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 m,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铁路隧道,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冷水河浅埋段及桐麻岭背斜,地层以泥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设计毛坝向斜隧道最大涌水量为8.3×104m3/d,最大水压为4.6MPa,隧道穿越的2#溶洞为高压、富水、深埋、粉细砂充填性溶洞,施工过程中,突水、涌砂十分严重,造成开挖面多次被淹,施工十分困难.主要介绍了2#溶洞突水、涌砂、涌泥情况,研究了相应的注浆方案、材料、工艺和注浆机械设备配套方式.  相似文献   

2.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 m,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铁路隧道,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冷水河浅埋段及桐麻岭背斜,地层以泥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设计毛坝向斜隧道最大涌水量为8.3×104m3/d,最大水压为4.6MPa,隧道穿越的2#溶洞为高压、富水、深埋、粉细砂充填性溶洞,施工过程中,突水、涌砂十分严重,造成开挖面多次被淹,施工十分困难.主要介绍了2#溶洞突水、涌砂、涌泥情况,研究了相应的注浆方案、材料、工艺和注浆机械设备配套方式.  相似文献   

3.
圆梁山隧道某高压富水区充填型溶洞注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翀  张民庆  李治国 《施工技术》2004,33(10):33-36
介绍圆梁山隧道平导高压富水区充填型溶洞的注浆和超前支护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并针对注浆效果进行了检查评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圆梁山隧道平导高压富水区充填型溶洞的注浆和超前支护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并针对注浆效果评定标准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曹林卫  姜波 《重庆建筑》2021,20(1):41-43
高压富水溶洞处治是岩溶隧道施工的重难点之一.渝怀铁路Ⅱ线新圆梁山隧道邻近既有线,采用扩挖施工,穿越的2#溶洞具有规模大、水量大、水压高的特点.针对上述特点,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法对溶洞进行预加固,研究了溶洞注浆施工的难点,提出了隧道穿越2#溶洞超前帷幕注浆设计方案.现场围岩松动圈测定、钻孔监测和渗水量监测结果表明:超前帷幕注浆起到了加固围岩和阻水的效果,证明了该帷幕注浆设计方案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圆梁山隧道2号溶洞注浆现场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为例,介绍注浆施工中的钻孔安全、注浆安全及环境安全等技术与管理,以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胡麻岭隧道富水粉细砂地层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多类型注浆辅助施工措施。通过大量工程实践,总结了单双液浆在富水粉细砂地层隧道施工中的适用范围、施工参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建设在铁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工作。当隧道遇到富水粉细砂地质时,容易出现涌水等情况,导致围岩的稳定性丧失,给工程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结合胡麻岭隧道实例,通过注浆及降水措施的分析,介绍了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希望为提高铁路隧道的施工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高水压富水区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高水压富水区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曾经被认为是隧道修建的禁区。系统介绍了该地段的岩溶发育特征,对地质及岩溶构造进行了分类;采用红外线超前地质预测预报、TSP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超前探水孔钻探和地质素描综合判断等先进方法对溶洞的位置、形态以及充填物的状况进行了探测,并作出可靠的预报。在对充填物结构和强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了合理的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分别实施了超前预注浆、隧道围岩径向注浆和衬砌背后补充注浆,并提出了注浆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以保证注浆加固效果的可靠性。上述措施实施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该成果对岩溶地区的隧道修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圆粱山隧道所穿越地区溶洞的地质概况与涌水渗漏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溶洞涌水处理方案和化学注浆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岩溶尺寸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试验系统,对石灰岩地区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大小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并运用ANSYS软件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三维动态施工过程模拟与试验结果均表明,溶洞对围岩的变形有较大影响,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加,开挖前的围岩先期位移和开挖瞬间的释放位移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溶洞区的开挖对无溶洞区的围岩变形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地铁2#线西延伸工程威宁路站3#出入口通道工程,介绍了在上海含水淤泥质地层条件下,采用管幕超前预支护、掌子面深孔注浆加固、短开挖、强支护等综合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并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其施工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洞室结构稳定,浅埋暗挖管幕预支护施工方法可行,并可实现洞内施工安全和施工地面沉降的控制要求,解决了明挖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干扰,所得结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杂环境下地铁暗挖洞群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5和7号线在太安站—怡景站区间暗挖隧道设计为双洞双层重叠隧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上、下隧道错开一定距离后便同步进行开挖的施工顺序。但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因而在施工中辅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的方法进行加固止水,有效地改善了施工工作面;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的不同断面形式,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土体的扰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极大地节省了工期,可为国内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对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基础上,优化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流程,并提出隧道地质灾害四色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研发了性能更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声纳第三代仪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全空间地质雷达处理解释系统1.0(FSGPRP1.0),优化了对水的判断准则.并利用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及四色预警机制在多个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典型的岩溶隧道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季家坡隧道衬砌压裂突水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提出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分析其形态、充填物性质和致灾机制;采用裂隙封堵、周壁注浆、排水泄压、结构置换、信息化注浆效果评估的水害处治措施治理隧道衬砌压裂突水。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呈高角度裂缝状产出,降雨后,极易在其裂隙空间内积水形成高水压;此外,由于其通透性较差,沉积物运移速度慢,易于在其底部堆积,在自重应力和高水压压实作用下,充填介质沉积、胶结成坚硬与半坚硬状,透水性较差,开挖揭露初期,不出水或仅少量涌水,易于被忽视;但揭露后一段时间,裂隙内充填介质不断流失,最终导致充填物产生管涌、流土或被整体挤出,进而将上方暗河水、溶腔水或地表水等导入隧道,造成衬砌压裂、隧道突水等灾害。研究成果不仅成功应用于季家坡隧道突水灾害处治,对于避免类似突水事故的发生和灾害防治亦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为一大型引水式电站,三条平行布置的引水发电隧洞平均长度9.68km,Ⅲ号引水隧洞不良地质段总长1926m,采用了加厚补砌、高压灌浆、人工挖孔桩、拱桥跨越等处理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地下引水隧洞不良地质段处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释能降压工法在高压富水岩溶隧道风险规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宜昌—万州(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DK255+978 m通过一高压富水隐伏溶腔(水压高达160 m、水量高达1×106 m3),先后发生多达19次的突涌水(泥)灾害事故。基于隐伏溶腔水量大、水压高、泥沙含量高、破坏力极强,没有先兆、具有突发性与间歇性,兼具延滞性和突发性矛盾等特征,依托溶隙、脉管及填充物由于压力差从渗流扩大呈汇流,袭夺周围脉管和溶隙的地下水,溶腔地下水潜蚀充填物封堵而集中释放的溶腔溃水机制,界定排或堵等防治措施的适应性,研究认为,对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隧道,必须采用释能降压原理,释放溶腔所存储的能量,降低水土压力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避免隐伏溶腔的高压作用产生的塑性区和隧道开挖及排水(泥)压力差形成的塑性区贯通,才能规避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建议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溶腔边界、内部充填物特性和分布特征等,根据溶腔的水压、水量,特别是触发隧道溃水的临界距离等参数来确定放水承压岩盘的厚度。分析和验证钻孔泄水(不泄泥)→泄水支洞在高位揭示溶腔→控制爆破低位揭穿溶腔,“高位排水,低位排除填充物”的立体交叉分步降压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