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怡红  刘奇  王薇 《酿酒》2012,39(2):58-62
为提高酿酒酵母产胞外多糖能力,了解酿酒酵母生长情况、代谢产物等特性,进一步扩大微生物多糖来源范围,对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及各种金属离子对其胞外多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碳源、氮源浓度配比进行了试验,还对发酵条件中pH、装液量、时间、接种量等组合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葡萄糖5%、酵母浸粉0.5%、KH2PO40.1%。用此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4.5,装液量为50mL/250mL,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2d,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可达到0.292mg/mL。  相似文献   

2.
酿酒酵母的发酵优化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勇  肖泽仪  黄卫星  石尔  许荣强 《酿酒》2004,31(5):19-21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游离生长条件下细胞生长、乙醇生成和葡萄糖消耗动力学.通过耐高温酿酒活性干酵母在35℃的复合培养基中不通风生长的三水平正交实验,用Gauss-Newton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发酵动力学参数.当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远大于饱和生长系数Ks时,酵母细胞的生长代谢规律受葡萄糖的影响很小.乙醇总是减缓酿酒酵母的生长代谢速率,当乙醇浓度达到完全抑制值KP时细胞就停止生长.酵母细胞的自由生长存在极限浓度Kx,而在细胞浓度为Kx/2处获得最大细胞增长率.当发酵液中乙醇浓度低于KP[1-β/(αμmax)]时,在细胞浓度为Kx[1-β/(αμmax)]/2处获得最大乙醇发产率.而高于此乙醇浓度时,乙醇产率随细胞浓度单调增加.在发酵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可根据发酵目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酿酒酵母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酿酒酵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转速150 r/min、初始pH 5.5、培养时间36 h、接种量4%、装液量20 mL/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其OD560nm为1.370,菌体密度为1.54×108个/mL,菌体干质量可以达到18.48g/L,比初始条件下菌体干质量提高了将近10%。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不同酿酒酵母菌株(CY3079、LA-FR、LA-RA、MST、OFC)在模拟葡萄汁中发酵产香性能,并分析不同酿造条件下各类发酵香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A-FR酵母菌株产酯类、萜烯类物质能力最强,产香性能最好,因而选用LA-FR酵母菌株研究氮源质量浓度、发酵温度、pH值、SO2添加量对各类香气物质的影响。当氮源质量浓度从1.0 g/L增加至2.0 g/L时,LA-FR菌株所产生的醇类、萜烯类物质含量分别降低36.41%和42.56%,酯类、酸类物质含量分别增加72.92%和26.86%;当发酵温度在18~28 ℃范围内变化时,较低温度发酵有利于酯类、萜烯类物质的积累,但不利于醇类、酸类物质的合成;当pH值从3.2升高至3.8时,酯类、萜烯类含量分别增加19.50%和67.43%,醇类、酸类含量分别降低30.24%和34.16%;SO2添加量与醇类、酯类合成量呈正相关,与酸类、萜烯类合成量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氮源质量浓度对醇类和酯类香气含量影响最大,发酵温度对酸类物质含量影响最大,SO2添加量对萜烯类香气含量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复合因素对发酵香气的影响及葡萄酒香气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Y3401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发酵产己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对其培养基条件(pH值和糖度)及诱导条件(温度、转速、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己酸添加量、前体添加时机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5个显著影响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的因素,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优产己酸乙酯条件为:糖度14 Brix、初始pH 7、温度25℃、转速180 r/min、接种量3.5%、乙醇添加量8%、己酸添加量0.059%、前体添加时机30 h、诱导时间31 h。在此培养条件下己酸乙酯产量达10.1 mg/L。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酿酒酵母Y3401更好地应用于白酒发酵中。  相似文献   

6.
胁迫条件下酿酒酵母积累海藻糖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L发酵罐对酿酒酵母在高渗、有毒、高温等胁迫条件下海藻糖的积累进行研究,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胁迫条件比正常条件下更有利于海藻糖的积累。升高温度、添加高渗物质和有毒物质后细胞干重分别提高1.7倍、5.5倍和3.1倍,海藻糖的质量分数由10%分别提高到13.3%、12.7%和14.8%。几种胁迫条件同时存在下与单一胁迫条件比效果并不佳,并非环境越恶劣海藻糖积累越多。大规模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对数生长期提高温度至40℃。  相似文献   

7.
酿酒酵母发酵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酿酒酵母LS101发酵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工艺.方法 用单因素实验法,通过测定SAM浓度、细胞浓度、胞内SAM含量以及胞外SAM浓度等参数来确定较为适合的工艺.结果 得到适合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0%~12%,L-甲硫氨酸0.4%,尿素1.5%~2%,酵母粉3%,甘氨酸0.1%,生物素4 mg/L.8 L发酵罐间歇分批补料发酵,培养54 h后SAM产量为3.9 g/L,细胞浓度达到42.2 g/L.结论 得到了优化的酿酒酵母LS101生产SAM发酵工艺,提高了SAM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8.
康毅  刘树文  骆艳娥  但霞 《食品科学》2012,33(17):179-183
为提高酿酒酵母的甘油产量,分别考察不同初始葡萄糖和果糖质量浓度、pH值、发酵温度及SO2添加量对酿酒酵母D254甘油产量的影响。对酿酒酵母D254不同发酵初始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其他因素固定条件下,葡萄糖质量浓度180g/L时酵母菌体生长平稳、生长量最高;果糖质量浓度108g/L时酵母甘油产量最高;pH值为3.5更适宜酵母菌体生长和合成甘油;在发酵温度和SO2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中也分别得出适宜发酵温度为28℃和适宜SO2添加量为 20mg/L。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利于酿酒酵母D254生长和产甘油的各因素的最佳质量浓度,进行Plackett-Burman发酵条件组合试验,得到发酵条件最佳组合为: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216g/L、果糖质量浓度144g/L、发酵温度32℃、pH 3.0、SO2添加量40mg/L,此条件下,酿酒酵母D254获得最高甘油产量达655.64μmol/L。  相似文献   

9.
优选酿酒酵母菌株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从新疆楼兰酒厂筛选出的3株优良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通过对菌株的酒精耐受性、二氧化硫耐受性、絮凝性、发泡性、自溶性和酿酒特性的综合比较,结果显示,菌株CEC524的综合性能最佳,具有应用于我国地区特色葡萄酒生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酿酒酵母S.cerevisiae发酵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菌株特性、培养条件及应用技术等方面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sp nov,PS)属于冬虫夏草中的一个无性型菌株,研究表明其与冬虫夏草在生物活性成分方面十分接近。该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中国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进行条件优化。对中国拟青霉进行发酵培养,选取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确定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最佳比例和最优发酵条件。中国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粉4.0%、葡萄糖1.5%、黄豆粉2.0%、酵母粉0.3%、KH2PO40.2%、MgSO40.1%、CaSO40.1%、ZnSO40.03%。优化后的菌丝体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22倍,而胞内糖肽产量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54.0%。  相似文献   

12.
豆酸乳是将大豆磨浆后与牛乳混合经乳酸菌发酵而赋予特殊风味的产品,但尚未有仅用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2株菌来发酵益生菌豆酸乳的报道。对碳源、生长促进因子、稳定剂和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豆水比为1:8、牛乳含量为30%的豆浆牛乳混合物中添加4.0%的蔗糖、0.3%的葡萄糖、0.6%的低聚果糖、0.8%的BY-H-260,在无菌条件下添加0.005%的嗜酸乳杆菌菌粉和0.015%的两歧双歧杆菌菌粉,在42℃条件下发酵5~5.5 h,酸度可达70~75°T(pH为4.0左右),活菌数可达108cfu/mL级,组织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疆地区传统酸马奶中乳酸菌资源丰富,为获得高效降解乳糖的乳酸菌及其发酵条件,本实验从分离自新疆酸马奶的14 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 株高效水解乳糖的发酵乳杆菌RB-6,其乳糖水解率达37%。进一步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乳杆菌RB-6的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获得其乳糖水解率最高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9 ℃、接种量3%、发酵时间8 h。发酵乳杆菌RB-6在该条件下发酵酸奶的乳糖水解率达47%,比优化前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乙偶姻的生产对石油的依赖,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从浓香型大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偶姻(Acetoin,ACT)且对酸度、乙醇具有较大耐受性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该菌株pH、温度、装液量、接种量、转速等5个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由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芡实、大米、麦芽为原料,研究了酵母接种量、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芡实酒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芡实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芡实酒发酵的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发酵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 4.0,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0.6%,主发酵8 d;在此条件下,所得原酒经澄清、调配、杀菌等工序处理可得酒精度不低于11.0%的芡实酒。  相似文献   

16.
高产丁二酮乳球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兵  潘道东  周配东 《食品科学》2011,32(21):142-147
从收集到的6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丁二酮菌株DX。经过16S r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DX的16S rDNA基因序列同Lactococcus lactis的同源性为99%,综合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乳酸乳球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确定菌株DX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脱脂乳质量浓度10g/100mL、接种量2%、发酵培养基初始pH6.5、培养温度37℃、静置培养,丁二酮产量达到22.383mg/L。  相似文献   

17.
以未发酵白酒糟培养基为对照组,探讨不同菌种组合以及发酵条件对固态发酵白酒糟中蛋白含量的影响,旨在提高酒糟中真蛋白的含量。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白酒糟进行单菌和复合菌发酵实验,结果显示三菌组合发酵效果最好。通过三菌单因素发酵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15%的麸皮和2%的尿素,先接种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0%的白地霉30 ℃培养24 h,然后接种5%的产朊假丝酵母30 ℃培养72 h,此时真蛋白的含量为24.85%,粗蛋白含量达32.09%,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7.66%。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重组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表达条件及其用于酶法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50 mL培养基中,菌体浓度为OD600=0.6时,用0.5 mmol/L的IPTG,在温度为20℃,转速为120 r/min的条件下,诱导12 h后,重组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活力可达1.33 U/mL,是优化前的1.66倍。酶法转化磷脂酰丝氨酸的最适温度为38℃,最适pH为8.0,最适离子是12 mmol/L Mn2+,最适表面活性剂是1.0%Trition X-100。在最适条件下,磷脂酰丝氨酸转化率可达33.15%。  相似文献   

19.
菠萝果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菠萝汁为原料,对菠萝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菠萝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6%,糖含量240 g/L,SO2添加量80 mg/L,果胶酶用量120 mg/L,主发酵温度为22℃,发酵6 d,再经后酵和陈酿,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的优质菠萝果酒。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肽和葡萄糖为底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45为菌种发酵,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玉米肽-葡萄糖螯合物的条件,为研究玉米肽-葡萄糖螯合物体内、体外抗氧化等功能实验提供数据支撑。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接种量、pH值、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玉米肽-葡萄糖螯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时间46 h,pH 6,发酵温度37℃,此时DPPH清除率为90.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