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00Cr17Ni14Mo2不锈钢(316L钢)在Hank’s溶液中,不同外加电位下疲劳前期电化学特性和疲劳裂纹萌生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明疲劳过程改变了试样表面形貌与性质,提高了试样电化学活性。静态与疲劳过程中测得的极化曲线有较大的不同。通过瞬时电流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电位下疲劳裂纹萌生及长大情况。  相似文献   

2.
用系统分析方法定义了疲劳损伤变量,结合对试样疲劳损伤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在线跟踪了40Cr钢试样及其在不同回火温度下疲劳裂纹萌生期问的疲劳损伤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40Cr钢的疲劳过程有所不同,使裂纹萌生寿命不断提高,但回火温度与裂纹萌生寿命之问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450℃以下,随回火温度提高,裂纹萌生寿命明显提高;在450℃至580℃之间,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裂纹萌生寿命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NaNO2对A537钢在盐水中腐蚀疲劳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平板及单边裂纹试样研究了1%NaNO2对A537钢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疲劳寿命与裂纹扩展的缓蚀作用,并在不同应变速率与外加电位下研究了相应体系圆柱形应变电极的电化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NaNO2对裂纹萌生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腐蚀疲劳寿命.即使在阴极极化条件下,动态应变的一定阶段仍可有较大的阳极溶解电流密度,这显示了NaNO2对裂纹扩展过程作用的复杂性.分析表明,NaNO2存在的情况下,形变引起的附加阳极电流密度除受到形变速率与新表面再钝化速率控制外,还强烈地受到表面滑移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三电极技术研究了超高纯铁素体不锈钢Fe-26Cr-1Mo在3.5%NaCl水溶液转化体系中,低周腐蚀疲劳的裂纹萌生行为.在静态点蚀电位以下,形变诱发点蚀出现,但是点蚀在本文的研究体系不是导致裂纹萌生的原因.在低应变速率下,裂纹沿晶内的驻留滑移带萌生,且沿滑移带的电化学溶解加快了裂纹萌生.在高应变速率下,裂纹在晶界萌生,且沿晶界有点蚀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溶解加速了裂纹萌生,点蚀在此钝化体系中不是裂纹萌生的机制.应变速率影响裂纹萌生方式.  相似文献   

5.
稀土相与表面处理对Ti-60钛合金疲劳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Ti-60高温钛合金的疲劳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二次电子像(SEI)背散射电子像(BEI)分析,根据疲劳裂纹源所在位置的不同研究了Ti-60高温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源位置。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源在表面未强化试样表面稀土相处萌生,而对表面强化试样而言,疲劳裂纹源在表面强化层下稀土相处或滑放区萌生。用疲劳裂纹萌生的微细观过程理论对疲劳裂纹萌生的条件及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A356-T6铸造铝合金的缺口疲劳裂纹萌生与早期扩展行为及机制.结果表明,热等静压试样的疲劳抗力优于非热等静压试样.对于钝缺口试样,疲劳裂纹萌生于缺口根部附近的多个平面,最终哪个裂纹源扩展成主裂纹取决于局部微观组织.对于缺口几何形状不同的热等静压和非热等静压疲劳试样,在疲劳过程中,不管是在高应力状态下,还是在低应力状态下,都出现了铝基体的循环塑性变形和共晶硅粒子断裂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对于非热等静压试样,铸造缩孔在构件的疲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即使缺口根部存在较大尺度的铸造缩孔,导致了疲劳裂纹萌生,但也同时观察到疲劳裂纹从共晶硅粒子、金属间化合物、铝基体的滑移带和铁基金属间化合物等处萌生.对于脆性的A356铸造铝合金可采用修正的断裂力学参量ΔKn、局部应力范围Δσ或局部应变幅Δε/2作为控制参量来表征疲劳裂纹萌生行为,而缺口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neff和ΔJs参量可用来表征缺口场中短裂纹扩展行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16Mn钢焊缝中疲劳微裂纹萌生的位置及形成过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疲劳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及仔细分析,发现疲劳微裂纹萌生的位置主要在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的界面处、疲劳过程中形成的亚晶界处;有碳化物析出的晶界处。  相似文献   

8.
采用V形缺口试样,通过上限温度为500~900 ℃的热疲劳试验研究了QT400球墨铸铁的热疲劳行为,并对不同上限温度下材料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以及试样的显微组织与硬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主要从试样的V形缺口底部萌生,上限温度越高,裂纹萌生越早,萌生后扩展速率也越快,其热疲劳寿命越低;随着上限温度的升高,试验后试样基体的硬度逐渐增加,上限温度由700℃上升到800℃时,试样硬度快速上升;热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氧化腐蚀、球墨形态以及组织变化等为球墨铸铁QT400的热疲劳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弧表面处理技术(微弧氧化MAO和微弧复合MCC)在AZ31B镁合金基体上制备出不同断面结构的防护涂层。通过电化学腐蚀及腐蚀疲劳测试方法,研究了MAO、MCC涂层的电化学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生长10 min的MAO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MAO涂层表面存在微孔和微裂纹,在应力条件下微孔和微裂纹作为疲劳断裂的裂纹萌生点,可加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使其腐蚀疲劳寿命相较AZ31B合金基体降低了55%。而具有MCC涂层的AZ31B合金试样腐蚀疲劳极限为(64.0±5.4) MPa,比AZ31B合金基体提高了59%。在低应力载荷下(<80 MPa),微弧复合涂层试样的腐蚀疲劳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压铸AlMg5Si2Mn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晶间腐蚀和腐蚀疲劳机理。结果表明: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分别为-1220和-690 mV,钝化区间约为530 mV,说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良好。合金的晶间腐蚀倾向明显,这主要是由于Mg2Si相自腐蚀电位较低,且(Al+Mg2Si)共晶区的体积分数较大(29.6%)。电化学腐蚀反应和Mg2Si自身溶解产生的氢元素导致疲劳试样表面发生阳极溶解,加速了疲劳裂纹的萌生,从而显著降低了合金的疲劳寿命。腐蚀疲劳试样的裂纹主要是沿晶界扩展。氢元素也导致合金塑性下降,造成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1.
DD8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热机械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DD8合金进行了同位相(IP)与反位相(DP)热机械疲劳(TMF)实验。结果表明:当以机械应变幅作为参量时,在高应变幅下,IP疲劳寿命均低于OP的寿命;随着应变幅的降低,IP疲劳寿命有向OP寿命靠近的趋势,扫描电镜观察表明,IP和OPTMF试样的断口形貌有明显的不同,在IP实验中,裂纹萌生于试样内的铸造孔洞,垂直于加载轴方向扩展;而OP裂纹则是萌生于试样的自由表面,沿着{111}晶面扩展,不同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是导致IP和OPTMF寿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蒋同轩  刘立湖 《腐蚀与防护》1997,18(4):11-12,17
采用微电极体系和试样背后打孔技术,对300M超高强度钢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疲劳裂纹尖端微区溶液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在极化和无极化条件下分别测试裂化溶液的电位△E和pH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无极化条件下,裂尖pH下降,电位上升,裂尖前沿电位和pH值随裂化分布不均匀,在极化条件下,裂尖电化学特征随极化电位变化而表现不同,基于裂尖电化学行为规律,对腐蚀疲劳裂放展规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取样方向和应力集中系数(Kt)条件下6156铝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并利用金相、透射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力水平条件下,取样方向对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影响甚微。光滑试样(Kt=1)的疲劳寿命大于缺口试样(Kt=3)的疲劳寿命,表明此合金有明显的缺口效应。第二相粒子在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绝大部分裂纹都是在表面粗大粒子上或粒子/基体界面上萌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微电极体系和试样背面打孔技术,对300M超高强度钢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疲劳裂纹尖端微区溶液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在极化和无极化条件下分别测试裂尖溶液的电位△E和pH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无极化条件下,裂尖pH值下降,电位上升,裂尖前缘电位和pH值随裂尖扩展而分布不均匀,在极化条件下,裂尖电化学特征随极化电位变化而表现不同。基于裂尖电化学行为规律、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跟踪监测了奥-贝球铁试样的疲劳损伤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奥-贝球铁中石墨球与基体组织间的界面首先发生疲劳损伤开裂,在多数情况下疲劳裂纹并不在界面开裂处萌生,进一步的疲劳损伤是由于界面的开裂不同程度影响了基体组织内的滑移等塑性变形,并在基体内萌生疲劳裂纹。试验表明奥-贝球铁中石墨球与基体组织间的界面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Ti-46Al-4Nb-1.8Cr-0.2Ta合金在高温下小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选用光滑板材试样在原位试验机上进行750 ℃、应力比R=0.1、频率为4 Hz的疲劳试验,并使用扫描电镜对裂纹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片层组织TiAl合金的疲劳裂纹最易在片层团界萌生,疲劳过程中伴随较大的微观塑性变形,并在片层团界及片层间萌生大量裂纹,疲劳裂纹扩展试样半圆形缺口根部与水平方向呈45°的应力集中区域最易萌生裂纹,主裂纹通过疲劳过程中产生的片层团界裂纹、片层间裂纹合并而成,并沿与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扩展。在疲劳裂纹扩展后期,裂纹为穿层扩展断裂。  相似文献   

17.
用板状缺口试样研究了在自约束条件下,表面增碳和渗氮对3Cr2W8V钢冷—热疲劳裂纹萌生,扩展及裂纹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增碳及渗氮均使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抗力降低,渗氮尤为显著,经渗氮处理的试样在冷—热疲劳试验中除缺口尖端出现主裂纹外,试样表面较早出现大量裂纹,最后形成龟裂;表面增碳的试样在试验中也出现少量表面裂纹,而表面化学成分无变化的试样则未出现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18.
5CrMnMo钢的热疲劳裂纹研究SCIE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自制Coffin型及自约束型热疲劳试验机研究了5CrMnMc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热疲劳行为。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揭示了热疲劳裂纹萌生及其扩展。结果表明,淬火态的5CrMnMo钢绝大多数热疲劳裂纹优先在晶界处萌生;淬回火态的试样裂纹主要萌生于碳化物与基体的脱开处,或形成晶界裂纹;无论是淬火或淬回火态的试样其热疲劳裂纹主要沿着碳化物与基体脱开处及晶界裂纹桥接而扩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应力在316L不锈钢腐蚀疲劳过程中的作用。应力降低了不锈钢的点蚀电位,促进了腐蚀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初始疲劳裂纹在点蚀孔中的晶界上萌生,在应力的作用下,裂纹由沿晶变为穿晶扩展,并在断口上产生二次裂纹和疲劳辉纹。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循环应力和不同浓度的盐酸腐蚀液的疲劳腐蚀实验,对30CrNi2MoV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CrNi2MoV钢试样腐蚀疲劳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的点蚀坑。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点蚀坑由于应力集中,萌生裂纹,在应力和盐酸的共同作用下,裂纹不断加深、增多,直至发生断裂。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大,30CrNi2MoV钢的疲劳寿命明显下降。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试样的疲劳寿命有小幅下降。循环应力对30CrNi2MoV钢腐蚀疲劳裂纹的产生起主要作用,盐酸腐蚀液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