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根据井间地震数据重建井间速度分布的一种混合波动方程旅行时和波形反演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WTW,它保留着全波反演和旅行时反演的优点;这就是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合理地快速收敛,这种收敛多少有点不受初始模型的限制,而且,该方法可以分辨出速度模型的详细特征。一般,WTW方法不需要进行旅行时拾取,它的计算费用与全波反演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应用了波动方程旅时反演和波形反演法,根据井间地震数据重建了井中速度分布图。该反演法称之为WTW,它保留了全波反演和旅时反演的优点。例如,它的特性可通过适当的快速收敛确定,且与起始模型无关;它可以分辨速度模型的细节。该方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地面地震数据质量差的地区,我们用井间旅行时层析成象和反射波成象完成了储层特征的研究。层析图象和反射波图象已有效地用于描述裂隙储层。速度层析图象表明:(1)垂向分辨率足以识别和确定厚50英尺(15米)的脆性岩层的岩性单元特征。对确定裂隙性储层特征而言,这是最重要的层段;(2)在层析图上能识别出不同岩性单元的速度差;(3)层析图的速度比声波速度高,这说明井间区域内的岩层可能是各向异性的。岩性与层析图的对比表明,各向异  相似文献   

4.
在加利福尼亚Bakersfield San Emidio油田进行了井间地震实验,以便估价井间反射/绕射层析图象。通过井间区域成象可圈出可能的尖灭带位置。在该实验中,所用的两口井相距762米,用于成象的区域深度为3350米~3960米。在研究区内,用井间反射/绕射层析成像法构成了首批大尺度油藏特性图。在San  相似文献   

5.
井间地震直达波和反射波联合层析成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直达波的旅行时与反射波的旅行时联合反演两井之间的速度分布,在计算方法中加入声波测井获得边界上的先验信息,如慢度分布和反射层位置,可提高计算时的收敛性能与计算效率。在层析反演过程中,采用阻尼LSQR算法求解,在求解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阻尼,能有效地抑制数据误差较大时的影响,提高反演的抗噪声能力。应用正演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的层析速度纵、横向分辨率较高,在井旁与声波速度吻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一种综合逆垂直地震剖面(RVSP)、井间和地面地震实验的方法被用于相距600英尺、深1000英尺的两口井之间的地下界面成象。用标准射线追踪方法处理RVSP资料以产生一个等效的叠加地震剖面。井间资料由SIRT和共轭梯度旅行时透射层析成象算法处理并得到了一个速度横剖面。叠加的RVSP地下界面成象和井间层析成象速度横剖面两者与地面地震成象相比分辨率较高。例如,从层析成象中得到的速度图显示出急剧的横向速度变化,而在地面地震资料中就没有分辨出来。然而,在其总体分辨率极限内这三种方法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RVSP和井间层析成象能潜在地用于陡倾角岩层或复杂构造的成象,例如小断层、尖灭、蒸气驱动带、礁体或盐丘翼部。  相似文献   

7.
连井井间地震资料反演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连井井间地震资料反演方法。实现反演的基本原理是:对深度域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初步解释;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在对井间地震剖面进行深时转换时采用sinc插值函数实现波形保真;利用对地面地震资料的认识来落实时间域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利用地面地震资料良好的空间连续性弥补井间地震剖面的“漏斗”缺陷和井间资料之间横向对比性的不足;在井间地震和地面地震井旁道精细标定中,通过一致的时深关系来实现两种地震资料之间的匹配,使井旁道的标定更加合理;在利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进行连井井间地震资料反演时,通过增强横向约束保证反演波阻抗剖面的连续性。反演结果与井间地震剖面吻合较好,砂体展布范围清晰。  相似文献   

8.
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是近地表速度结构建模的重要方法。传统的三维旅行时层析反演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射线追踪技术固有的计算效率低、对复杂模型计算不稳定;二是对于大规模三维模型,Tikhonov正则化难以对零空间和欠定分量进行有效约束,造成迭代收敛速度缓慢,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基于线性程函方程,结合迎风有限差分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敏感核函数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整形正则化方法,通过共轭梯度法实现了初至波旅行时层析反演。三维理论模型实验表明,与传统射线旅行时层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与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井间地震观测数据模拟和偏移的有限单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井下地震震源和特殊的数据采集设备的研制及不断改进,井间地震观测系统,及其随后的井间速度模型的地震旅行时反演(又称地震层析方法)正在发展成为一项用于储层研究、油藏描述和解决某些油藏工程问题的实用技术。文章给出了用于井间地震数据模拟和偏移的有限单元波动方程数值解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算法的吸收边界条件,并导出了可靠的数值解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井间地震观测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间地震观测的目的是利用井间速度成像和井间偏移成像来研究井间介质的横向变化,为油藏工程,油气藏储层特征描述服务。由于其观测方式独特,在某一井中激发,另一井中接收,选用不同的井间观测系统方式,对层析的反演,偏移成像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一偿同间距条件下观测,激发,接收井与井间构造走向及子波频率与分辨率的影响关系。这对于实际井间资料的采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继根据地震反射资料模拟速度场和反射界面位置的反射点偏移之后,提出了包括二维(2D)速度估算在内的迭代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从叠前地震反射资料中所拾取的旅行时间。在每一步迭代中速度场都是根据层析x射线反演方法得到的。反射界面的位置是根据偏移反射点的位置使用常用的速度场确定的。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对北海海上地震的反射数据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双井与地面数据集的透射与反射层析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井间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全局寻优反演方法,常用于井间范围内的油气藏动态监测,寻找井间隐蔽的小构造小断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了克服井间有限观测角的限制,学试在层析反演过程中引入反射波信息,并利用VSP观测系统与井间观测系统的相似性,设计了一套地面激发,双井与地面变炮间距接收的地震观测系统,弥补了常规SVP观测信息量不足的缺点,同时较大程度地增加了观测角。最后对这一观测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在低信噪比地区无法进行层位解释,在划分速度界面时也无法保证模型精度,局限性较大;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不容易收敛到实际速度模型,且模型没有地质意义的约束,有时会产生不符合地质规律的反演结果。为此,基于模型的层析反演方法,借鉴了层位约束和全局反演优点,以地质层位为基础建立模型,在横向上沿地质层位网格进行参数更新,在纵向上层位间网格更新尺度随着模型的地质层位而变化,既解决了薄层速度建模问题,又能得到精准的高、低频速度分量和各向异性参数。其次,基于模型的层析反演将模型中地质层位的深度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层析反演数据空间,可以同时反演速度结构与反射点位置(或反射层深度),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将基于模型的层析反演方法应用于YM工区实际资料,并通过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解决了该区低幅度构造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井间旅行时层析成像是对井间地层进行成像,而储层经常会位于井底或井底以下,这就必须要用井间反射对其进行成像。井间反射成像的一种方法是把每一井间地震道看作是有偏VSP道集,进行直达波和反射波分离,然后进行叠加或偏移。VSP数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近地表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的数据特征,设计和推导了基于广义逆的近似算法,避开了大型矩阵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复杂近地表速度广义近似反演方法。这种广义近似反演方法是一种考虑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记录旅行时拾取误差的层析成像方法,能够获得较稳定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根据旅行时误差与速度模型误差的关系,给出了误差传递方程,可应用于反演精度的控制。将广义近似层析反演方法应用于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复杂地表区实际地震资料,用炮检距小于2 500m的旅行时数据反演出了射线分布与近地表速度模型。针对无约束广义近似层析反演结果存在的射线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出了4种约束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射线覆盖,反演出的速度分布清晰地展示出近地表地层结构。用3 200m/s作为门槛值划分出低、降速带后,将约束广义近似层析反演的速度模型用于地震资料静校正,消除了复杂近地表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得到了理想的反射波同相轴形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单-波反演难以更准确、更全面地重构地下速度信息及层析正反演中网格剖分大小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采用Humphreys等[1]的数据加权算法,对模型空间和数据空间进行加权,并在反演中采用多尺度渐进层析反演;通过比较模型上各种波的理论旅行时与实际拾取的旅行时残差,更新模型速度及界面深度参数。模型资料试算结果表明,应用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联合层析整体上要优于单-波旅行时层析的结果;多尺度渐进层析反演能有效地解决层析正反演网格剖分大小的矛盾;在-定范围内,随着反演网格尺度的逐渐减小,反演精度也会逐渐提高。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为高精度地震勘探提供精细的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9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旅行时反演方法已发展到根据深部反射资料估算二维介质的速度和界面几何形状。速度构造通过有限元表示,而反演可用公式表示为一种迭代的、约速的线性最小平方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奇异值截断法或 Le(?)enberg-Marquardt 法得到解决。Lerenberg-Marquardt 法的阻尼因子根据模型置信区域法(model-trust region)来选择。由射线追踪计算而得旅行时和导数矩阵为解决最小平方问题所需要的。为了帮助地震解释,反演算法中还包含以渐近射线理论为基础的快速算法,用于根据推得的速度模型来计算合成地震记录。数值测试表明反演算法是有效的,还表明反演结果的精度由数据中的噪音和数据采集时应用的记录的孔径(aperture)决定的。两个实例证明新的反演算法产生的速度模型与数据吻合程度要比用其它方法估算而得的速度模型来得好。  相似文献   

19.
近地表速度的约束层析反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程函议程有限差分法计算通过速度模型的初至旅行时射线路径,然后引入先验地质信息和正则约束条件,用约束最小二乘交分解法(CLSQR)进行走时反演,获得近地表速度结构,这种层析反演方法以块体为基本单元,可以模拟和反演复杂速度结构,它不必识别波形,计算速度快,实际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条件区表层速度存在强烈的横向变化,经层析反演获得的叠加剖面成像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盐家地区井间地震资料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田有丰富的井间地震资料,但在地震勘探开发中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料,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对资料可靠性和精确度的评价分析非常重要。为此,在胜利油田盐家地区开展了井间地震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首先利用井点平均速度分析、井点层速度分析以及层析速度剖面形态分析等手段对井间层析速度的品质进行了讨论,认为层析速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层的岩性;然后利用频谱分析和反射特征分析等手段,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评价,认为井间地震资料品质较高,但在能量和频率均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探讨了井间地震资料的深时转换问题,并利用测井约束反演获得了品质较高的波阻抗剖面;最后利用井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果并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对盐家地区开发调整方案中的井位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