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Planning》2019,(17):122-123
知识产权是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的一种,属于财产权体系架构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及商标权。知识产权是国家赋予我国相应民事主体对其特定智力劳动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独占权利。知识产权制度用以保护我国公民、法人创造者的无形智力财产,同时调整因侵犯智力劳动成果行为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关系,具有绝对性和对世性,是一种垄断权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发展进程及科技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国家与社会文化的持续开放不断拓展中国民众的视野,人们在接受多元文化碰撞以及丰富思想浪潮的冲击下,法制与维权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树立,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与权益保护思维也随之得以逐步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较于有形财产,人们更加注重对智力劳动成果、知识产品等无形财产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因此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地位,具有极高的法治意义与价值。知识产权的保护虽然具有绝对性和对世性,但针对特殊民事主体的权利平衡也是制度建立中需要加以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在先权得以产生。本文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趋势,通过在先权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知识产权制度中在先权的概念及特征,探究在先权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梳理在先权制度运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构建与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在先权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在我国,商标作为企业销售产品或服务、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名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商标侵权类纠纷在我国数量频发,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名称进行注册为商标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未注册商标、但在先使用者的权益是否应当受到保护?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首次明确了商标先用权制度,其立法目的在于纠正商标注册制的缺陷,规范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在司法审判实务中,对商标先用人的权利边界通常难以廓清,存在着诸多权利边界问题。本文通过深入解读我国商标先用权制度,分析现阶段法律、实务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1)
<正>随着知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背后法律制度也应更上时代的脚步,保护知识经济,促进知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备受关注王老吉商标之争,折射出现有的商标许可制度的缺陷。我们在保护商标权人利益的同时也应保护商标被许可人的利益,更应该保护社会共同利益。我们应该构架一个更合理的商标许可制度去保护各方利益,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一、"王老吉"商标许可纠纷所折射的问题"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商标之争引起了社会全面关注。1997年广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5)
在先权利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其整体性,这主要指的是法律效力低于知识产别特别法规定的部分权益,也可以说是当我国的民法与法律规定产生了冲突时无法进行解决的权益。注册相关商标者有权利在商标上加入区别性的标记,在先商标使用者有权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不能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基于商标在未注册情况下的使用是否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途径,国内学者提出了商标在先使用全问题,以求通过法律是哪个明确商标在先使用权这一概念,并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构架来实现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为我国的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把握商标在先使用权现状,对未注册商标进行合理保护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0)
高校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行进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知识产权建设不容忽视。其中,高校标识作为高校的重要无形资产,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对滞后。为此,本文基于其商标权、著作权、域名权等权利属性,提出相应的救济措施,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9)
在网络的迅速发展之下,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生活中的商标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并且逐渐两者的关系呈现出了冲突的趋势,这就对我国的商标法律造成了在稳定方面的挑战,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商机已经愈来愈多的情况下,网上的商标侵权的现状也愈来愈严重,怎样能够有效的在网络这一环境下对商标权进行保护已经成了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就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近几年来,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日渐成熟,知识产权法的公众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公众对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和司法程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于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身的权益,公众参与对于知识产权法来说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知识产权法的发生、变革和历史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现代的知识产权法存在着制度风险,是大众意想不到的,都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分析。对于公众参与来说是法学制度上的一种普遍形式,他推动着法律制度的进行发展。本文在兼顾一些基本问题基础上,对于公众参与提出以下论点,着重强调公众参与在法治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公众赞誉在知识产权法中的重要性。以及指导实践,促进公众参与知识产权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71-172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增加,各国对加强知识产权的合作有着强烈意愿。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体系,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互通时,我们发现,受到经济强国品牌的冲击,我国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不够完善;政府对品牌扶持力度弱;企业自身对品牌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对我国如何进一步加强商标权的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商标权的保护工作尽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所创造的收益也越来越高,对知识产权性权利的创造和累积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而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如何分割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知识产权既具有人身性,又具有财产性,知识产权的人身属性与知识产权的权利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可以量化分割。我国法律对离婚案件中的知识产权分割规定并不明确,致使在实践中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2)
在当今大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正在逐渐完善。知识产权有着众多的分支,其中停止侵害救济归属于财产规则这一范畴,考虑到市场上诸多的因素,所以,如果对停止侵害救济的过度使用,非常有可能导致市场调节的自我失控。而对于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来说,它们则是调节权利保护标准的两种基本规则。这两种规则各有利弊,我们应当对停止侵害救济的过分使用加以调整,在法律上也应当对停止侵害的适用范围和规则加以约束,规范化、合理化在知识产权中的赔偿问题。本文在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视角上,论述了对知识产权法中停止侵害救济方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0)
<正>商标先用权制度一直是我国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国《商标法》在此之前虽然经历了三次修改,但都没有采纳商标先用权制度。这就导致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只能将在先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认定为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判决在先使用人停止使用商标并且赔偿损失,这也造成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在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最新的《商标法》修改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3):100-102
正确认定商标共存协议的效力有利于及时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本文拟采用价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中的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商标共存协议的合法性分别在理论和制度方面进行探讨,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在互不相关的产品市场上或遥远的地域内使用相同商标,或在商标所有人之间达成商标共识的情况下使用商标,不会必然造成混淆。因此,不同权利人在各自地域或商业范围内享有商标权,形成商标共存的局面,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商标共存协议能否作为认定商标混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概念角度着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专利权与商标权三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的改进做出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虽然当下名人的知识产权受到了严格保护,但这并不必然导致他人权益的完全排除。只要权益合法,便应受到法律保护,哪怕在某些方面存有冲突。厦门姚明织带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明与篮球明星姚明之间一场关于26号"姚明"商标的纠纷,便是一经典实例。  相似文献   

16.
该文基于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权利运营的困境,初步分析了现代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保护范畴和客体上与非遗之间有待完善的空间,指出对于非遗集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保护是“又传又创”的基础。在现有知识产权的集体权利管理制度下,提出将博物馆展示作为非遗文化知识管理与建构的途径,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在内容上的“归档”意义与空间上的公共性、权威性为非遗赋能,让展示作为市场与非遗权利主体之间合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0)
近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其中对个人数据安全的保护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学界对于数据权利的属性存在新型人格权说、知识产权说、商业秘密说和数据财产权说等不同学说。具体而言,当前数据权利归属不明存在与公权力存在冲突、涉及不正当竞争、损害公民数据权利等问题,文章通过指出数据权利归属不明可能导致的法律问题,以期引起学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
<正>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一起历时5年的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最高院认为,在委托加工产品上贴附的标志,既不具有区分所加工商品来源的意义,也不能实现识别该商品来源的功能,故其所贴附的标志不具有商标的属性,在产品上贴附标志的行为亦不能被认定为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判决书指出:商标法保护商标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其识别性。是否破坏商标的识别功能,是判断是否构成侵害商标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建筑设计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外观设计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和商标权几方面分析了建筑设计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4)
知识产权法对于维护我国的组织或者个人的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所以知识产权法对于人们利益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知识产权法中公有领域的保护问题也不容小觑,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等相关问题。在司法中应该贯穿知识产权的法定主义原则,还要明确公共领域保护问题的相关制定。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知识产权法中公有领域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