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传统床单织物一般多以纯棉为主要成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床上用品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用亚麻纤维与棉混纺或交织制成的床上用品,不仅具有滑爽托括,吸湿透气的性能,还具有防腐抑菌、磁疗保健等功能,已成为近年来倍受欢迎的绿色纺织品。 相似文献
4.
5.
6.
针对亚麻纤维的特点,制订了适合麻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即采用酶退浆,碱煮氯漂,轻氧漂,低碱丝光等前处理工艺,染色采用活性染料轧染焙烘工艺。 相似文献
7.
粘胶/亚麻混纺织物前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练漂新工艺及TY-288系列助剂对粘胶原生亚麻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加工,以替代二氯一氧传统工艺,实现无烧碱煮练、无次氯酸钠漂白。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在白度、干湿强度、毛效和麻皮去除程度等均可与传统工艺相媲美,且新工艺染整加工后的成品,在染色饱和度、鲜艳度和光洁度等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8.
粘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粘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和工艺条件的设计,得出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烧毛、酶退浆、冷堆练漂的工艺,从而解决了粘棉混纺织物在前处理中存在的损伤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亚麻织物无氯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TY-288系列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助剂,分别对不同的亚麻、亚厢己/棉、亚厢己/粘胶织物进行无氯前处理,分析了织物处理后的强力、毛效、白度、幅宽与克重的变化,并与传统的氯氧前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氯前处理织物性能可与传统工艺相媲美,尤其是低支纱亚麻织物的前处理,其半成品性能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用α-淀粉酶2000L,复合酶301L对亚麻/棉的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酶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从失重率、白度、毛效等指标来看,生物酶的处理效果已达到传统的处理效果。对于漂前处理,可以省去传统的氯漂工艺及对环境的污染,且织物白度提高明显,但强力下降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亚麻/棉织物前处理过程中强力损失较大、能耗高等难题,采用冷轧堆工艺取代常规前处理工艺。考察了不同工艺对亚麻棉织物强力损失、麻皮残留数量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采用先碱氧冷轧堆工艺煮漂处理,再进行氧漂的前处理工艺,织物强力下降最少,白度与常规工艺相当,麻皮残留少。优化的煮漂冷轧堆工艺条件为:30%双氧水40 g/L,活化剂10 g/L,冷堆时间24 h。 相似文献
16.
17.
亚麻织物煮练酶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煮练酶SKD-301和三A综合处理剂对麻织物进行前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并与传统麻织物煮练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具备了工业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鉴于粘棉混纺织前处理加工比纯棉难度大,传统的“轻煮重漂”难以适合后道染色加工,采用准堆对粘棉织进行前处理,解决了平幅,绳状易产生折皱印,卷边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热能消耗。 相似文献
19.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次氯酸钠-氧漂工艺和DCCA(二氯异氰尿酸钠)-氧漂工艺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漂白;分析了有效氯浓度、pH值、堆置温度、堆置时间和H2O2复漂等工艺条件对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漂白工艺织物的白度、去麻皮情况和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轧漂去麻皮工艺对织物损伤较大;DCCA-氧煮漂工艺则能够达到去麻皮保强力的效果,其优化工艺条件为:DCCA有效氯5g/L,pH值3~4,H2O23g/L,40℃煮漂20~30min,漂白后织物白度值80.70,去麻皮效果5级,强力损伤12.90%。 相似文献
20.
亚麻纤维强力不高,毛羽长,麻皮多,湿强高于干强;亚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提高了其可织性,但混和难以均匀,捻度不匀现象较重,强力低,织造生产困难。为了满足织造车间的生产,织前准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均匀张力,提高强力,贴伏毛羽,减少“三跳”,吸湿织造,减少轧梭。1 纺部对织前准备的影响要想织出好布,必须有好纱。亚麻/棉纱一般强力较低,纺部为了提高强力,捻度设计一般偏大。但捻度的大小对织前准备的影响很大,捻度过大易造成整经纱线相互缠绕起小辫子,整经生产困难,甚至无法生产;捻度过低,强力差整经断头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