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建筑》2021,41(2)
随着机械成孔技术进步,微型抗滑桩因其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性高的特点在边坡加固和滑坡治理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取得了较丰富的应用经验,但对微型抗滑桩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鲜见系统研究。文章从微型抗滑桩的内因(桩径、配筋方式)和外因(荷载、地基系数、自由端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承载能力和变形量为限制条件讨论了微型抗滑桩的适用条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微型抗滑桩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和优点,探讨了土木工程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可利用性,并将碳纤维复合材料运用于微型抗滑桩结构中,对多种材料组合的强度进行对比,为微型抗滑桩中运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青岛市S212公路上石老人观光园段岩石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根据该岩石滑坡的特征及治理工程的要求,在治理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抗滑桩结构。该复合抗滑结构由普通抗滑桩和微型钻孔钢管组合桩共同构成,即在滑体等易开挖的强风化岩层中采用普通抗滑桩,而在嵌固段等不易开挖的中~微风化岩层中采用微型钻孔钢管组合桩。该复合抗滑结构将普通抗滑桩和微型钻孔钢管组合桩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施工安全方便,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刚度,特别适合类似岩石滑坡的治理。实践证明该岩石滑坡的治理效果较好,这种新型复合抗滑桩结构的应用为今后类似岩石滑坡工程的治理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黄土滑坡微型桩破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和有限差分(FLAC3D)模拟,研究了黄土滑坡微型桩群桩破坏模式。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型桩易发生破坏的区域为滑面上下各4倍桩径范围内,且其破坏形式以弯剪破坏为主;微型桩上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近似为三角形,推力在滑面处达到最大值;滑坡推力沿荷载传递方向依次递减;微型桩群桩的弯矩分布形式有别于传统抗滑桩,弯矩最大值出现在滑面附近。其成果为微型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型工程钻机在四川省开江县金山寺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坚硬岩石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并通过与传统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微型工程钻机在保障工期、满足环保要求等方面的优势,是以后抗滑桩施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一种常见且极具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它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常常造成严重的危害.每年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滑坡都会造成达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虽然抗滑桩支挡结构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已经成熟,但是在某些方面中却暴露出了不足,造价高昂,设施庞大不利施工等.据此,特提出一项经济且高效的技术"微型桩群支护体系",来改善抗滑桩治理滑坡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微型桩群支护体系进行介绍和其作用机理说明来体现微型桩相对传统抗滑桩的优越性.最后,在微型桩群支护体系治理滑坡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推广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思高速公路杨柳塘隧道左线进口滑坡工程的现状,从监控量测、坡脚反压、截水排水、微型抗滑桩、抗滑桩等方面,阐述了滑坡的治理措施,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治理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性的基础上,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失稳高陡路堑边坡桩锚加固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洛三(洛阳至三门峡)高速公路K97+900-K98+500路段高陡路堑边坡失稳的具体情况,针对边坡滑塌特点,提出以微型抗滑桩代替传统抗滑桩、滑面及滑体压力注浆改性的主动加固方式,以增强滑塌岩土体的自稳能力,据此设计了预应力锚杆、微型抗滑桩、挡土墙、挂网喷射混凝土及中高压注浆的综合处治方案。在分析各种加固结构不同属性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加固后的滑塌路堑边坡整体稳定性以及加固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及工程应用均表明,多种加固结构组成有机整体,失稳滑体得到有效控制且边坡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微型桩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等工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目前,关于微型桩的设计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一般只考虑单桩的作用而忽略了桩—土共同作用。本文阐述微型桩在边坡工程中的加固机理、微型桩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模式,并根据普通抗滑桩桩间距确定方法中的土拱效应来考虑微型桩的桩-土共同作用,提出了微型桩的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并对最大桩间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峰  秦词峰 《山西建筑》2011,37(25):159-160
对武罐高速洛塘南隧道工程滑坡治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框架预应力锚索及微型钢管抗滑桩等治理措施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滑坡的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徐志远 《福建建材》2012,(2):22-23,81
目前工程上常用抗滑桩嵌固深度的计算方法及其K法、m法、C法等水平抗力计算公式均较繁琐,应急处理验算十分不便。通过对常用计算公式和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便于实际操作的抗滑桩嵌固深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对抗滑桩嵌固深度验算、现场应急处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台后预顶技术是指为了减少拱桥桥台水平位移而在拱桥施工过程中预先在桥台台后进行预顶的一项技术。通过预顶,使拱脚及群桩基础向河心侧预偏一定位移,从而改善主拱圈结构受力,以及增大群桩基础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同时使阻滑板抗推结构向台后预位移,从而增强了阻滑板抗推能力的发挥。土体蠕变效应是影响该技术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土体蠕变效应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监测阻滑板和桥台位移,得到拱桥阻滑板基础下土体蠕变位移值;并采用Burgers体模型拟合观测数据,预测未来土体蠕变量,计算阻滑板剩余推力。研究结果表明,阻滑板剩余的水平推力较大。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台后预顶技术运用于该类型拱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郑婕  施睿 《山西建筑》2011,37(4):61-62
通过对抗滑桩的概述,结合云南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抗滑桩的设计、施工以及一些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验证了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滑桩变形监测及位移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滑桩深部变形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技术监测抗滑桩深部变形及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抗滑桩的位移。通过分析抗滑桩位移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BOTDR监测抗滑桩应变特征,建立抗滑桩位移与应变之间的二次积分函数关系,并在假设基础上,给出边界条件和解析过程。通过对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红岩村I号滑坡抗滑桩BOTDR监测的实施及监测结果的计算,并与抗滑桩测斜监测结果对比,对基于BOTDR的抗滑桩位移确定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BOTDR技术监测抗滑桩的深部变形是可行的,抗滑桩的位移确定计算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并且将光纤沿抗滑桩竖向受力钢筋布置,由其监测结果对位移进行计算较为准确。最后,对基于BOTDR技术确定抗滑桩位移的光纤铺设位置选取给出建议。本研究对推动BOTDR监测技术在抗滑桩以及相关桩基工程监测中的应用及数据使用方面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许江波  郑颖人 《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0):1896-1902
近几年,埋入式抗滑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在边坡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边坡支护的一种主要支护方式。静力情况下,埋入式抗滑桩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动力作用下的研究目前还较少。设计完成了边坡振动台大型模型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类型、幅值、频率的地震波和白噪声激励,探讨地震作用下埋入式抗滑桩模型边坡的动力特性与振动响应规律以及地震动参数对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然后对此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边坡抗震设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周伟明 《城市勘测》2010,(4):166-168
基于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对抗滑桩加固边坡中的土拱效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表明,加设抗滑桩后,桩周土体的主应力方向发生了偏转,两桩附近的大主应力方向连线成半椭圆形拱状,并在桩侧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域。桩后土体离抗滑桩越远受应力迁移的影响越小,故抗滑桩的土拱效应具有一定的范围。随着桩间距的增大,桩承担的荷载比例明显减小,土拱效应减弱。至于桩间距的确切计算公式,一般需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埋入式抗滑桩悬臂段简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埋入式抗滑桩尚未有成熟的简化设计方法,文章对目前的简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改进.首先从设计角度提出清晰的埋入式抗滑桩设计的主要思路,总结出悬臂段长度的三个控制条件;然后分别对三个控制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桩土接触压力控制值的深度修正求解公式及控制条件公式;对相关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及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锚索抗滑桩在略阳电厂边坡抗滑挡护施工中的应用,重点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立位移迭代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强度折减的位移迭代有限元法对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进行可靠性分析,把计算参数视为随机变量考虑参数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及边坡加固工程可靠性的影响。可靠指标的选取应考虑边坡工程等级,以目标可靠度为控制指标去指导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设计。工程...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西部山区由于高填深挖诱发大量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滑坡,工程治理的难度和费用逐年增加,且传统单排或多排抗滑桩也无法满足很多工程对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工程师们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通常采用能抵御大变形和整体结构形式较好的h型抗滑桩。以贵州省沿德高速公路龙家岩特大型滑坡的h型抗滑桩为研究对象,为了深入了解h型在滑坡治理中的变形规律和内力分布特性,采用传统的深部位移测试手段和先进的BOTDA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技术对h型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全过程中的变形及内力响应进行测试。分别在h抗滑桩的前、后侧桩及连系梁均布设传感光缆,完整地采集了从滑坡治理过程到稳定后的应变,并结合深部位移成果对h型抗滑桩的变形特性及内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型抗滑桩治理特大型滑坡的效果显著,从监测结果可知h型抗滑桩形成整体后的一段时间内,滑坡变形收敛,边坡趋于稳定,通过监测桩身变形和应变真实反映抗滑桩的变形和内力的传递规律,对h型抗滑桩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光纤传感技术在桩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