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噁英类物质由于具有亲脂性、高毒性、化学结构稳定、难生物降解而在环境中持久存在,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代表.二噁英的去除方法研究,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以5% 钯/炭为催化剂,氢气作为氢源,以环境友好的α\|丙二醇\|水为溶剂,在1 mol/L 氢氧化钠的碱性条件下,研究了1,2,7,8\|四氯代二噁英(1,2,7,8\|TCDD)的催化加氢脱氯降解.探讨了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1,2,7,8\|TCD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前5 min),反应速率较快;在反应温度为45 ℃,催化剂用量为0.5 g/mL,反应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1,2,7,8\|TCDD的去除率达97.0%;初始浓度对1,2,7,8\|TCDD的去除率没有影响.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加氢脱氯降解是去除环境中氯代二噁英的有效手段,但实际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2-氨基偶氮甲苯为原料,活性镍为催化剂,甲醇水溶液为溶剂,催化加氢工艺合成2,5-二氨基甲苯.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以及溶剂体积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80℃、压力为1.4 MPa、催化剂用量为7%,溶液的初始pH为8时,2,5-二氨基甲苯的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Pd(1.5wt%)/γ-Al2O3催化剂在催化对-氯硝基苯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反应时,当不往反应体系添加Sn4 离子,会有严重的脱氯反应发生;加入与Pd等物质量的Sn4 离子后,在温度70℃,氢压1.0 MPa,底物与Pd摩尔比为1 000,乙醇作溶剂的条件下,经过80 min反应,对-氯硝基苯全部转化,对-氯苯胺的选择性提高到95.5%.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催化间-、邻-氯硝基苯加氢,底物全部转化时,间-、邻-氯苯胺选择性分别达95.9%、98.2%.  相似文献   

4.
以氢气作为氢源,考察了Pd/CNTs对液相中的4-卤代苯酚的催化加氢脱卤规律,反应活性顺序:4-溴苯酚4-氯苯酚4-碘苯酚4-氟苯酚。分析了4-碘苯酚加氢脱碘反应活性低的原因。预先进行4-碘苯酚的吸附对反应是有利的,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I-对反应不利,原因在于其在催化剂表面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卤代苯酚的催化加氢脱卤反应速率控制步骤为氢活性中间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臭氧/紫外光(O3/UV)协同处理较难降解的氯代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 探究了反应时间、pH、TCEP初始浓度、不同臭氧浓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O3/UV协同作用对溶液中的 TCEP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当TCEP浓度为143 mg/L,臭氧浓度为33.12 mg/min,溶液pH为7时,在 60 min的反应时 间内,TCEP中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基本转化为Cl-、PO4 3-,转化后的离子浓度可分别达到53 mg/L、47 mg/L,而溶液 中的TOC由34.98 mg/L 降解到小于1 mg/L。  相似文献   

6.
以Fe/AC为催化剂、O2为氧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偶氮染料活性红2BF,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废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在温度150℃、氧分压0.5 MPa、pH=3、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红2BF色度几乎完全去除,TOC去除率达94.21%。  相似文献   

7.
以Fe/AC为催化剂、O2为氧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偶氮染料活性红2BF,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废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在温度150℃、氧分压0.5 MPa、pH=3、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红2BF色度几乎完全去除,TOC去除率达94.21%。  相似文献   

8.
电催化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降解阿特拉津的新型有效方法,以Sb掺杂钛基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阿特拉津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阿特拉津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0 A/m2、阿特拉津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6.97、反应30 min后,阿特拉津去除率达100%,此时能耗仅为6.67×10-2kWh/g.阿特拉津的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主要为脱烷基、脱氯-羟基化、烷基氧化等反应,伴随着阿特拉津的降解,生成OHA、DAA、ANE等一系列中间产物.电催化氧化方法可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阿特拉津.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氯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过程中,不同介质pH值,H_2O_2浓度,反应时间,酶浓度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降解产物的化学组成并推测降解路线.通过降解前后溶液中单细胞绿藻生长情况评价降解产物的环境毒性,进一步在模拟工业废水环境中进行催化降解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氯过氧化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的最佳条件为介质pH=4.0,H_2O_2浓度3mmol·L-1,氯过氧化酶用量4μmol·L-1,反应时间10min,此时底物的降解率达到96%.对氨基苯磺酸可通过两种途径分解成小分子产物,被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之后环境毒性很小.应用实验显示,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最佳降解率为64%.  相似文献   

10.
采用Pd/C为催化剂催化邻硝基氯苯合成2,2′-二氯氢化偶氮苯,对Pd/C催化剂载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椰壳活性炭比木屑活性炭更适合做Pd的载体。研究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催化剂用量4.5%、NaOH质量分数25%、温度65℃、助催化剂用量0.267%(催化剂量和助催化剂量都是相对于邻硝基氯苯的质量而言)。相对于甲醛-水合肼和催化加氢还原方法,催化加氢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浮石催化臭氧氧化活性,以浮石为催化剂载体,硝酸锌为金属活性组分前驱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Zn OOH/浮石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p-CNB)为目标反应物,对Zn OOH/浮石、浮石催化臭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微量p-CNB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Zn OOH/浮石和浮石催化臭氧化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水中p-CNB的去除率,分别为93.4%和72.1%.反应体系添加叔丁醇对p-CNB催化降解效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催化臭氧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是主导氧化物种.催化臭氧分解和·OH捕捉实验表明,利用Zn OOH改性浮石,提高了浮石催化分解水中臭氧能力,增加了·OH生成量,从而提高水中p-CNB的降解效率.水质背景对催化臭氧化p-CNB的去除率影响较明显.Zn OOH/浮石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催化活性稳定.催化臭氧化过程中Zn OOH/浮石离子溶出量低.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对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呋喃(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光解
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DD及OCDF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脱氯反应,OCDD在正己烷溶液中脱氯反应优先
发生在侧位 (2 ,3 ,7 ,8 )上,而OCDF的光解脱氯反应优先发生在邻位(1 ,4 ,6 ,9 )上。
同时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增加汞灯功率,可加快OCDF在正己烷溶液中
的光解速度。  相似文献   

13.
干法腈纶废水中SO32-的空气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干法腈纶废水中SO2 -3 进行了直接空气氧化和空气催化氧化处理的对比试验 ,并研究了直接空气氧化、加入不同剂量Mn金属离子均相催化剂对腈纶废水中SO2 -3 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水温 80℃ ,空气流量为 0 .4L/min(压力 0 .2MPa) ,空气催化氧化处理与直接空气氧化处理对比 ,显著提高了对SO2 -3 的去除率 ,缩短了反应时间 ,使腈纶废水中的SO2 -3 浓度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同时 ,催化氧化处理中 ,SO2 -3 去除率与Mn金属均相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反应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增加催化剂投加量、延长氧化反应时间都将提高SO2 -3的去除率 ,但催化剂投加量增加到 6 0mg/L以上对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SO2 -3 去除率的效果并不明显。作为干法腈纶生产废水预处理措施 ,在Mn金属离子均相催化剂投加量为 4 0mg/L ,80min氧化反应时间就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atalytic wet peroxide oxidation,CWPO)法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对转运站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H2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对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20 min,催化剂添加量4g/L,氧化剂添加量n(COD)∶ n(H2O2)为1∶1.8,初始pH为7时,出水COD去除率达到85.02%.同时,含有芳香环、双键和羰基共轭体系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钯/铁双金属对水中氯苯的催化脱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钯/铁双金属能有效地进行氯苯的催化脱氯.实验考察了钯化率、氯苯水溶液初始pH、钯/铁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氯苯脱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把钯作为催化剂明显加速了氯苯还原脱氯反应,并且脱氯率随着钯化率增加而增加.在温和条件下(室温、常压、低钯化率(0.005%)),5h内氯苯脱氯率达45%以上.在钯/铁双金属表面,氯苯的脱氯符合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071min-1,用钯/铁表面积校正后的速率常数为8.0×10-3L·m-2·h-1.  相似文献   

16.
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生的含高浓度氟、氯离子的酸性废水为处理研究对象,采取先除氟后除氯的思路,实验研究了使用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去除废水中氟离子和氯离子的处理工艺.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因素先后顺序为:钙氟比>p H>反应时间>沉降时间>PAM;影响氯离子去除效果的因素先后顺序为:钙氯比>铝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H.除氟阶段控制钙氟摩尔比为1.5∶2、废水p H值为12、搅拌反应时间40 min、PAM投加量3 mg/L、沉降75 min,废水中氟离子浓度可以由6300 mg/L下降到19.3 mg/L,去除率达到99.6%.除氯阶段按Ca(OH)2∶Na Al O2∶Cl-为10∶4∶1投加,1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1,2,4-三氟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碱性水解重排、氯代和Pd/C催化下甲酸脱氯反应获得首个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他列汀的起始原料2,4,5-三氟苯乙酸,探讨了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高效稳定的用于电催化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催化脱氯实验考察不同聚吡咯掺杂离子对Pd/PPY/Ni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电催化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电极在强吸附性阴离子存在情况下,考察其电催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离子对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吡咯对应的Pd/PPY(PTS)/Ni电极有最高的电催化加氢脱氯效率(高达91.1%),高氯酸钠掺杂的聚吡咯对应的电极电催化性能最差.电催化体系中强吸附离子(ClO4-,Cl-)的存在对电极性能有微弱影响,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氯酚类氯代有机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Pd/C为催化剂催化邻硝基氯苯合成2,2′-二氯氢化偶氮苯,对Pd/C催化剂载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椰壳活性炭比木屑活性炭更适合做Pd的载体.研究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催化剂用量4 5%、NaOH质量分数25%、温度65℃、助催化剂用量0 267%(催化剂量和助催化剂量都是相对于邻硝基氯苯的质量而言).相对于甲醛-水合肼和催化加氢还原方法,催化加氢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3,4-二甲基硝基苯为原料,在雷尼镍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加氢制备3,4-二甲基苯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3,4-二甲基苯胺的纯度。考察加氢压力、加氢溶剂、加氢温度、底物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醇为加氢溶剂,加氢压力0.8 MPa、温度60℃、3,4-二甲基硝基苯初始浓度1.25mol/L、催化剂质量为3,4-二甲基硝基苯质量的5%时,3,4-二甲基硝基苯转化率和3,4-二甲基苯胺收率和3,4-二甲基苯胺纯度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