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音乐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许由于九大交响曲的光芒,人们时常会忽略他本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钢琴因机械的改良,表现力大大丰富了。对钢琴性能的了如指掌中变成表现各种复杂深邃情感的扣人心弦的音乐。贝多芬一生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将钢琴音乐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二十世纪,诸多的钢琴演奏家录制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唱片,其中以施纳贝尔、巴克豪斯、肯普夫的最为出名。  相似文献   

2.
朱模 《视听技术》2008,(7):106-106
这也是一张由Telarc所属美国HEADS UP唱片公司的爵士类新专辑它让我们见识了一位美国流行乐坛的明星——黑人钢琴家博比·莱尔(Bobby Lyle)。此公属于美国流行乐坛中的一位超级全才型人物,他除了拥有精湛的钢琴技艺,还集制作、编曲、音乐发行、音乐艺术指导以及乐团领军人物于一身。  相似文献   

3.
这也是一张由Telarc所属美国HEADS UP唱片公司的爵士类新专辑它让我们见识了一位美国流行乐坛的明星——黑人钢琴家博比·莱尔(Bobby Lyle)。此公属于美国流行乐坛中的一位超级全才型人物,他除了拥有精湛的钢琴技艺,还集制作、编曲、音乐发行、音乐艺术指导以及乐团领军人物于一身。  相似文献   

4.
室内乐是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有人说它是音乐中的“贵族”,更有人说它是音乐中的“灵魂”。器乐重奏曲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室内乐中的精华,而钢琴三重奏形式则更是其中最精炼和最富感染力的形式之一。最近,由南京先恒音像有限公司和南京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了一张精致的古典钢琴三重奏唱片(片号:SC—1020)。这张唱片共收录了两首钢琴三重奏,即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三重奏》(作品第1号之三)和门德尔松的《d小调钢琴三重奏》(作品第49号)。而演奏者则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三位青年演奏家,他们是小提琴家梁大南,大提琴家陈凯和钢琴家冯丹。  相似文献   

5.
黄圆苑 《高保真音响》2013,(12):123-125
2013年11月5日至11日的第2届北京“波兰文化节”迎来了一批波兰绘画、设计、时尚、音乐等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艺术交流活动。10日,波兰著名指挥家乌卡斯啵罗维钦携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本届文化节的压轴音乐会《“乐”在波兰》。音乐会上.随着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响起.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位年轻俊秀的钢琴独奏者身上.他就是来自加拿大的波兰裔古典钢琴演奏家杨·李谢茨基。  相似文献   

6.
慧眼 《音响世界》2008,(6):86-86
法国伟大作曲家福雷的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钢琴和弦乐的五重奏等室内乐作品,都包含着他最出色的创作构想。福雷一向坚信,音乐和艺术的价值在于,尽可能让人类提升、超越每日的刻板生活。他的作品技巧完善,贯穿着唯美理念,代表了最高度的法国音乐,展现出艺术上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虽然卡巴列夫斯基的父亲是位数学家,不过,卡巴列夫斯基并未对父亲那些精确得无懈可击的数字和算式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他更喜欢在艺术想象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从诗歌、绘画一直到音乐他无所不爱。他对钢琴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和超凡的技巧,最终使他完全放弃了父亲要他成为一名经济学家的愿望。1922年,他离开恩格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热爱钢琴艺术的爱乐者来说,肖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是非常突出和崇高的。回观整个西方音乐,有三位旋律大师站在十分醒目的位置,这就是莫扎特、肖邦和柴科夫斯基。作为浪漫派艺术顶盛时期的肖邦钢琴作品,每一种乐曲形式都堪称划时代的杰作:圆舞曲、前奏曲、练习曲、玛祖卡、波洛涅兹、叙事曲、谐虐曲、奏鸣曲、即兴曲、  相似文献   

9.
法国后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拉威尔(1875-1937)是一位举世公认的钢琴作品创作的伟大革新家、音乐色彩专家。他对音乐上的标新立异所表现出的极大兴趣,体现在他品种繁多的作品中。东方民族色彩、爵士乐风格、舞曲节奏都是他所偏爱的,这里所要介绍的他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正是展现了他的这些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家庭原创音乐CD《钢琴日记》,其作者不是大家熟知的钢琴家,而是一位26岁开始自学钢琴的杭州钢琴调律师。作为个人出版家庭原创音乐专辑在国内并不多见。作者没有经过音乐专业学习,没有拜过钢琴老师,他习惯独自“乱弹琴”,20年来他“乱弹”成“兴”,逐渐触键成曲。那些曲子连他自己也无法克隆,许多灵感瞬间消失。一位从事录音的朋友觉得在他手上流失的音乐语言是谁也找不回来的,于是帮他录制下来。从那时起他便以“日记”的形式录下数百曲即兴小品。录下来的曲子细细听来,旋律流畅、恬静、美好,他将其中12篇串…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家庭原创音乐CD《钢琴日记》,其作者不是大家熟知的钢琴家,而是一位26岁开始自学钢琴的杭州钢琴调律师。作为个人出版家庭原创音乐专辑在国内并不多见。作者没有经过音乐专业学习,没有拜过钢琴老师,他习惯独自“乱弹琴”,20年来他“乱弹”成“兴”,逐渐触键成曲。那些曲子连他自己也无法克隆,许多灵感瞬间消失。一位从事录音的朋友觉得在他手上流失的音乐语言是谁也找不回来的,于是帮他录制下来。从那时起他便以“日记”的形式录下数百曲即兴小品。  相似文献   

12.
音缘声响     
George Shearing可谓家喻户晓,是爵土乐界一位成名80余年的老牌钢琴大师,1919年生于英国伦敦,出生就不幸双目皆盲。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热爱,3岁起他便开始学习钢琴。他对爵士乐也流露出特别的爱好,不久便在洒店、俱乐部里加入小型乐队表演弹奏钢琴。  相似文献   

13.
格里格的作品融合了众多民族主义音乐语汇,诗意盎然,格调高雅。作为一位兼有钢琴家之称的作曲家,其钢琴作品更具有这些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款“钢琴小品”篇幅虽不大,但小巧玲珑,情感丰富细腻,很耐人寻味。普列特涅夫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也是获得过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桂冠的世界顶级钢琴大师。除俄罗斯古典作曲大师的作品外,他也善于诠释西欧、北欧众多古典大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中,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位演奏家,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巨匠,被誉为“钢琴之王”。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不能听到他那非凡的演奏,但是,从当时听过他演奏的人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其风采。克拉拉·舒曼写道:“我哭出声来,它竟使我如此激动。与李斯特相比,其他大师们显得无比渺小,甚至  相似文献   

15.
《家庭影院技术》2005,(7):79-79
作为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全球当红的钢琴巨星,普雷特涅夫无疑是一位全方位的音乐家。他录制的钢琴作品佳评如潮,赢得过多项唱片大奖。这一张由环球唱片公司录制推出的《柴可夫斯基作品独奏会实况》收录了普雷特涅夫2004年6月2日在瑞士苏黎世钢琴独奏会的实况。在这次独奏会上普雷特涅夫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十八首钢琴小曲.作品72》,普雷特涅夫认为这些曲目不但能感动乐迷,更能感动他自己。《十八首钢琴小曲.作品72》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钢琴组曲,这些小曲宛如柴可夫斯基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写成的音乐小传。虽然许多钢琴家都曾从《十八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肖邦,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他的夜曲、玛祖卡和前奏曲等,而他为钢琴创作的19首圆舞曲则有意或无意间被人们忽略了,我极少看到有关这些作品的文字评论,即使有多半也是把其归入沙龙音乐的泛泛而谈。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些作品由衷的喜爱,在我看来,肖邦的圆舞曲是其音乐中最具有贵族气质的,也是最“好听”的,每个音符都散发着动人的妩媚。如果只能用一种音乐体裁来表现肖邦生活的流光溢彩和优雅精致,圆舞曲再合适不过了,同时这也是最能检验一位钢琴家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肖邦演奏家的试金石。本文所提到的八位钢琴家的录音,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是肖邦圆舞曲唱片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部难得之作(LONDON LD 071211—1),通过其中许多珍贵的历史性镜头和片段,介绍了美国大众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短促的一生,资料一共分十五个段落。片中有许多镜头记录了格什温当年的音乐生活场景,如1931年8月5日他在纽约即兴演奏钢琴等,他对音乐的敏锐感惊人。在钢琴上即兴发挥是他最擅长的。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广州星海音乐厅设置了一条钢琴音乐的艺术长廊,先后有米哈依拉的“琴动我心”、傅聪的“肖邦之夜”、加拿大现代钢琴王子马丁、梅尔和他的乐队、还有盛中国、濑田裕子带来的“黄河”、“梁祝”协奏曲等,可谓一轮闪烁着璀灿光芒的音乐盛宴。  相似文献   

19.
初识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是他的《月光》,我隐隐感觉他的音乐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它们也是极其入耳的,还能暂时摆脱现代人生活的纷繁与杂乱。后来接触的是其若干个号称“印象主义”的管弦乐代表作,继而深入了解的则是他的两集(24首)钢琴(《前奏曲》。尽管我还没将瓦尔特·吉泽金、维纳·哈  相似文献   

20.
王禹 《高保真音响》2011,(11):104-107
他一定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毋庸置疑的钢琴之王。一生与之相伴的,除了种种荣誉,那一段段风流韵事更是如影随形。大海波涛般起伏跌宕的生活不仅给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对艺术的深层思考,在经历了太多的欲望和痛苦后,他也远比别人体会得深切。他曾经说过:“艺术比艺术家更有力”。毫无疑问.是他.弗朗兹·李斯特(FranzLiszt),把钢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