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河流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捕捞活动的影响,伊犁河流域野生鱼类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文章通过分析影响伊犁河流域野生鱼类资源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和禁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沟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加强该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以及此举对改善环境、减轻灾害损失和维持、促进该流域的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溇水流域地处鄂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和水土流失特点,将溇水流域划分为3个治理类型区,并提出各区的防治措施、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以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方案,为溇水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河道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存在防洪设施不健全、植被稀疏、超载放牧、河道水体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单纯解决某一方面并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的流域优化治理,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严重,虽然降水较少,但多年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这一情况,论述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理念与评价体系对水土流失地区河道治理的借鉴意义,并给出该两条流域的综合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其在甘肃省的推广效果,来说明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在水土流失地区的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地区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必须立足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适应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对水土保持的需求,不断强化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管理能力,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完整的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促进流域“防洪、生态、粮食、人居、饮水”五个安全,为建设安澜、绿色、清澈的美丽淮河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分析鹤毛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情况等基础上,对流域水土流失分布区域采取拦沙坝、河道护岸、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等典型治理措施,并利用林草措施及封育治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地区流域水土流失特点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给鄱阳湖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分析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叙述了鄱阳湖地区流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类型和空间分布,阐述了水土流失成因和影响因素。针对鄱阳湖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水土保持要求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郭厚祯  熊铁 《人民长江》1996,27(1):26-28
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长治”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协调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长江流中西部广大山丘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经济腾飞的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长治”工程的战略意义在于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点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是解决流域乃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治理开发长江、促进干流地区乃至流域跨世纪持续发展的依托,是流域中西部广大山丘区农村城市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经济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流域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24亿吨,占全国的48%。尤以上游地区最为剧烈,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16亿吨,占全流域的67%。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阻碍着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下游地区持  相似文献   

10.
1 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1992年,水利部公布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71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12.9%.到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到6.27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14.2%,流域年均水土流失量1.85亿t,水土流失侵蚀模数2 795 t/km2·a,是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兴义市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 ,根据流域特点和当地环境、气候、资源等实际情况 ,坚持把防治水土流失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 ,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发展商品生产 ,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着重强调了小流域生态建设在小流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章在分析了新安小流域水土流失对环境危害的基础上,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采取试验、测试、调查的方法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了水土保持减轻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环境、改善流域小气候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流域经济环境、改善流域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第三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状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尼洋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尼洋河流域是西藏林芝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为合理发挥流域资源优势,推动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支撑藏中和林芝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结了尼洋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阐述了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及综合治理方向,提出了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以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类型,成为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该流域水电大规模的开发,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以鲁地拉水电站移民安置项目为例,在对项目概况、项目区环境概况、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方案,以期为移民安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并全面建立包括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在内的指标体系,能全面表征流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采用典型区域水土流失详查,从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了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建立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量化各指标,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赋值,为典型区域健康综合评价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五道泉子小流域,坡耕地只种不养,侵蚀沟数量众多,加剧了水土流失。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坡耕地改造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人均收入增加15%以上,使得小流域生态经济出具规模,使资源、环境、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凌峰 《海河水利》2005,(4):16-18
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搞好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针对大清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县级规模综合治理开发是以水流域为单元、以全县为范围,开展治理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县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技术,主要适用于包括黄河上中游在内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也适用于其他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工作有相当基础的县一级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提供依据,利用全球地表水数据集研究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结合降水、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增加661 km2,主要增加在中国境外巴尔喀什湖南部和境内流域。(2) 20 a间大于1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41个,大于5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14个,巴尔喀什湖水体面积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卡普恰盖水库水体面积呈下降趋势。(3)中国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变化主导因素;耕地面积变化是影响境外陆表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成果可为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