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瑛 《数字通信》2014,(4):42-45
在互联网中客户端都是采用域名的方式访问站点,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由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完成,一旦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发生故障,将直接导致网站无法访问.LINUX是继UNIX功能的一种集安全性和高稳定性一体的开源和免费的操作系统.使用LINUX操作系统构建DNS域名解析服务器,通过使用区域传输来构建辅助DNS,能加强互联网站点的域名解析的安全性和容错功能.  相似文献   

2.
杨波  王敏  刘东辉 《信息通信》2014,(7):229-230
DNS是IP网络中的域名解析服务器,用于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有效利用正常解析结果中的"无此域名"访问,向宽带用户推送指定服务,推送的内容包括信息发布和搜索引擎等,通信企业从广告商或搜索引擎网站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域名解析系统存在各种性能和安全上的问题(例如,查询延迟、更新延迟、易受DoS攻击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增量部署的、和现行DNS兼容的、具有更好性能的域名解析服务模型。此服务模型基于云技术,利用云及其网络架构来发布DNS记录,响应用户的域名解析请求,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在此服务模型中,云的节点服务器实现了域名解析器和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功能,域名的权威DNS记录被发布到各节点服务器,DNS查询结果直接由节点服务器返回给用户(现行的DNS则需要访问多级域名服务器来完成对域名解析器中未缓存的DNS记录的解析)。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此服务模型与现行的各种域名解析服务相比,其DNS查询延迟、更新延迟、故障应变能力、可靠性等各方面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网私有DNS服务器架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杨勇 《通信技术》2011,44(1):118-120
在高校校园网建设中,针对校内各种网络应用服务系统的不断增多,校园网络用户对内网、外网访问需要有不同的权限控制。非常有必要通过架设私有域名解析服务器(DNS)的方式来实现高校校园网内、外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方便师生通过简单易记的层次型域名结构正确地解析到校园网内服务器的IP地址,顺利访问校园网内、外的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实现对不同网络应用服务在速度上、流量控制上有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达到高效、安全的访问目的。  相似文献   

5.
路由是信息网络的基础,分布于网络的各个层面。现有互联网采用了基于IP地址的网络层路由技术和基于域名解析的域名服务器(DNS)应用层路由技术。由于IP地址和域名的结构化特点和身份位置紧耦合特点,使得互联网面临路由可扩展性、安全性、资源服务迁徙移动支持性差等严峻问题。基于名的平坦路由采用了平面化的身份命名方式,实现了身份位置分离,可有效提高网络路由的可扩展性、可配置性、安全性、服务支持的鲁棒性、资源移动的支持性等。  相似文献   

6.
你可能会说,人家网站有域名,人家的FTP有IP,可我的ADSL每次拨号都换一个IP,难道我每次上网都要先给每个人打个电话告诉他我的IP地址?--当然不需要了,现在已经有许多网站提供动态IP地址的域名解析服务,国外有,国内也有,这些服务系统能将你随时获得的IP地址与固定域名对应起来,别人只要知道你的域名,就能知道你本次拨号获得的IP地址是什么.今天就给你介绍一个完全免费的服务系统,就是Deerfield.com的DNS2Go.  相似文献   

7.
你可能会说,人家网站有域名,人家的FTP有IP,可我的ADSL每次拨号都换一个IP,难道我每次上网都要先给每个人打个电话告诉他我的IP地址?--当然不需要了,现在已经有许多网站提供动态IP地址的域名解析服务,国外有,国内也有,这些服务系统能将你随时获得的IP地址与固定域名对应起来,别人只要知道你的域名,就能知道你本次拨号获得的IP地址是什么.今天就给你介绍一个完全免费的服务系统,就是Deerfield.com的DNS2Go.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域名系统管理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域名系统(DNS)既是互联网的基础业务,又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IP技术向电信领域的渗透,一些电信业务也越来越依赖于DNS系统。而现有DNS体系实际上是由美国间接控制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新型DNS系统的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与现行DNS系统兼容的、新型的互联网域名解析体系,以期提高DNS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域名服务是一种互联网应用层资源的寻址服务,能够使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IP地址,域名解析服务是其他互联网络应用服务的基础。当DNS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DNS切换,工作效率低、时间长,势必会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特开发一套DNS一键应急系统。可在DNS服务器故障或单节点故障时,一键式对选择的DNS缓存设备下发应急操作,快速恢复DNS业务,保证客户感知和满意度,避免大面积投诉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基于域名解析的应用问题层出不穷,DNS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服务,其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大规模灾难性DNS安全事件智能防护系统,通过建立大型容灾数据库,实现单个及大规模域名解析故障时,及时恢复业务,同时通过数据库中海量数据的分析,建立疑似攻击源自动发现和处置机制,系统可实现大幅提升DNS解析正确率、安全性及投诉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多出口校园网域名解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启峰 《通信技术》2010,43(8):7-8,11
在多出口校园网中,基本解决了校园网内部用户访问外部资源速度慢的问题。但由于各网络运营商之间互联速度有限,非教育网用户在访问校园网资源时,访问速度还是非常慢。通过使用动态域名解析技术,在服务器中安装多块网卡设置多个IP地址,每个网络运营商一个。动态域名解析技术区分访问校园网用户的来源IP地址,根据用户的IP地址,域名解析服务器解析出不同的服务器IP地址,从而解决了所有网络用户访问校园网速度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统互联网逐渐向“互联网+”演变,域名系统(domain namesystem,DNS)从基础的地址解析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等新模式不断扩展。新场景下的DNS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覆盖领域的广泛性,一旦受到攻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DNS攻击检测与安全防护方面的研究持续进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DNS攻击,包括DNS欺骗攻击、DNS隐蔽信道攻击、DNS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DNS反射放大攻击、恶意DGA域名;然后,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对这些攻击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接着,从DNS去中心化、DNS加密认证、DNS解析限制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DNS的安全防护技术;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复杂环境下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防御逐渐成为网络安全关注的重点。APT攻击隐蔽性强,早期发现则危害性较小。文中提出的方法基于DNS日志深度挖掘,通过DGA域名智能检测,APT隧道智能检测等功能维度入手,从DNS日志角度提出APT防御的新思路,实现检测,监控,溯源等一体化功能。论文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和GRU融合算法检测恶意DGA域名和采用统计机器学习算法检测APT攻击通讯的DNS隧道,将早期网络安全防护预警扩展到DNS层面,弥补了网络安全措施对算法生成域名关注度的不足和DNS易被APT潜伏利用的漏洞。通过在实验环境中的深度测试,结果表明论文方法能够较好的应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APT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multiple types of DNS covert channels,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sorts of DNS covert channel software was studied,and a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mprov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as propos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grounded upon the campus network traffic,show that the detection can identify twenty-two kinds of data interaction modes of DNS covert channels and is able to identify the unknown DNS covert channel traffic.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为提出一种有效检测各类型DNS隐蔽通道的方法,研究了DNS隐蔽通信流量特性,提取可区分合法查询与隐蔽通信的12个数据分组特征,利用机器学习的分类器对其会话统计特性进行判别。实验表明,决策树模型可检测训练中全部22种DNS隐蔽通道,并可识别未经训练的新型隐蔽通道。系统在校园网流量实际部署中成功检出多个DNS隧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DNS(domain name system)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一般不会被防火墙等网络安全防御设备拦截。以DNS协议为载体的隐蔽信道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隐蔽性,已然成为攻击者惯用的命令控制和数据回传手段。现有研究中缺乏对真实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击中DNS隐蔽信道的检测技术或方法,且提取的特征不够全面。为深入分析攻击流量和行为特征,基于有限状态机对真实APT攻击中DNS隐蔽通信建模,剖析了APT攻击场景下DNS隐蔽信道的构建机理,详细阐述了其数据交互过程,通过总结和分析DNS隐蔽通信机制,基于有限状态机建立通信模型,提出通信过程中存在关闭、连接、命令查询、命令传输等7种状态,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等不同类型消息的传输将触发状态迁移。利用泄露的Glimpse工具模拟真实APT攻击下DNS隐蔽通信,结合Helminth等恶意样本实验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为人工提取特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three weaknesses in previous Fast-flux domain name detection method on the aspects of stability,targeting,and applicability to common real-world DNS traffic environment.For this,a method based on DNS traffic,called Fast-flucos was proposed.Firstly,the traffic anomaly filtering and association matching algorithms were used for improving detection stability.Secondly,the features,quantified geographical width,country list,and time list,were applied for better targeting Fast-flux domains.Lastly,the feature extraction were finished by the more suitable samples for trying to adapt to common real-world DNS traffic.Several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including deep learning are tried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classifier and feature combin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 based on real-world DNS traffic shows that Fast-flucos’ recall rate is 0.998 6,precision is 0.976 7,and ROC_AUC is 0.992 9,which are all better than the current main stream approaches,such as EXPOSURE,GRADE and AAGD.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DNS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应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行为,提出了基于AnyCast的DNS部署方式,以进一步提高DNS的可靠性和性能。从DNS服务技术层面和域名注册业务流程等环节对域名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安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罗志强  沈军  金华敏 《电信科学》2015,31(10):1-196
分布式DNS反射DDoS攻击已经成为拒绝服务攻击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的基于网络流量统计分析和网络流量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防护需求。提出了基于生存时间值(TTL)智能研判的DNS反射攻击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发现伪造源IP地址分组;基于多系统融合的伪造源地址溯源阻断技术,从源头上阻断攻击流量流入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