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虚拟化技术在容灾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容灾系统进行分级与评价,讨论虚拟化技术实现方式与体系结构,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时迁移在容灾系统中应用,并运用VMware实现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系统容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远程应用级容灾系统架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焕军  张士平 《计算机工程》2006,32(10):277-279
应用级容灾系统能够在灾难中最大限度地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正常的服务,如何构建远程应用级容灾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重要课题。详细分析了应用级容灾系统的基础理论,剖析了容灾系统的系统结构模型,容灾系统的具体实施模型,对远程应用级容灾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斐  刘源 《福建电脑》2014,(2):29-30
随着虚拟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校园核心机房的应用系统灾备建设也从传统的独立物理构架逐步转变为虚拟化构架。通过这个灾备核心技术的变化,使得灾备建设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显著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新型虚拟化应用系统容灾建设,对比传统灾备构架,总结其在容灾中各方面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军用业务系统的高容灾需求,提出一种自适应多点容灾模型,实现了应用和数据的自适应多点容灾,能够容忍并发或连续多重军事打击。该模型扩充了常用的容灾目标,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应用和数据的多点部署方案,应用容灾能力评估技术动态评价和调整容灾方案,基于虚拟化技术执行应用部署、动态资源分配、备份管理和切换管理,构造分层的多点数据备份和恢复。原型系统在模拟环境中验证了该多层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如何有效增强新农合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利用数据备份与数据容灾技术,并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投入"的建设思路来构建新农合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详述了新农合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的三个建设阶段内容,即本地数据备份系统建设、异地数据级容灾建设、应用级容灾建设,并分阶段实施,以确保建成一个有效的、全面的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  相似文献   

6.
建立存储虚拟化的网络级容灾系统,要注意数据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问题,因为由此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恢复。利用TimeMark技术建立容灾系统,存储设备可以为数据副本生成多个快照,记录数据副本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渐变式灾难带来的数据损坏,从而保障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容灾能力低,空闲负荷整合不足等缺点,本文将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运用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完成服务器虚拟化系统的相关环境部署,实现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应用,很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投入与开支。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了IPSAN和FCSAN的融合存储控制器,支持存储协议交换和存储虚拟化功能,实现异构应用服务器对异构存储资源的透明访问.设计并实现了融合式存储容灾原型系统.通过对存储容灾系统原型的测试,验证了基于融合存储控制器构建存储容灾系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陈伟 《电脑迷》2016,(10):63-64
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系统应用的持续稳定一直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现有虚拟化系统的研究,介绍了如何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数据中心容灾系统的建设中,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应用持续稳定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同时对虚拟机的迁移策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容灾系统时,大量数据迁移会导致本地端业务的长时间停滞.此外,传统容灾系统以推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易形成本地端内存数据的积压.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动态镜像加载技术和使用吸拉式日志的异步数据传输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动态容灾系统.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在不改变本地端存储架构的前提下对本地端进行容灾保护,可较好地保证数据一致性,仅对被保护系统产生低于20%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计算机系统仍然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灾难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衡量指标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难备份技术,讨论了目前灾难备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灾难备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系统在关键应用中的普及,信息系统的容灾能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失效检测技术是构建容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快速、高效、准确的失效检测是实现有效容灾的前提与保障。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环拓扑的失效检测算法FDA-DR-BR,该算法改进了环拓扑面向容灾需求的不足,克服了树形拓扑的单点失效问题,比树形拓扑的网络开销小。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诊断延迟和较好的可扩展性,可有效增强容灾系统失效检测的可扩展性,能够应用到容灾的监控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对政企客户容灾系统建设的意义及方针进行了总结,对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标准的六级体系进行了概括,对容灾系统建设的方法论及由此衍生的系统实施步骤进行了阐述;针对国标的六级灾备体系,提出了不同容灾级别实现的技术方案,并对技术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政企客户的容灾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益增长的信息量必然发生大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成为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应付区域性灾害,如地震、海啸、战争等因素导致多个机房同时损毁,数据永久性丢失,其它如区域性的病毒泛滥、蓄意破坏、严重误操作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同城备份中心失效。建立一套异地数据备份系统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会成为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详细阐述了某信息系统数据异地容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Disaster recovery (DR) techniques ensure the data safety and service continuity under different natural and human-made disasters by constructing a high reliable storage system. Traditional disaster recovery methods are structure-dependent. It is hard to share the DR resources between different DR systems, which made it expensive. We present a structure-independent disaster recovery theor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in this paper. By backup the whole system but not just the data, the goal of device and application-independent disaster recovery has been achieved. We further present a parallel recovery model and an on demand data retrieval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Som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prototype recovery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 With the methods independent from specific devices or applications, the cost of disaster recovery infrastructure can be essentially reduced by resource shar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covery time has also been greatly shortened with little service degrada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311100)  相似文献   

16.
许多企业为了加强管理而建设了大集中布署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面,豳着无法承受区域性灾难的风险。为了有效防范灾难事件,保障企业核心数据安全,就需要建设数据级灾难恢复系统。而根据不同的系统构架和运行环境,而其建设方法则有多种技术路线。对数据级灾难恢复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种数据复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在设计和实施中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备份容灾体系发展,通过对医院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相关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医院信息系统现状作了较详尽的备份与容灾规划。  相似文献   

18.
容灾备份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计算机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事业单位已经开始重视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这也是单位决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保障系统在灾难发生时数据不丢失,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容灾就成为保证系统高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如何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数据尽可能少丢失,是容灾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容灾与备份的关系、容灾系统的分级、实现方式以及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灾备系统中维护管理难、资源利用率低、可扩展性差等不足,提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设计灾备系统的思路,分析了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以资源池管理为中心,融合需求分析、容灾备份、灾难恢复、灾备演练、灾难预警等环节的灾备系统模型。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虚拟化灾备系统在系统恢复性能上远远好于传统灾备系统。  相似文献   

20.
数据中心容灾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中心承载着对业务运行休戚相关的应用,而业务有续和灾难恢复策略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系统的破坏和数据的丢失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通过对数据中心容灾系统常用的容灾技术进行比较,结合某大型数据中心客灾系统建设,设计了基于Snap-mirror技术的容灾系统.实现了数据反向复制时只复制灾难期间变化的数据而不是所有的数据,同时可以保证恢复时间最短.解决了传统数据恢复,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回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