来保证。本文按固定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和蜂窝移动三大系列介绍国内外无线宽带网络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接入现状,本文基于公钥密码机制,提出了一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技术。该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密码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解决了目前无线IP系统中移动终端没有接入控制与非安全接入问题,而且完成了移动终端的接入控制,实现了其通信保密功能。持有证书的移动终端既可以本地接入,也可以异地登录,从而保障了其通信漫游功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不仅切实可行,而且相比目前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目前无线局域网中移动IP的快速切换技术进行讨论、对各种实现方案进行简单分析与对比,最后提出改进方案,并对基本实现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WiMax 是一项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WiMax 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 公里,其网络覆盖面积是3G 基站的10 倍。  相似文献   

6.
《数码摄影》2013,(12):111-111
移动终端的应用已经蔓延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摄影领域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各种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利用移动设备浏览甚至制作图片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7.
涂来  王芙蓉 《计算机科学》2007,34(12):13-17
基于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异构化的趋势,考虑移动终端的物理位置特性,提出了一种支持合群的多无线混合网络结构模型,将相邻且具有共同运动特性的节点组织成组管理,达到节省能量、带宽等功效。给出了该模型的设计原型、主要功能实体及接口,并定义了水平垂直协同通信方式工作。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资源的有限性和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特点,许多在传统网络中运作良好的通信协议,在一些由固定节点和移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能很好地管理网络和处理传感器数据。该文提出一种移动簇头的节能通信协议,使用自组织传感器簇来处理和散发数据。通过与LEACH协议的对比,证明该协议具有更好的节能性和更长的网络寿命,更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9.
《A&S》2008,(11):91-91
德加拉公司研制的数字视频无线移动传输系统采用了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提出的COFDM空间无线传输链路技术(多载波传输技术),结合数字视频编码磁场强度和解码处理(MPEG-4、MPEG-2)技术,能够在高速移动、有遮挡、多径反射、非视距等环境下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的实时同步传输,  相似文献   

10.
李冰 《信息网络》2008,(4):44-45
在美国移动宽带市场.除了T-Mobite以外.其余大的移动运营商已经推出了3G移动网络。2006年年底,美国225亿的手机注册用户中,有1500万人通过手机、PDA、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设备在使用3G移动宽带服务。3月12日,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日前发布报告称.美国在2007年通过蜂窝移动网络接入宽带的流量比上一年飙升了154%。  相似文献   

11.
李鸣 《工矿自动化》2014,(11):42-45
从透地通信、感应通信、漏泄通信、小灵通通信、WiFi通信及3G通信等煤矿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煤矿无线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绿色无线通信的概念和特点,详细介绍了煤矿无线通信网络能效分析、煤矿绿色无线通信标准建立、高能效覆盖方法设计、无线网络协作通信技术及高能效实时传输技术等煤矿绿色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移动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线通信领域,移动数据库是关系到通信系统运营性能与效率的关键组件之一。针对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如位置管理、移动性支持、预取与复制、缓存同步、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广播机制、恢复与容错、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关键算法和思想,对移动数据库现存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描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及关键技术,阐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感知周围环境,把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数据使用者.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成本低、功耗低的优点,使其可以大范围地应用在一定区域.  相似文献   

14.
15.
对交通干线无线宽带覆盖网络骨干链路的传输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WMN骨干链路的传输模型,研究了对其多跳传输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WMN骨干链路多跳传输带宽急剧下降和无线骨干链路的带宽瓶颈等两个多跳传输难题,提出了基于802.11n的多模Mesh节点结构,实现了其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超过165Mb/s的基准带宽,在60Mb/s的限速应用环境下,每跳的带宽衰减小于1%,满足了地面无线网络覆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信息传输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指出要实现煤矿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综采和综放等采煤工作面少人作业,应装备具有地面远程控制功能的煤矿监控系统、监视系统、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等;提出矿井信息传输系统应满足传输带宽宽、有线与无线相结合、抗故障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标准化、安全性好等要求;在分析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等煤矿井下有线传输网络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巷双缆、单巷双缆、单缆双树冗余结构,认为理想的煤矿井下有线传输网络应采用双巷双缆或单巷双缆双树冗余结构;提出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应采用基于无源光网络的矿用以太网或基于有源光网络的矿用以太网的观点,并提出了这两种矿用以太网的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面向震害应急的移动GIS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震害应急救助现场数据获取困难,指挥不及时的问题,在分析震害应急救助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地震现场救助的移动性和数据实时性的需求,设计了震害应急现场指挥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以及数据管理方式,重点研究了移动GIS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缓存技术,位置驱动、服务器推送技术等方法改进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可以为震害应急现场指挥提供有效地信息支持,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4—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事故总量、百万吨死亡率和重特大事故变化情况: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94亿t,事故起数平均每年减少337起,死亡人数平均每年减少551人,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每年减少0.310。提出了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宜选用热催化矿用甲烷传感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宜选用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工作面、高冒地点、采掘设备、运输设备等宜采用矿用无线传感器,并通过无线输电解决矿用无线传感器供电问题;救护队超前有害气体探测、采空区气体探测、高冒顶板等人员不便到达的地点气体探测宜采用矿用气体遥测传感器;传感器自动调零适用于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和无线传感器。提出矿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采空区火灾的轴向布置和蛇形布置方法;煤矿井下胶带、电缆和电气设备火灾监测宜采用矿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提出自动化采煤宜采用基于采煤模型的记忆割煤、远程控制方法;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宜选用激光胶带秤;矿井供电系统宜采用矿用光纤纵差保护和光纤闭锁综合防越级跳闸系统。  相似文献   

19.
《工矿自动化》2017,(9):46-53
综合分析了现有无线透地通信研究现状,比较了地电极、弹性波及磁感应透地通信的性能,得出磁感应透地通信性能优于其他2种透地通信方式;重点阐述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信道模型,提出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同时,综述了现有的磁感应透地通信发射机与接收机设计方案。结合当前研究和应用热点,提出了透地通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磁信号本身衰落较大是制约磁感应透地通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磁感应透地通信的发射机、接收机及传输机制都需要完善;应用在矿井下的透地通信系统不仅要将发射功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考虑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的折中关系,还要考虑如何抑制复杂的井下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