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Mg:Mn:Fe:LiNbO3晶体永久性全息存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Mn:Fe:LiNbO3中掺进6%MgO(康尔分数)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Mg:Mn:Fe:LiNbO3晶体。晶体在Li2CO3粉末中经500℃下24h的还原处理和在Nb2O3粉末中经1100℃下10h的氧化处理。晶体的测试结果表明,Mg:Mn:Fe:LiNbO3晶体的抗光散射能力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He—Ne激光作为记录光,紫外光作选通光,用双光子法测试Mg:Mn:Fe:LiNbO3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双光子稳态衍射效率为ηo=52%,固定衍射效率为ηG=29%,记录时间为40min,记录速度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3倍。对记录光、选通光的作用和三掺杂Mg:Mn:Fe:LiNbO3晶体双光子全息存储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威  桂强  徐玉恒  雷清泉 《硅酸盐学报》2007,35(8):1013-1016
在同成分铌酸锂晶体中掺入0.03?2O3和0.1%MnO2(质量分数),分别掺入0,1%,3%,4.5%,6%的MgO(摩尔分数),用提拉法生长了一系列Mg:Mn:Fe:LiNbO3晶体.检测了Mg:Mn:Fe:LiNbO3晶体的红外光谱和抗光损伤能力.掺0,1%,3%,4.5%Mg的Mg:Mn:Fe:LiNbO3晶体的OH-红外振动峰位于3484cm-1,而掺6%Mg的Mg:Mn:Fe:LiNbO3晶体红外振动峰移到3 535gm-1.采用波长为632nm的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二波耦合方法测试晶体的全息存储性能.结果表明:Mg:Mn:Fe:LiNbO3晶体的写入时间和动态范围随掺镁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而光折变灵敏度略有上升,抗光损伤性能增强,其中掺镁量为3%Mg:Mn:Fe:LiNbO3晶体更适合作为全息存储介质.  相似文献   

3.
在Mn∶Fe∶LiNbO3中掺进 6%MgO(摩尔分数 )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Mg∶Mn∶Fe∶LiNbO3晶体。晶体在Li2 CO3粉末中经 5 0 0℃下2 4h的还原处理和在Nb2 O3粉末中经 110 0℃下 10h的氧化处理。晶体的测试结果表明 ,Mg∶Mn∶Fe∶LiNbO3晶体的抗光散射能力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 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He-Ne激光作为记录光 ,紫外光作选通光 ,用双光子法测试Mg∶Mn∶Fe∶LiNbO3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双光子稳态衍射效率为 η0 =5 2 % ,固定衍射效率为 ηG=2 9% ,记录时间为 40min ,记录速度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 3倍。对记录光、选通光的作用和三掺杂Mg∶Mn∶Fe∶LiNbO3晶体双光子全息存储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Mg:In:LiNbO3晶体波导基片光损伤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LiNbO3中掺入3%MgO和1%In2O3(摩尔分数,下同),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了3%Mg:2%In:LiNbO3晶体。极化后,对晶体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利用光斑畸变法,测试了晶体在488.0nm波长下的抗光损伤能力,结果表明:Mg:In:LiNbO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比LiNbO3晶体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通过Li空位模型,研究了Mg:In:LiNbO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增强的机理。利用苯甲酸质子交换法制备了几种晶体的光波导基片,并采用m—线法测试了y切型波导基片在632.8nm波长下的光损伤阈值,Mg:In:LiNbO3;光波导基片的抗光损伤能力也相应提高了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在Mn∶Fe∶LiNbO3中掺进6%MgO(摩尔分数)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Mg∶Mn∶Fe∶LiNbO3晶体.晶体在Li2CO3粉末中经500 ℃下24 h的还原处理和在Nb2O3粉末中经1 100 ℃下10 h的氧化处理.晶体的测试结果表明,Mg∶Mn∶Fe∶LiNbO3晶体的抗光散射能力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He-Ne激光作为记录光, 紫外光作选通光, 用双光子法测试Mg∶Mn∶Fe∶LiNbO3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双光子稳态衍射效率为η0=52%, 固定衍射效率为ηG=29%, 记录时间为40 min, 记录速度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3倍.对记录光、选通光的作用和三掺杂Mg∶Mn∶Fe∶LiNbO3晶体双光子全息存储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生长LiNbO3的熔体中掺进1%(摩尔分数,下同)的Ho2O3和分别掺入1%,4%,5%MgO,用提拉法生长Mg:Ho:LiNbO3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光谱性能和抗激光损伤能力.结果表明:5%Mg:1%Ho:LiNbO3晶体红外光谱的OH-吸收峰移到3 534 cm-1;晶体抗光损伤能力比LiNbO3晶体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随着Mg:Ho:LiNbO3晶体中Mg2 浓度的增加,吸收光谱中吸收边连续紫移;Mg:Ho:LiNbO3晶体最强的跃迁光谱项为3I8→5G6,对应的吸收波长为459nm,是最佳泵浦波长.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Mg:Ho:LiNbO3晶体较易实现激光振荡的是4S2→5I8和5I7→5I8跃迁,对应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46nm和2011nm,选用波长为620nm的激光激发Mg:Ho:LiNbO3晶体,由其上转换荧光光谱得到波长为523nm的荧光,实现了红绿光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在1%(摩尔分数,下同)Er:LiNbO3中分别掺入2%,4%,6%的MgO,用提拉法生长Mg:Er:LiNbO3晶体。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Mg:Er:LiNbO3晶体中Mg和Er的分凝系数。采用m线法研究Mg:Er:LiNbO3晶体波导基片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随着Mg^2 浓度的增加,Er^2 在LiNbO3中的分凝系数下降。6%Mg:1%Er:LiNbO3晶体波导基片光损伤阈值比1%Er:LiNbO3基片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采用锂空位模型讨论Mg:Er:LiNbO3晶体光损伤阈值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了掺In摩尔分数分别为1%,2%和3%的In∶Fe∶LiNbO3晶体.测试In∶Fe∶LiNbO3晶体的红外光谱发现3%In∶Fe∶LiNbO3晶体的OH-吸收峰由Fe∶LiNbO3晶体的3 484 cm-1位移到3 507 cm-1.首次以全息法研究了In∶Fe∶LiNbO3晶体波导基片光折变灵敏度.研究表明晶体波导基片的光折变灵敏度大小顺序为Fe∶LiNbO3>1%In∶Fe∶LiNbO3>2%In∶Fe∶LiNbO3>3%In∶Fe∶LiNbO3.采用锂空位模型讨论了3%In∶Fe∶LiNbO3晶体OH-吸收峰位移的机理.讨论了In∶Fe∶LiNbO3晶体波导基片光折变灵敏度减弱和抗光折变能力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双中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连续光条件下近化学计量比LiNbO3:Fe和LiNbO3:Fe:Mn晶体在稳态情况下的非挥发全息存储性能。考虑在深、浅能级中心间所有可能的电子交换过程,从理论上证实在低光强范围内LiNbO3:Fe晶体比LiNbO3:Fe:Mn晶体有着更高的动态范围。
Abstract:
The steady-state nonvolatile holographic recording performance for both naer-stoichiometric LiNbO3:Fe:Mn and LiNbO3:Fe crystals was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two-center model. When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deep-trap centers and the shallow-trap centers was considered,it is confirmed theoretically that,the LiNbO3:Fe crystal has larger dynamic range than that of the LiNbO3:Fe:Mn in the low intensity region.  相似文献   

10.
在LiNbO3(LN)中分别掺入0.5%(摩尔分数,下同),1%和2% MgO,0.03%(质量分数)Fe2O3,配料中n(Li)/n(Nb)=1.38,采用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Fe:Mg:LiNbO3(near-stoichiometric Fe:Mg:LiNbO3,Fe:Mg:SLN)晶体。测试了晶体的红外光谱、抗光损伤能力和存储性能。结果表明:Fe:2%Mg:LN晶体的OH-吸收峰移到3535cm-1,抗光损伤能力比Fe:LN提高3个数量级。Fe:0.5%Mg:LN晶体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抗光损伤能力比Fe:LN晶体分别高2.5倍,2倍和1个数量级。以Fe:2%Mg:LN晶体和Fe:LN晶体分别作为存储介质,进行大容量存储实验。在一个公共体积内实现1200幅体全息图的存储。Fe:2%Mg:LN晶体的存储质量优于Fe:LN晶体。  相似文献   

11.
近化学计量比Cu:Fe:LiNbO3晶体的生长及蓝光优化光折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K2O为助溶剂在LiNbO3中掺入0.15%(质量分数,下同)CuO,0.03%和0.05%Fe~03,用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Cu:Fe:LiNbO3晶体.以Ar+激光器的488nm激光为光源测试Cu:Fe:LiNbO3晶体的光激载流子类型,采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了晶体的光折变存储性能,并与633nm红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中心存储方式在双掺杂Fe∶In∶LiNbO3晶体中实现了近红外非挥发全息存储,研究了Fe∶In∶LiNbO3晶体在1064nm波长下的全息存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近红外光作为存储光时,其存储灵敏度随存储时间和光透射掩膜图夹角的变化趋势与双中心短波长存储时不同。通过与传统双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可见波段存储效果对比,发现同时掺杂Fe和In离子可增强晶体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获得更高的浅中心光生伏特系数,从而能够在Fe∶In∶LiNbO3晶体中实现近红外波段的光折变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13.
Mg:Ce:Fe:LiNbO3晶体生长及其全息存储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同成分LiNbO3(LN)中,掺入MgO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2%,4%,6%,掺入(质量分数)0.1?O2和0.08?2O3,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优质的Mg:Ce:Fe:LN晶体.检测了Mg:Ce:Fe:LN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和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6%Mg:0.1?:0.08?:LN晶体的OH-振动吸收峰紫移到3 532cm-1,其光损伤阈值比Ce:Fe:LN晶体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晶体的衍射效率,写入时间和擦除时间.计算了光折变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结果表明:Mg:Ce:Fe:LN晶体全息存储性能优于Fe:LN晶体和Ce:Fe:LN晶体.以4%Mg:0.1?:0.08?:LN晶体作为全息记录材料,实现了总存储页面为3 200幅图像的存储,再现图像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铟杂质含量不同的双掺杂铌酸锂(In∶Fe∶LiNbO3)晶体的光致折射率变化规律,采用切片干涉法对铟杂质含量为1mol%、2mol%和3mol%的In∶Fe∶LiNbO3晶体光辐照导致的折射率变化进行了实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铟量的In∶Fe∶LiNbO3晶体光致折射率变化趋势相近,随着铟杂质浓度的升高,折射率变化量△n逐渐减小,△n大小依次为:1mol%<2mol%<3mol%。从建立的光伏迁移机制简化模型出发,对不同浓度的铟杂质在In∶Fe∶LiNbO3晶体中导致的折射率变化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同△n实测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理论分析采用的简化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Co2+,Zn2+双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iNbO3中掺入0.1%(摩尔分数.下同)的CoO与3%,6%的ZnO,采用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双掺杂的Co^2+:Zn^2+:LiNbO3晶体。用X射线衍射与差热分析表征了获得的晶体。测定了晶体不同部位在350~2500nm波段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Co离子位于LiNbO3晶体的崎变的氧八面体中,呈现+2价,沿着生长方向Co^2+在晶体中的浓度逐渐减少。ZnO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Co^2+离子在晶体中的掺入,使得Co^2+在晶体中浓度的分布变得均匀。同时发现:ZnO的掺入使得上部晶体的熔点升高。从化学组分的角度解释了产生熔点变化的原因。观测到了750nm波长的荧光发射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In:Fe:LiNbO3晶体的生长及其在全息关联存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提拉法生长1%(摩尔分数,下同)In :Fe :LiNbO3(LN),2%In :Fe :LN,3%In :Fe :LN和Fe :LN晶体,配料中掺入0.03%(质量分数)Fe2O3。采用光斑畸变法测试晶体的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1%In :Fe :LN和2%In :Fe :LN晶体的光损伤阈值比Fe :LN晶体高1个数量级以上。3%In :Fe :LN晶体的光折变阈值比Fe :LN晶体高2个数量级以上。晶体的位相共轭效应测试结果表明,1%In :Fe :LN晶体的位相共轭反射率(R1=185%)高于3%In :Fe :LN晶体(R3=120%)。以3%In :Fe :LN晶体作为存储元件,1%In :Fe :LN晶体作为位相共轭镜.进行全息关联存储实验.其再现图像清晰完整,噪音小。  相似文献   

17.
对利用光辐照技术在铌酸锂(LiNbO3:Fe)晶体中制作大面积小周期(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采用波长为532nm激光在晶体中成功地构造了面积为5.7mm2、晶格周期为13μm×13μm的(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给出了实现大面积、小周期(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制作的实验参数,并对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Ce:Fe:LiNbO3晶体的生长及光折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朝鹏 《硅酸盐学报》2007,35(6):765-769
在氧化锂(Li2O)摩尔分数(下同)为48.6%~58%的LiNbO3中掺入0.1%的氧化铈(CeO2)和质量分数为0.03%的氧化铁(Fe2O3),用提拉法技术生长出高光学质量的具有不同摩尔比n(Li)/n(Nb)的Ce:Fe:LiNbO3晶体.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测试了晶体样品的组成和缺陷结构.通过二波耦合实验系统研究了Ce:Fe:LiNbO3晶体样品的光折变性能.结果表明:晶体样品随n(Li)/n(Nb)比增加,样品的衍射效率降低,动态范围降低,但是,全息响应速率和光折变灵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