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内压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壳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分析需要考虑钢绞线和混凝土的力学特性。采用正交异性膜单元模拟正交方向的预应力钢束,并分析预应力损失随时间的变化,对服役的安全壳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安全壳结构的分析步骤。以某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分析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安全壳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安全壳因其复杂的预应力系统,被视为核岛厂房最为复杂的结构。依托在建核电项目,通过三维仿真设计平台PDMS,把复杂几何关系以离散的形式编写到程序代码中进行预应力三维仿真设计,最终实现预应力钢束绕洞口快速三维建模、闸门区域水平预应力钢束并筋、碰撞检查等功能,同时通过三维仿真设计平台PDMS的二次开发进行平面展开图自动导出、钢束信息智能统计、预应力损失及伸长值自动计算。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三维仿真设计平台PDMS进行建模并对此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不仅提高了预应力三维设计精度和效率,同时提高了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外预应力钢束在汽车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栋  刘超 《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50-54
利用研发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弹性阶段非线性分析专用程序 ,对几种典型跨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在汽车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幅进行分析。研究了简支梁中结构跨高比、体外预应力钢束与结构的粘结关系、转向块间距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以及连续梁中施工方案、体内钢束和体外钢束的配束比例、连续跨个数和钢束布置形式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体内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钢束的应力变化幅度进行比较。这项研究是体外预应力钢束体系疲劳评价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预应力系统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更精确的模拟分析,即在独立的预应力模型与安全壳模型之间采用耦合的方式考虑其相互间的作用,成为预应力安全壳设计分析的发展趋势。预应力系统相比一般结构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大开口附近和穹顶处的预应力筋,其几何特性呈现空间曲线形状,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借助预应力系统的平面展开图,得到其投影平面图,并利用预应力钢束所在不同坐标平面内投影的几何特性,得到所有结点坐标信息,进而通过曲线拟合建立三维预应力模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秦山核电二期安全壳结构预应力灌油工程 ,介绍了预应力钢束管道灌油对改进预应力钢束导管内的摩擦及预应力的重新分布的影响 ,有效地解决了结构预应力损失长期监测的问题 ,并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预应力损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某安全壳预应力原位检测试验与吻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核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结构系统是保障结构正常工作的屏障,为了对预应力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可行性评估,在整个预应力系统中选取了两根水平环向束作为原位检测束。现场采用VH10000型振弦式测力计进行检测,通过试验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相互比较,确定安全壳是否能够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洪良 《山西建筑》2010,36(11):79-81
以某核电站工程为例,对其混凝土安全壳预应力束形状进行了描述,分别介绍了环向标准预应力钢束和绕贯穿件预应力束的应力损失及伸长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得出了关于预应力束应力损失和伸长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结合预应力阶段的安全壳仪表系统监测数据,利用CEB-FIP 90荐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公式进行分析,可计算得到安全壳筒壁区域结构性能参数。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垂直预应力钢束施工过程对K层仪表处混凝土应力影响、钢束张拉时间点进行简化。介绍一种简化方案,并结合工程案例对此简化方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连文 《工业建筑》2000,30(8):73-74,78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工程 ,采用法国标准的FreyssinetMonogroup体系 ,由 1 9股或 36股T1 6钢绞线组成钢束穿入刚性及半刚性导管中进行后张拉得到预应力。安全壳预应力分为水平、竖向和穹顶 3个系统 ,水平方向采用 360°全周长布置。钢束张拉需严格按规定的先后张拉次序进行。为防止钢绞线锈蚀 ,张拉后导管内用缓凝水泥浆灌浆。  相似文献   

10.
魏建国 《建筑技术》2003,34(12):899-900
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期工程为2台单机容量100万kW级的机组。核反应堆厂房为双层安全壳,外层安全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安全壳为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图1)。内安全壳半径23.2m,筒体厚度1.20m,穹顶为半球型,顶标高71.600m。设竖向预应力张拉环形廊道,底标高0.800m。1工程概况预应力系统采用法国Freyssinet公司C系列55C15后张拉体系,分为水平环向和竖向倒U形,水平环向钢束计70束,50束倒U形钢束由一侧筒体经穹顶到达另一侧筒体,导管两端喇叭口分布于标高3.600m的张拉廊道顶板上。竖向倒U形钢束在穹顶部位分两层互成90°布置。另由于筒…  相似文献   

11.
安全壳是确保核电站安全的关键设施,预应力筋施工过程是建立结构受力体系的重要环节,研究其建立过程对安全壳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核电站安全壳为背景,选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分块方法,快速建立高质量的安全壳有限元模型,不建立沿着预应力筋方向的约束方程,真实模拟施工阶段预应力筋无黏结受力状态,并提出模拟因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多次降温法,分析安全壳在预应力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状态、壳体的变形以及预应力筋的应力,确认在安全壳中建立的预应力与设计相符,为安全壳施工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井字梁结构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应力结构设计合理地利用预应力钢筋线型,有效地解决在井字梁挠度变形及裂缝宽度的问题。同时结合双向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难点,着重阐述预应力筋定位、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和张拉应力控制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建立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值、安全壳应力分布模式以及由于施加预应力产生的变形情况 ,并把这些数据与在安全壳结构强度试验 (SIT)中得到的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理论计算 ,讨论安全壳中预应力损失及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造了简单的体外预应力梁的摩擦单元,模拟转向块和体外筋之间的摩擦,同时指出了摩擦单元的位置。分析了不同偏心距和摩擦系数的体外预应力简支梁。计算结果表明:增加体外筋的偏心距是提高体外预应力梁承载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偏心距对预应力增量影响明显;摩擦的存在可减小梁的最大弯矩和挠度,增加预应力增量;当体外筋为无粘结筋时,可以忽略摩擦效应;当体外筋为未经润滑的钢绞线时,对于工程计算而言,忽略摩擦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It has been a common practice both in Sweden and worldwide to enclose nuclear reactors with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prestress level decreases with time from its initial value due to various degradation mechanisms. To ensure that the prestress level is sufficient the tendon force is measured at regular in-service inspections. The intention with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reliability-based procedure to evaluate the prestress level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in-service inspections. Existing approaches to evaluate the prestress level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variability in the measured prestress. It is not possible to achieve a complete assurance concerning the prestress level. However, by using a probabilistic model, involving the variability in the measuring result and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 the prestress level could be confirmed in a more stringent way. Both the time dependent loss of prestres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endons being broken (due to defects as corrosion) are considered. To avoid through-wall cracks in the concrete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prestress shall counterbalances the tensile stresses expected at an internal accident. The factor of interest is the prestress level in the concrete and not the force in individual tendons. Several tendons influence the prestress level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ntainment. The required prestress level shall be fulfilled in all parts of the containment where each part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individual tendons.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is problem can be analysed as a structural reliability problem idealized as a series of correlated parallel subsystems.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基频和基本振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预应力简支钢箱梁模型试验的测试结果为基础,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普通简支钢箱梁和预应力简支钢箱梁模型,并得到模型试验的良好验证;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预加力对普通简支钢箱梁的基频和基本振型的影响以及钢索索力大小、钢索截面面积和钢索的不同布置方式对预应力简支钢箱梁的基频和基本振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平板中预应力筋的瞬时预应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瞬时预应力损失包括摩擦损失和锚固损失。根据平板中预应力筋线形的特点 ,考虑不同的张拉方式 ,建立了统一的瞬时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并分析了瞬时预应力损失的分布特点及张拉方式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拉控制应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公式。对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与其有效预应力之间这一强度差值的设定值,可以由计算张拉控制应力来确定。文中给出公式,提供算例,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