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曲根霉菌的德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紫外线诱变育种法,选育出C-24和LZ-24朱性能较优的小曲根霉菌株,初步试验结果表明,C-24和LZ-24两株根霉菌具有生长速度快,糖化酶活力高,产酸少,对酿酒原料适应性广,制曲效果好,出酒率高,酒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C-24”和“LZ-24”是利用紫外线诱变育种方法育成的两株性能较优的小曲根霉菌株。本文介绍了“C-24”和“LZ-2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线诱变育种法,选育出C-24和LZ-24两株性能较优的小曲根霉菌株,初步试验结果表明,C-24和LZ-24两株根霉菌具有生长速度快,糖化酶活力高,产酸少,对酿酒原料适应性广,制曲效果好,出酒率高,酒质好等特点。经有关小曲生产厂家多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该文对国内目前小曲生产中常用的C-24、2303、YG5—5、702、3866等5株根霉菌的生长特征,生化性能及对各种酿酒原料的适应性进行比较,为各小曲厂选用菌株制定相应培菌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籼米为原料。U-Q-1根霉株制曲酿制小曲米白酒生产工艺,确定了用U-Q-1制曲酿酒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曲量0.4%-0.5%、最佳糖化时间是22h,加水量为120%。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广适性高酶活新型根霉菌C - 2 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生产技术要点以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试论根霉菌在制曲上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恒刚 《酿酒》2001,28(6):23-26
根霉在生命活动中能产生淀粉酶 ,所以它是酿酒制醋的糖化菌。根霉还有分解大豆蛋白质的蛋白酶 ,故此 ,又是制酱的菌种。我国及东南亚一带酿酒、制酱都是用曲子来完成的 ,而曲子的主力军就是根霉。我国人民利用根霉酿酒 ,历史悠久 ,技艺精湛。不论大曲、小曲、酒饼、根霉都是几千年经过长期生产考验的优良菌种。曲子就是根霉菌种的蓄存库。1989年小泉氏在我国西南地区采集 19种酒饼 ,回国后分离鉴定结果认为几乎都是霉菌 ,并以根霉为主。并在其中筛选出几株优良菌种 ,与日本既知菌株相比 ,液化力大 4.5倍 ;总糖化力大 2 .8倍 ;pH6蛋白酶大 …  相似文献   

9.
10.
根霉PE—8菌株的选育及其淀粉降解酶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许多基质上普遍存在,如土壤,空气,酒药,酒曲等。根霉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用根霉制曲酿酒已有悠久的历史,如米根霉、代氏根霉等淀粉酶活力相当强,大多用作糖化菌,我国最早用它们创立了淀粉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在酿酒过程,它们除了具有糖化作用外,还能产生少量的乙醇。某些根霉菌株产生乳酸、反丁烯二酸、脂肪酶、果胶酶等。另外,根霉产生麦芽低聚糖酶也已见报道。本文报道了根霉PE-8菌株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2 2 3 %和 18 0 %。以其中的 1株为菌种 ,研究了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根霉 12 # 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m (麸皮 )∶m (豆粕 )=1∶2 ,初始 pH5 0 ,加水量 0 75mL/g物料 ,MnSO4·H2 O和 (NH4) 2 SO4加量分别为 0 2 5 %和1 42 % (对物料 )。优化条件下的固态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 744 5 7U/g物料。  相似文献   

12.
从五粮液酒厂周边采集土样中分离出6株产糖化酶且酶活较高的菌株,选取酶活最高的1株K-1为出发菌,进行发酵实验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糖化酶酶活在50~55℃较高,最适作用温度为55℃;糖化酶在pH5.5~6之间酶活力较高。酶对玉米粉、小麦粉、木薯粉、苦荞粉、黄豆粉有较强的液化能力,其中对玉米粉的糖化能力最强。在酶的动力学实验中测得Km=1.446 mg/mL,Vm=0.269 mg/mL.min。  相似文献   

13.
从五粮液酒厂周边采集土样中分离出6株产糖化酶且酶活较高的菌株,选取酶活最高的1株K-1为出发菌,进行发酵实验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糖化酶酶活在50~55℃较高,最适作用温度为55℃;糖化酶在pH5.5~6之间酶活力较高。酶对玉米粉、小麦粉、木薯粉、苦荞粉、黄豆粉有较强的液化能力,其中对玉米粉的糖化能力最强。在酶的动力学实验中测得Km=1.446 mg/mL,Vm=0.269 mg/mL.min。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虫夏草原生质体为材料,经紫外诱变获得了性状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诱变30s的8号菌株,生物量达到1.3445g/100mL,比出发菌株生物量提高55.16%;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诱变30s的3号菌株,胞内多糖产量达到54.570mg/g,比出发菌株多糖产量提高52.9%;富硒能力较高的突变菌株是诱变30s的8号菌株,富硒量达到125.8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50.11%。由结果可知,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可以用于冬虫夏草的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对实验室保藏的1株高产耐热脂肪酶的根霉SFE-L01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筛选获得1株突变株UD-23,产耐热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2.39%,达24 000.00 U/mL。对突变株UD-23的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UD-23所产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条件优化后,该突变株产酶酶活达30 000.0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6.
庞锐  潘丽军  姜绍通  吴学凤 《食品科学》2010,31(21):248-253
采用低能N+ 注入技术对米根霉As3.819 进行诱变选育,以提高该菌株利用混合糖(葡萄糖、木糖)发酵生产L- 乳酸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菌株的存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型”,在注入剂量为50 × 2.5 × 1013ions/cm2时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选育获得突变株N50-7,其L- 乳酸产量为79.42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75%,且遗传稳定性较好。对突变株N50-7 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筛,在混合糖150g/L(葡萄糖100g/L、木糖50g/L)、(NH4)2SO43.0g/L、KH2PO4 0.3g/L、MgSO4·7H2O 0.3g/L、ZnSO4·7H2O 0.4g/L 的条件下发酵72h,L- 乳酸产量最高达到103.81g/L,较初筛前提高了30.71%。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使用较广的根霉菌株C-24、Q303、3866、702、YG5~5的产酶作对比试验,研究了培养基、加水量、培养温度以及原料对产酶的影响,分析了根霉曲制作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探索其最佳制曲条件.本试验三角瓶曲试饭糖化力可达5849mg/g.h.产酶最适品温为33~35℃,用麸皮作固体培养基加水50%~60%左右培养C~24根霉曲的试饭糖化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富硒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11为出发菌株,通过DES多次诱变,Na2SeO3和乙硫氨酸抗性平板选择,得到一株高硒和高蛋氨酸含量的菌株L-11-7-2,其蛋氨酸含量达到1.37%,是L-11的169%.对L-11-7-2进行富硒培养,细胞内总硒和硒蛋氨酸分别为2452μg/g和1650μg/g,分别为出发株的280.2%和369.1%.  相似文献   

19.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依据,利用紫外线对NRRL-395进行诱变处理,然后用溴钾酚紫平板、高锰酸钾平板、高糖平板、高酸平板、纯乳酸平板、琥珀酸平板,筛选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菌株NAF-032,其平均产酸率为73.05g/L,对糖的转化率为68.3%。  相似文献   

20.
孝感民间传统米酒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筛选、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孝感民间传统米酒菌种中除大量根霉外,其他微生物种类繁多,酶系丰富,生产的米酒清香醇厚,甜度适中。但美中不足的是菌种质量不易稳定。为此,我们将优质传统米酒菌种进行分离、鉴定,初步分离出36个种、属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6个属中的13种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培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菌种混合制曲,生产出酶系丰富、质量稳定的优质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