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典型的炼油和化工装置(催化重整、蒸汽裂解、MTBE装置和汽油自动调合)上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红外光区域是指波长为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及中红外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950年左右,人们开始制造简易的近红外光谱仪分析谷物、饲料、奶、蛋等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质及脂肪等,但在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出现了一段沉睡期,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非常缓慢。 进入8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紧接着人们将光纤技术用来传输近红外光谱信息,这一技术逐渐成了很多生产工艺的在线分析首选。  相似文献   

3.
在线近红外光谱过程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过程分析仪在优化生产控制、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和最具有前景的过程分析技术之一。详细介绍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组成,探讨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该技术在制药、化工、农牧、食品、高分子和石化等领域的一些应用实例。引用文献246篇。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效率和准确率是企业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由于石化产品种类复杂,检测参数众多,传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滴定法、色谱法、辛烷值机等)耗时长、费用高,往往不能够对产品实时进行检测.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地同时检测出多种产品的多个参数,从而优化工艺生产,控制产品质量. 1.技术原理 近红外分析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照射在样品上,包含样品分子信息的透射光或反射光信号被检测器接收,以光谱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近红外透射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组成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谷物、果蔬、土壤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红外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的需要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品质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蜂蜜、养麦、食用油等样品进行品质鉴别分析。通过对上述食品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PCR),可快速判别蜂蜜、苦养,芝麻油样品掺杂。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应用价值的分析技术之一,它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近5年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并对我国在这一技术方向的研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术特点、工作原理及其仪器的分类,介绍了这一分析技术定性和定量的应用过程,同时对它在食品工业、农业、化工、纺织、化妆品及药品分析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以汽油调和为例,对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时测定汽油调和组分以及调和后的成品汽油的多种物化性质指标,如辛烷值、烯烃、芳烃、苯含量、馏程等,该技术的应用可为炼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药等混合物吸收峰重叠导致无明显吸收峰的情况,提出使用K-means、K-me doids和FCM三种无监督聚类算法结合太赫兹吸收谱一阶导数特征,将三七、当归等四种中药品的太赫兹光谱分别与其易混品的太赫兹光谱进行聚类.三种无监督聚类方法补充了监督学习分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可以放大不同物质吸收系数整体或者是局部的微小差异.实验证明,使用原始吸收系数结合其一阶导数作为分类数据,三种聚类算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K-means算法准确率最高,为95.32%.相较于原始吸收系数作为分类数据,聚类准确率提升明显,尤其是对无吸收峰中药易混品的聚类,K-means算法准确率提升了5.38%.三种聚类算法对误差数据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全国20余省、区的17种作物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快速测定其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赖氨酸、单宁、沉淀值、硬度等籽粒品质性状。建立了41个定标模型,获得较高的预测决定系数(0.95~0.99)和较小的标准偏差(0.19~0.50)。同时,对17种作物的7240份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快速测定,筛选出645份优异作物种质资源。文中还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分子蒸馏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新的分离纯化技术,具有蒸馏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优点,在食品和化工制药行业应用较多.总结了近年来分子蒸馏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精制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围绕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探讨了该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基本规律,分析得出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精制中药有效成分的良好途径,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阶段使用分子蒸馏技术,特别适用于传统中药中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的有效成分分离和纯化,分子蒸馏技术有利于促进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生物芯片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生物芯片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几种类型的生物芯片的现状及生物芯片在临床医学中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是中医药理论和作用机制阐明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中药复杂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诠释中药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分析技术支撑。近年来,多种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分离提取效率;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快速鉴别和全面、准确定量;质谱成像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平台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分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中药材中5种重金属铜、砷、镉、汞、铅的含量。方法: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锗(Ge)、铟(In)、铋(Bi)为混合内标,采用ICP-MS测定上述元素。结果: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检出限为0.00055mg/kg^0.013 mg/kg,回收率在97.6%~106.2%之间,RSD<1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中药材样品中铜、砷、镉、汞、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分子系统。如何全面、高效地分析中药成分是中药研究的难点。质谱分析技术,尤其是超高效/超高压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和高质量精度的特点,是中药成分分析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多功能杂化质谱带来的质谱数据采集新技术和数据处理新策略也在不断发展,如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技术、SWATH技术、质谱树状图相似度过滤技术(MTSF)和分子网络策略(MN)等,加快了中药成分分析过程。本文综述了质谱分析新技术和新策略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色谱-质谱联用和离子淌度技术,以及质谱参数设置、采集模式和数据处理策略,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积分腔输出光谱(ICOS)技术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细腔吸收光谱技术。在介绍了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ICOS技术用于检测痕量气体时的理论公式,介绍了在ICOS技术中使用的波长调制光谱技术。指出了ICOS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优势,包括装置简单、有效吸收光程长、检出限低、测量精度高等,而且给出了影响ICOS探测灵敏度的因素。最后综述了ICOS技术在痕量气体监测中的应用,指出了ICOS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technology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Rather than removing materials, AM processes make three-dimensional parts directly from CAD models by adding materials layer by layer, offering the beneficial ability to build parts with geometric and material complexities that could not be produced by 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rough intensive research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and innovative AM processes, as well as numerou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automotive, biomedical, energy and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rocesses,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AM technology and presents future research needs for thi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0.
王兴玲  刘龙飞  于钢  雷宇  陶亮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10):2324-2330
介绍了2010年开始利用环境减灾A、B星CCD传感器获取全球陆地光学遥感影像的工作,用于研究全球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情况。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第一个以组网方式运行的具有48h重访周期、30m中高分辨率的光学星座。利用卫星获取全球陆地光学遥感影像时不仅综合考虑了地面光照条件、云量、季节、地物特性等因素,同时考虑了卫星观测能力、地面接收能力、全球陆地分布特点、全球云量分布等多种因素。通过一年多的时间,获取了全球陆地面积85%以上的平均云量小于20%的有效光学影像数据,获得的数据是我国首个中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遥感光学影像集,已成为我国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最重要的中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数据源。文中总结了A、B星全球陆地光学遥感影像获取计划的思路与实际应用效果,可为后续光学星的规划及有效载荷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