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蛋白肽的生产加工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蛋白粉是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因其色泽为玉米黄,又称"黄粉".它缺少赖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低,严重影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而将玉米蛋白粉经过一定得加工就可以得到玉米活性肽.玉米活性肽是比蛋白质简单、分子量小,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的一类化合物.虽然玉米活性肽的肽链较短,但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能改善身体素质等诸多保健功能.制备玉米蛋白肽的方法主要有酶法、微生物法、化学合成法.其中酶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产物具有较大的苦味;微生物法不但可以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有效地分解蛋白质,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分解合成代谢去除寡肽两端的苦味;而合成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目前最佳生产玉米蛋白肽是微生物法.通过对玉米蛋白粉进行水解,可以获得降压肽、抗疲劳肽、抗氧化肽等,高F值寡肽.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深加工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副产物之一,由于其气味独特、色泽鲜艳、水溶性差,目前绝大部分均制成畜禽饲料或者随着废水被排掉,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既浪费了宝贵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玉米蛋白粉俗称玉米黄粉,主要成分为玉米蛋白,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除此以外还含有少量的淀粉、脂肪、纤维类胡萝卜素.利用玉米黄粉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玉米醇溶蛋白及谷氨酸等,还能制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玉米活性肽,如谷氨酰胺肽、高F值低聚肽、降血压肽和玉米蛋白肽等.  相似文献   

3.
玉米肽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昌友权 《食品科学》2004,25(9):173-178
目的:为了开发、利用玉米肽资源、对玉米肽进行了抗疲劳作用研究。方法:进行玉米肽对小鼠游泳时间、小鼠爬杆时间、血乳酸、血中尿素氮、肝糖原含量和肌糖原含量等的影响实验。结果:玉米肽能增强小鼠游泳耐力、延长爬杆时间,降低血乳酸、血中尿素氮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和肌糖原含量。结论:玉米肽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低聚肽中焦谷氨酰亮氨酸(pEL)二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玉米低聚肽的理化组成成分,由于制备玉米低聚肽的原料玉米蛋白氨基酸序列独特,含有较多的谷氨酰胺及亮氨酸,且大多以相邻的位置存在,研究重点考察了玉米低聚肽中具有抗抑郁活性的肽段焦谷氨酰亮氨酸(pyroGlu-Leu,pEL)二肽结构。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蛋白含量高,干基蛋白含量为87.70%,肽含量为82.76%,平均分子质量为461.20 Da,且分子质量集中在140~1000 Da。所有氨基酸中谷氨酸(谷氨酰胺)含量最高为21.76%,其次为亮氨酸,含量为12.79%,并且亮氨酸是含量最高的必需氨基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肽中存在pEL二肽,含量为0.58%以上,且在5个批次玉米低聚肽样品中含量稳定。此研究可为玉米低聚肽作为新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玉米肽和木薯粉加入面包中,以面包的感官评分和比容作为面包的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面包中玉米肽、木薯粉、酵母和白砂糖含量的不同对面包品质产生不同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玉米肽木薯面包的最优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玉米肽是影响产品感官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分别是木薯粉、酵母和白砂糖。面包中每种成分的最佳添加量为玉米肽1%、木薯粉10%、酵母2.5%、白砂糖30%,在最佳制作条件下,玉米肽木薯面包比容显著增加(P<0.05),面包感官品质最佳,且抗氧化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面包(P<0.05)。试验研制出具有较好感官和功能品质特性的玉米肽木薯面包,为拓展玉米肽和木薯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醒酒肽是玉米黄粉蛋白水解后得到的一种低聚寡肽。在大量的体外、动物和人体试验中,玉米醒酒肽可以有效调节参与酒精代谢的相关酶活性以及改善机体摄入酒精后的各类生理反应,发挥显著的醒酒活性。具有醒酒活性的玉米肽在一级结构上体现明显的共性,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组成序列,其醒酒机理也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证实。本文对玉米醒酒肽的活性验证试验、结构特征及醒酒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玉米及其他来源醒酒肽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玉米蛋白功能肽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蛋白粉含有丰富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独特,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玉米蛋白质相比,玉米蛋白粉酶解物中玉米多肽具有许多独特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使玉米蛋白功能肽具有十分广阔开发空间及市场潜力。该文对玉米蛋白功能肽生理功能进行概述,为玉米功能肽研究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恩施鱼塘坝玉米硒富集及玉米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恩施鱼塘坝地区硒资源的分布特点,土壤因素对玉米中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含量和玉米肽(CPs)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本文采用玉米良种(湘玉十号),在鱼塘坝附近选取16个不同地点种植,并分两季采收,利用原子荧光法对玉米中蛋白质、多糖中硒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对种植地土壤样本的硒含量和p H值进行了测定。通过Hep G2人体肝癌细胞模型对高硒CPs以及低硒CPs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玉米种植地土壤均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但其生长的玉米中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对硒的富集受到土壤硒含量、种植时间以及p H值的共同影响;玉米中蛋白和多糖具有很高的硒含量。高硒玉米和低硒玉米制成的玉米肽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Hep G2细胞抗氧化模型中,500μg/m L浓度为玉米肽最佳抗氧化浓度;与较低硒玉米肽处理组相比,经高硒玉米肽预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增加了24.16%。综上所述,p H低于5的土壤对玉米吸收硒的能力有严重抑制作用,弱碱性土壤更适合玉米对于硒的利用,且种植时间较长的老玉米硒含量更高;富硒玉米肽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低硒玉米肽。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食品的口味及外观,而是越来越关注于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对于食品中的“外来物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要求愈加严格.本文针对一种新型功能食品添加剂-玉米活性肽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玉米活性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酶解法或微生物发酵法降解玉米蛋白粉制得的玉米活性肽具有安全性高、容易吸收、溶解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除此之外,玉米活性肽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抗高血压、促进酒精代谢、防治肝性脑病、抗氧化、抗疲劳等.利用玉米活性肽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开发功能食品,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资源,大幅度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玉米活性肽产品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水解后其热稳定性、溶解性以及功能特性得到了改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苦味肽。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玉米醒酒肽脱苦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其水解工艺,结果表明,脱苦温度为29.7℃,固液比为1∶12(m/v),pH为3.5,时间2h。所测得的玉米肽液中OD220/OD280为37.9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醒酒肽进行测定分子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醒酒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356.594 Da3207.308 Da之间。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玉米醒酒肽中亮氨酸含量最高,丙氨酸其次。  相似文献   

11.
玉米和大豆短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还原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高纯度大豆短肽和玉米短肽的体外生物活性,本研究在分析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测定了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411.33和423.57左右,含量最多的必须氨基酸亮氨酸在10%以上;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使0.2mmol/L的DPPH·减少50%时的浓度SC50分别是29.48mg/mL和52.59mg/mL,小于抗坏血酸的1/2500;在2.73~27.3mg/mL浓度范围内,玉米短肽的还原能力略高于大豆短肽.结论:玉米短肽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大豆短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分子质量对玉米醇溶蛋白肽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肽,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5、3 ku和1 ku的超滤膜对玉米醇溶蛋白肽进行顺次分级分离,获得分子质量大于5 ku、3~5 ku、1~3 ku和小于1 ku 4个组分,通过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醇脱氢酶激活活性,表征超滤膜分级对玉米醇溶蛋白肽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玉米醇溶蛋白2 h时,清除DPPH自由基的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分分子质量分布在1~5 ku范围内;螯合亚铁离子、清除羟自由基和激活乙醇脱氢酶的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分的分子质量集中在小于1 ku;而玉米醇溶蛋白肽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受其分子质量大小影响较小。综上,分子质量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的生物活性影响较大,可以选用超滤膜对玉米醇溶蛋白肽活性组分进行分级和富集。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先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玉米肽,再以转谷氨酰胺酶为催化剂,氨基葡萄糖为酰基受体,通过糖基化反应修饰玉米肽,以接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糖基化反应条件,并对修饰产物的溶解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玉米肽的最优条件为:反应初始pH 7.7,反应温度44℃,玉米肽质量分数3.5%,玉米肽与氨基葡萄糖质量比1∶3,酶添加量55 U/g(以玉米肽质量计),反应时间7 h。在最优条件下,接糖量为149.60 mg/g。与玉米肽相比,玉米糖肽的溶解性显著增加,尤其是pH 6.0时,玉米糖肽的溶解性增加16.31%。  相似文献   

14.
玉米肽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晶 《食品与机械》2004,20(1):11-12,27
为了开发、利用玉米肽资源 ,对玉米肽进行了抗疲劳作用研究。进行玉米肽对小鼠游泳时间、小鼠爬杆时间、血乳酸、血中尿素氮、肝糖原含量和肌糖原含量等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 ,玉米肽能增强小鼠游泳耐力、延长爬杆时间 ,降低血乳酸、血中尿素氮含量 ,提高肝糖原含量和肌糖原含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对玉米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及其营养价值的开发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玉米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缺陷,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蛋白粉的应用状况及国内外对玉米蛋白的研究开发,玉米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流程、活性肽的性能及应用。用玉米蛋白粉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玉米生物活性肽是当前玉米淀粉加工企业转型优化升级重要的出路之一,对提升行业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玉米活性肽是玉米中天然存在或通过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作用制得的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分子量的肽类物质,玉米活性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解酒精毒性、抗氧化、预防脑性肝病、抗疲劳等作用。综述了不同功能性玉米活性肽的制备方法、保健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玉米活性肽、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玉米活性肽是玉米中天然存在或通过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作用制得的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分子量的肽类物质,玉米活性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解酒精毒性、抗氧化、预防脑性肝病、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不同功能性玉米活性肽的制备方法、保健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玉米活性肽、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玉米肽的制备技术,以玉米蛋白粉为基质,应用纳豆菌发酵法制备玉米肽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对接种量体积分数、玉米蛋白粉质量分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玉米肽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2 h、接种量体积分数4%、玉米蛋白粉质量分数5%。在此最优条件下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水解度为11.17%,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玉米蛋白水解为玉米活性肽会呈现出苦味,限制玉米活性肽的应用。该文以去除玉米活性肽苦味为研究目标,以玉米活性肽苦味值为指标,采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脱苦和活性炭吸附脱苦两种方式,去除玉米活性肽的苦味。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玉米活性肽的最适脱苦条件。风味蛋白酶在pH值6.0,酶底比(E/S)1.5%,酶解时间3 h,得到玉米活性肽的苦味值为1.07;活性炭在pH值5.0,温度60℃,活性炭添加量3.0%,吸附2 h,得到玉米活性肽的苦味值为1.27,基本尝不出苦味。  相似文献   

20.
玉米肽的醒酒活性体外试验及其醒酒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玉米肽的醒酒机理,找到筛选高醒酒活性玉米肽的便捷的体外试验方法,考察了在体外试验中,玉米肽对乙醇脱氢酶(ADH)活力的影响及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并与动物试验比较,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基本吻合.玉米肽在体外试验中可激活ADH,具有良好地抑制·OH的能力,玉米肽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丙氨酸、亮氨酸,尤其是亮氨酸.结论:可以通过测定玉米肽对ADH的激活率及对·OH的抑制率这两个体外试验,从不同蛋白酶酶解玉米肽及不同水解度的玉米肽中筛选出高醒酒活性肽.玉米肽的醒酒作用机制与其能激活ADH、清除·OH及其较高比例的丙氨酸、亮氨酸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