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最大熵原理与供热系统元部件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熵的角度描述了供热系统中元部件故障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探讨了最大熵理论在供热系统的元部件中应用的可行性。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出一系列供热系统元部件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负熵"是系统有序性的量度。"熵"理论在宇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要维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有一定的"负熵"。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要达到长久和谐发展,必须减少自然环境熵增,减少对自然环境负熵流的攫取。  相似文献   

4.
刘凌波  彭正洪  吴昊 《城市规划》2021,45(12):27-39
城市可视为自适应复杂系统,在对城市的研究中存在着不确定性问题.熵模型为城市复杂系统定量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梳理了熵应用于城市研究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熵指数模型、最大熵模型和熵概率模型的内涵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场景;结合对巴蒂空间熵模型的修正,重点论述了广义空间熵概念,并提出了局部空间熵模型.论文认为,熵模型为城市系统中复杂性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技术上的支撑,在新城市科学的研究范式中,以熵理论为代表的社会物理学2.0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熵增"概念表达的是系统混乱或无序程度,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多种负面因素的冲击,存在典型的熵增现象,进行小熵管理减少正熵流、增强负熵流具有突出的必要性。本文构建了高校课堂的熵变模型,将熵增因素分为两大类别,并具体描绘了正熵流和负熵流在课堂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熵”的原理,分析与建筑形态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人文、技术和自然因素,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都会对建筑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建筑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其本质在于建筑熵系统中的自然因素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将导致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绿色建筑即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也就是说,我们正处于建筑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耗散理论角度分析小城镇系统发展的耗散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对陈宅镇现状正负熵的定性分析,剖析系统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引导建议。研究表明,陈宅小城镇系统具有耗散原理的基本特征,其熵增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利益主体三方面。基于此,在后续发展中可通过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创设文化自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的方式减少系统内部正熵。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分段式开发、打造特色创新品牌的方式,增大系统外部负熵流,促进小城镇发展向有机有序转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建筑在"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影响下,建筑形态呈现平滑、折叠、混沌的趋势以及复杂性形态。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结合地域建筑文化、技术和环境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生成相应的多变与多元化的复杂性形态。地域建筑因"时"、"空"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形成了地域形态的丰富多变。地域建筑创作的复杂性形态,符合了地域建筑对于创造性的需求,同时解决了过于技术化的非线性建筑观所缺失的人文精神。本文对山地地域建筑的形态设计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国内外岩爆预测的判据,选择岩爆发生所需的力学条件、完整性条件、储能条件和脆性条件作为岩爆预测指标.引入岩爆预测的相对隶属度概念,计算了岩爆的相对隶属度模糊矩阵和预测指标的权重,以信息熵来描述并比较岩爆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定义了加权广义权距离来表征岩爆的差异.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岩爆预测的模糊最优化模型,对一些岩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化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泉州民居形态的实地考察,从建筑形态、建筑色彩、建筑装饰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华  蔡雪辉 《山西建筑》2010,36(32):253-254
提出"绿色学校"是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从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建筑形体控制等方面论述了绿色学校建筑的节能措施,指出营建学校绿色建筑对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公民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筑诗哲”路易斯·康作品中的类型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筑类型学思想为切入点解析路易斯·康经典建筑作品,结合实例分析路易斯·康作品从类型选择到类型转换的过程。归纳出康作品中所采用的"元语言",及他如何用这套"元语言"去构造具体的建筑作品。然后用类型学观点将康作品的"空间模式"分为四类,并具体分析。最后运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将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从城市的尺度、建筑的尺度和细部构造三个方面较系统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建筑的基本概念作了介绍,论述了国内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材料、形式、空间三方面探索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以拓宽建筑方案设计的思路,创作完美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建筑“意境”之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意境”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蕴含和显著的中国特色,但在西方建筑中也有表现。因此,在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中,“建筑意境”的表现一般还应结合中国文化其他元素的运用。不过,那些能够引发强烈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建筑“意境”,达到了“境界”高度,一般便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密斯建筑轨迹探寻——从辛克尔到辛克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红 《建筑师》2009,(5):29-36
本文通过对辛克尔建筑观的阐述,说明在辛克尔建筑中场所、功能类型、建构这些建筑要素的重要性,进而挖掘密斯在其一生的建筑历程中如何于以上方面从辛克尔建筑中汲取营养:早期在柏林从对辛克尔建筑的模仿到逐渐突破,中期在美国形成"密斯风格"建筑,晚期在柏林设计的新国家美术馆是对辛克尔的回归。笔者认为建构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两位不同时代的德国建筑大师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当代古建筑保留较好的江南城市着手,对建筑边缘、景观边缘、城镇边缘等部分做了相关的调查摸索.边缘空间是区分空间的一种因素,也是空间形象塑造、空间存在含义表达、场所认知、氛围营造等的一种媒介.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边缘空间将城市中各种不同功能和空间融为一体,在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建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引发更多的基于“边缘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泉州传统建筑的生态性对其独特建筑文化形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它代表着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环境共生的建造与生存方式。它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创造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熵权在建筑设计方案模糊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彦涛  李瑞 《山西建筑》2007,33(13):8-9
在分析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优选的方法,即熵权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运用熵将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对各评价因子的影响价值进行评估,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以推广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阔 《山西建筑》2012,38(19):22-24
结合不同数量不同差异的建筑单体组织在一起构成的校园建筑族群的复杂个性,提出了通过图像色度分析高校的建筑的方法,进行了国内外几所高校校园建筑的不同点的研究,为当前高校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玉函  华峰 《山西建筑》2007,33(1):21-22
论述了探求建筑地域性问题的必要性,探讨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建筑的发展及成就,阐述了地形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能对以地形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