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电机在扶余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游梁式抽油机的运行工况 ,应用普通系列电机存在的问题 ,专为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的稀土电机的优良特性 ,介绍了稀土电机在扶余油田的应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邢玉兵 《中外能源》2011,16(5):68-70
扶余油田扶北地区油品性质属于弱稠油,长期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效果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动用。2007年,用热采方式成功动用探40区块的稠油资源,从第一阶段的蒸汽吞吐看,热采投产井的日产油量是常规投产井的2~3倍,效果较好。经过2~3个吞吐周期后,进入到蒸汽驱阶段试验,前期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符合油藏特点的汽驱参数和注入方式:注汽压力8~11MPa,原则上注汽压力要求小于油层破裂压力;注汽速度50t/d;井底注汽干度大于40%;油藏压力1~3MPa。试验效果认识到,好的储层物性、合理的注汽参数、高的采注比和不发生汽窜,是取得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建议选择储层条件好,特别是油层的物性参数要好的区块,进一步扩大蒸汽驱试验范围,为扶余油田大规模蒸汽驱开发提供技术储备。并且,要具备完善的试验监测和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脉冲试井的基本原理、用途、脉冲试井设计,通过实测资料给出了脉冲试井在判断油水井连通、压力传导方向、断层性质、渗透率分布状况等方面的应用,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根据该技术在油田测试中的实际应用,对其测试成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复合射孔技术在扶余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随着采出程度的不断加深及油层水洗程度的不断加重,可动用潜力层的性质及井况逐年变差,严重制约着压裂措施的实施.该油田正韵律沉积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造成层内底部水洗,且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东西向垂直裂缝,导致底水上窜,注入水无效、低效循环;加之扶余油田1/3区域位于城区,随着城区改造及大平台井的增多,剩余油挖潜难度增大.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水洗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夹层及沉积构造界面对水淹、水洗层的影响特征.利用复合射孔技术,开展不同层位夹层、构造界面影响下的储层不同部位下的射孔技术,有效挖潜了储层内的剩余油,解决了水平井等措施成本高的问题.利用复合射孔技术的增油机理,开展了稠油区的实验.目前累计实施108口井,有效率达81%,累计增油6120t.  相似文献   

5.
随着“十四五”规划实施,“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入,国家的环保排放法规不断加严,非道路中重型机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油田动力装备以柴油机为主,排放大量的颗粒物(PM)、HC、CO和NOx,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采用以催化净化为主的末端治理尾气技术是实现排放达标的有效解决方案,将有严重污染的各类废气及其颗粒物催化净化为CO2,N2和H2O,最终降低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王万军 《中外能源》2009,14(2):54-56
大斜度油井的机械偏磨主要是油管与抽油杆的磨损.该磨损分为机械磨损、砂砾磨损、化学腐蚀磨损3种类型。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是在普通抽油杆接箍上喷镀一层AOC-160功能粉末后,经特殊工艺处理而成,具有高光洁、防腐蚀、减磨阻、耐磨损等特点。在现场应用该技术后,油管与抽油杆的磨擦阻力降低15%~35%,对油管的磨损降低1/3,还可延长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负荷,单井全年创效9.1万元。  相似文献   

7.
陈鑫 《中外能源》2024,(4):69-75
针对大庆致密油储层地质条件逐年变差,以及采用常规压裂改造工艺达不到预期增产效果的问题,创新采用整体缝网压裂工艺,主要从地质选层、缝储匹配、液性组合、有效改造4个方面进行方案优化。依托杏树岗油田杏69-1井区扶余油层“井缝控藏”理念,纵向上通过甜点优选压裂层段,平均单井压裂层数由4层减少至3层。横向上考虑砂体连通关系,以缝控储量最大为目标,优化施工规模,平均单井液体规模降低16%,支撑剂规模降低31.4%,单井成本降低4.7%。同时采用变黏压裂液、控缝高工艺,积极推行全链条挖潜增效,实现该井区扶余油层整体缝网压裂效益开发。现场应用表明,整体缝网压裂技术提高了缝控储量规模,实现了储层改造最大化、缝控储量最大化。实际平均单井日产油5.7t/d,比设计值提高103%;实际建设产能1.62×104t,超额完成22.7%。  相似文献   

8.
9.
邹文涛  张兵臣  李林燕 《节能》2010,29(4):53-55
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影响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的因素,着重从地面以及井下两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阐述,探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途径;统计和分析近几年河南某采油厂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方面的做法和现场应用情况。测试效果对比表明,应用适用节能技术和加强日常节能措施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油井机采效率,节约大量电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大庆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是个耗水大户。随着油田开发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其用水量逐年增加。目前,除油田污水回注外,日平均供清水量为62万吨。除龙凤和卧里屯地区外,据初步统计:共有较大的二级用水户67个,有79项较大的用水项目分布在这些用水大户中。由于油田地面  相似文献   

11.
在对某热电厂粉煤灰的粒度、化学成分、水化性等性能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以粉煤灰为主剂的水井用调剖剂.经室内实验分析和现场应用的效果分析,证明FP-2型粉煤灰类调剖剂的堵水调剖效果好,为煤灰的综合利用找出了一条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高、系统效率低,采取的节能措施缺乏针对性,应用效果不明显。从能耗节点和系统效率分级测试入手,依据相关资料文献,对能耗节点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影响机采系统能耗高的主要因素:地面、井下、设计和管理因素。遵循对地下地上整体考虑、优化运行的思路,通过在管理上实施间抽、参数调整、盘根盒调整等措施,技术上应用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电机、低转速电机和在线调平衡等措施,摸索降低机采能耗对策,找到了适合外围低渗透油田的机采节能措施。通过对现场措施能耗数据的分析对比及经济效益评价,确定了各项措施在低渗透油田的适用范围,但是,为保证后期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机采系统分析与综合管理,从而找出改善抽油机性能、节能降耗的方法,最终实现降低机采能耗及提高抽油系统整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在三塘湖油田建筑工程中,应用外墙保温、太阳能路灯照明以及自动控制燃气锅炉供热的节能技术的情况,得出采用这些节能措施后,生产点平均每年可节约90×10^4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许多油气田具有丰富的伴生和非伴生地热资源及污水余热资源,利用油田地热资源开展建筑供暖、地热水制冷,加强污水余热资源利用,有助于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局面,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改善环境。当前地热资源和污水余热资源在油田地面工程应用中存在地热水水性复杂,腐蚀结垢严重;地热尾水处理和回灌成本较高;常规换热器壳程压降大、易结垢,系统换热效率低;油田地热和污水余热资源利用方式比较单一,未能高效梯级利用等问题。建议应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创新,实现地热利用水质处理工艺技术、高效换热技术、回灌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及推广应用;加强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技术研究,实现地热发电、建筑供热制冷、工农业生产和温泉沐浴的梯级利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地热开发利用的经营管理创新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核心团队建设,形成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技术精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促进油田地热资源(污水余热)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满足油田集输工艺的条件下,使用导热油炉来解决油田普遍使用的水套炉等加热炉造价高、投资大,易产生饱和蒸汽压,管线及设备的耐压等级要求高,易产生腐蚀、结垢、结冻以及需要水质处理,耗气、耗油量大,热效率低等实际问题,通过运行证明,该导热油炉不但满足原油集输要求,而且具有耗气、耗油量少、节约能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含水率高的老油井生产中抽油机能耗高、效率低和电功机大马拉小车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二级减速装置减少抽油机冲数的方法,来提高抽油机的效率,指出采用这种方案单月节电560kWh,2003年前大采油厂全年节电45.7万kWh,改造投资20个月可收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程实践,将反井钻机施工技术成功应用到48°和60°斜井开挖施工中,证明反井钻机施工斜井工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反导井或爬罐斜井施工工艺,是一种高效、安全地施工工艺。同时反井钻机施工斜井多见于60°~90°,反井钻机施工技术在48°斜井的开挖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将反井钻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48°~90°。  相似文献   

18.
王歌 《能源与环境》2012,(6):35-36,38
介绍反循环钻进工艺的工作原理、运用条件与施工要求。通过在某煤层气井中应用反循环钻进与常规正循环钻进2种钻进技术,对2种工艺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常规钻进工艺,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便捷捞砂、漏层钻井效率高、可减少或消除钻井液的漏失、保护储层、延长泥浆泵使用寿命、井控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油田集输系统具有一定温度的污水。可以用热泵系统取代原有燃气炉给油田联合站原油供热,技术的关键是原油软水换热器的形式选择和原油对应换热参数的确定。由于不同地域原油的成分差别很大,界定原油物理特性及换热参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本文通过辽河油田锦采欢三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热泵项目.论述具体工程实践中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凝结放热技术在油田加热炉上应用的可行性、计算方法,可节省投资。对目前油田加热炉设计、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