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UV/Fenton氧化法中各个因素对去除水中苯酚的影响,确定UV/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保持UV/Fenton体系的基准条件不变,通过改变H2O2投加量、Fe2+浓度、废水初始pH值、载气等试验条件,考查这些因素对UV/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UV/Fenton氧化法对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和较高的反应速率.当废水初始pH值为3.0时,经30 min反应,苯酚去除率达到99%,COD去除率达到86%.苯酚废水COD去除率滞后于苯酚去除率.结论UV/Fenton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苯酚含量,COD、H2O2投加量、Fe2+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大,H2O2投加量决定苯酚去除率和COD去除率,而Fe2+质量浓度是影响去除速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厌氧和好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某炼油厂废水进行了生化处理,并采用Fenton氧化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废水经生化处理后氨氮即可达标排放,经三级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97.8%.  相似文献   

3.
半焦生产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兰炭废水水质的基础上,分别采用Fenton氧化法、蒸馏法、吹脱法及厌氧/好氧法处理兰炭废水,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能大幅度提高兰炭废水的可生化性;蒸馏法不但能有效降低废水的氨氮浓度且可有效去除挥发酚;而吹脱法只能去除水样中的氨氮;经Fenton氧化后的废水可利用厌氧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和氨氮;最后,结合试验研究提出了兰炭废水的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UV/F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UV/Fenton氧化法对难降解有机物硝基苯的氧化能力,确定UV/W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处理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自配硝基苯水样为处理对象,采用自制光反应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H2O2投加量、Fe^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H值、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等对UV/F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Fenton氧化法对硝基苯有较高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5%.H2O2投加量、Fe^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H值和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对处理效果均有较大影响.结论硝基苯的质量浓度在不大于200mg/L时,UV/Fenton法能够有效去除硝基苯,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倍数为1.5左右,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30。pH值为4左右,反应时间为50min.  相似文献   

5.
电解法预处理高质量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高质量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经济、高效处理,采用电解法进行预处理,考察电絮凝气浮、电解间接氧化和电解Fenton3种方法在废水有机物去除和可生化性改善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电解Fenton法在电压15V、pH=4、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48.1%,m(BOD5)/m(COD)值由原废水的0.07提高到0.42,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电解Fenton法的性能明显优于电絮凝气浮法和电解间接氧化法.  相似文献   

6.
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压生化法是在传统生化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化系统的压力来增加氧的分压,继而改善系统氧传递性能,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化法处理中氧传递的限制.试验研究了加压生化法处理苯胺废水的进程,并考察了系统压力、曝气量、曝气时间及污泥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在进水CODcr为2000mg/L时,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为:曝气压力控制在O.10MPa,曝气量为7.5m3/(m3·h),曝气时间8h,污泥质量浓度控制在4.0g/L左右.在此条件下,出水CODcr≤300mg/L,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比较了UV/TiO2/H2O2、Fenton试剂和UV/TiO2 3种高级氧化工艺对农药废水的预处理效能,表明Fenton试剂最为经济高效.优化得出Fenton试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H2O2投加量为97mmol/L,Fe2 浓度为40 mmol/L.该条件下可将农药废水的COD从33 700 mg/L降至12 000 mg/L以下,其可生化性由0.2升至0.45以上.预处理后的废水经好氧生物移动床处理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当载体表观体积降至15%时,COD去除率仍能达到80%以上,载体体积为10%时去除率只有70%左右,15%的表观体积是该载体在生物移动床中的极限体积;此时载体上的生物量超过6 000 mg/L,也说明该载体适合微生物生长且移动床工艺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制药厂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探讨了pH值、H2O2投加量、FeSO4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1,H2O2(30%)投加量为0.25 mL(约833 mg/L),FeSO4.7H2O(0.3 mol/L)投加量为1 mL(约834 mg/L),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21.97%,并用PAC作为混凝剂对此废水进行混凝实验,其对COD的去除率只有7.9%.两者相比,Fenton氧化法的效果好,可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制药废水COD值高、含盐量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对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采用水解酸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简称SBR)生物组合处理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30%,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水解酸化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在优化实验条件下,UASB处理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30%~55%;SBR处理中,12,h和24,h周期SBR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5%~45%和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UV/Fenton 法处理水中间甲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UV/Fenton法对模拟间甲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H2O2加入量、FeSO4加入量、pH、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UV/Fenton法处理模拟间甲酚废水的最佳条件:常温下,pH为4.0,[H2O2]/[Fe2 ]=15,紫外灯照射时间为60 m in.当原水间甲酚浓度为251 mg/L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经UV/Fenton法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0%左右.为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加入TiO2,将COD去除率提高到90.5%,再用Ca(OH)2絮凝沉降,则COD去除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解决高含盐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化工厂排出的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各处理阶段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2%、COD为300~700,mg/L时,厌氧水解池、好氧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h、16,h和15,h,工艺出水COD低于100,mg/L,COD去除率维持在72%~92%,为高含盐化工废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将ABR反应器与MBR反应器相结合,构建ABR/MBR优化组合工艺(CAMBR),并用于处理城市污水(pH6.5~8.5,温度25±1℃)。结果表明,CAMBR反应器在HRT为7.5 h,回流比为200%以及DO为3 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COD、NH4+-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0.4、10.6、0.31 mg/L;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3%、99%、79%和92%。膜池强化了系统去除功能,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13%、10%和1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生活污水,通过接种不同体积的好氧污泥,探讨了3个反应器的启动可行性,并对接种不同污泥量反应器的启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种好氧污泥能够顺利启动ASBR,启动耗时45 d左右;ASBR启动时,接种污泥量以VSS浓度1.5 g/L较为适宜,当容积负荷(CODCr)在0.3~0.4(kg.m-3.d-1)时,反应器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5%以上;由于反应器中缺少适于生物脱氮除磷的底物及环境,反应器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以明胶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好氧与厌氧水解酸化工艺进行对比处理实验,探讨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微好氧与厌氧水解酸化对明胶废水水质改善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达到72 h的时候,溶解氧为1.3~1.6 mg/L的微好氧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最大可达25%,溶解氧为0.3~0.5 mg/L的厌氧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最大可达22%;微好氧反应器的VFA的含量达到12 mg/L左右,厌氧反应器只有8 mg/L左右;微好氧反应器的pH值可由最初的12.5降至7.5左右,而厌氧反应器只能降至8.0左右;两个反应器对蛋白质去除效果的差别并不明显,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微好氧反应器的氨氮浓度只有22 mg/L,小于厌氧反应器中的氨氮浓度,说明微氧条件有利于氨氮的扩散挥发,低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的危害较小。对比得出微好氧反应器的出水水质较好,更适合明胶废水水解酸化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获取高效反硝化聚磷菌(DNPAOs)菌剂种子液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从安徽省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恶臭假单胞菌B8( Pseudo‐monas putida sp .)。利用多聚磷酸盐颗粒(Poly‐P)染色得到具有高Poly‐P含量的B8菌剂种子液。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p H 6.5~7.0,温度30~32℃,溶解氧相当于70%~88%饱和溶解氧(摇床转速120~140 r/min),培养时间15~20 h。所得的反硝化聚磷菌种子液B8具有良好的同步反硝化除磷效果,对于污水厌氧/缺氧( A/A )处理,其聚磷率、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9.73%和53.48%,而经厌氧/好氧(A/O)处理磷去除率最高可达94.09%。通过B8胞外聚合物(EPS)提取与磷去除实验表明其对磷酸盐去除源于B8胞内的吸收,而非胞外的生物吸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UV/H2O2,UV/O3和UV/H2O2/O3三种高级氧化体系处理乙烯装置所排放废碱液的特点。对于UV/H2O2体系,随着H2O2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以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H2O2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68%,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52;对于UV/O3体系,随着O3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也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O3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54%,可生化性(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48;对于UV/H2O2/O3体系,其COD去除率比UV/O3体系高出22.0%。  相似文献   

17.
以环境工程中心污质分离器中的好氧污泥为研究对象,经预处理及厌氧处理甲烷氯化物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作为监测对象,用生物降解法处理工业废水,对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9.3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8.6g/L,COD为300mg/L的好氧污泥125mL与50mL经预处理及厌氧处理的甲烷氯化物废水于烧杯中,定时取样,测定COD值.在低浓度条件下,利用劳伦斯麦卡蒂方程,用整体速率常数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通过计算反应级数、最大比降解速率和饱和常数来研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废水中三氯甲烷的降解需要诱导酶来完成,将好氧污泥中的微生物看作一个整体.甲烷氯化物好氧微生物降解动力学中,底物利用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在整个浓度区间上都是连续的,反应级数为0.642 6,最大比降解速率为3.8,饱和常数为305.45.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FeSO4和H2O2的初始浓度及溶液pH值对UV/Fenton法降解四环素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的初始浓度为25,mg/L时,降解四环素的最佳工况:FeSO4的初始浓度为0.05mmol/L,H2O2的初始浓度为10,mmol/L,pH值为2.5,在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93.14%.另外,对自然光、太阳光、紫外光三种不同光照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紫外光辐照下的四环素去除率最高,太阳光次之,自然光最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好氧-厌氧-好氧"三段活性污泥强化除碳工艺,结合化学氧化-混凝沉淀方法进行阿托伐他汀钙制药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段废水中COD从3 g/L降低到0.45 g/L左右,去除率达85.0%;化学氧化、混凝段COD从0.45 g/L左右降到0.3 g/L以下,去除率可达35%以上;总除率达到90.5%~91.4%。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