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的相关理论,利用matlab编制了模拟路面不平度激励的程序,计算出了时域路面不平度激励;利用ADAMS建立了牵引车的虚拟样机模型,以得到的时域路面不平度激励为基础,反求出了牵引车车架的动态外载荷的时间历程。为获取车架的疲劳寿命和进一步研究车架动态特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动态拉应力测量的嵌入式应力传感器,在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拉应力传感器灵敏度标定装置,对一组传感器试样进行动态拉应力测量灵敏度标定。研究了压电陶瓷预加压应力下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拉应力水平的线性关系,并比较了在不同预紧力水平下传感器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制作的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动态拉应力线性相关度较好,预紧力的施加可进一步提高线性相关度,且所制作的不同传感器间的灵敏度差异小。  相似文献   

3.
王得长  李强  王凌 《电子世界》2012,(22):101-102
汽车车架是汽车底盘中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各种方向和形式的载荷,其主要的损伤形式是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疲劳失效。为了准确预测车架结构的疲劳寿命,将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仿真结合,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中国路况进行仿真,得到相应的载荷谱;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强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车架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和以上载荷历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得到了车架的疲劳寿命分布情况以及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的位置,结果表明,车架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 MOS器件中的热载流子效应 ,在分析了静态应力下 MOSFET寿命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动态应力条件下 MOSFET的寿命模型。此外 ,还研究了沟道热载流子的产生和注入与器件偏置条件的关系 ,讨论了热载流子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失效因素的研究和通过一定的再设计手段 ,可以减少热载流子效应导致的器件退化  相似文献   

5.
起重机车架尺寸大、结构复杂、载荷工况多变,在对车架的受力和变形分析中,传统的工程计算方法和类比计算方法不够全面和准确,本文利用Pro/E建立某型汽车起重机车架三维几何模型,并Patran软件对起重机车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文中在有限元计算分析中选取三种典型工况,分析车架受力分布规律和变形情况,得出较大应力分布部位,为进一步改善该汽车起重机车架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在参加RoboCup中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游中国"的项目过程中,研究并设计了多种方案,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智能车的巡线识别、运动控制及智能判断算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动态阈值算法、快速稳定的转弯与停车控制、出线自动找回技术等3种新颖、实用的智能车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激光冲击2024铝合金圆杆圆周曲面诱导的动态应力波及其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在ABAQUS/Explicit显式分析模块中模拟了峰值压力为2 GPa激光冲击波在16 mm杆中诱导的应力波的传播过程。随后,在ABAQUS/Standard隐式分析模块中进一步计算在圆杆曲面上诱导的残余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圆杆直径的大小对应力波峰值衰减和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峰值压力为2 GPa冲击波在16 mm的杆中诱导的弹塑性的应力波,应力波的峰值压力在400 ns时间内迅速衰减至250 MPa。冲击后,在距光斑中心小于0.5 mm冲击区域内分布不均匀残余应力,在光斑中心处形成了残余拉应力,轴向S11值为42 MPa;在半径为0.5~1.5 mm的冲击区域分布着残余压应力,S11值大约在250 MPa。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压力峰值衰减的速率随着杆径的增大而减慢,表面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均随杆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电动两轮车不能远程防盗控制的缺陷,本文以STM32控制器为核心,设计出了一款电动两轮车新型远程控制系统.在传统钥匙开锁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APP密匙,提高了安全保障,实现了在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自动锁车和报警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被盗的可能性.通过手机APP,可随时随地查询车辆位置信息和远程控制,改善了远程锁车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适当的环境应力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主要途径。在环境敏感应力分析中引入了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环境敏感应力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某型星载铷原子钟为例,从环境应力对其组成部分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人手,对其经历的各种环境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到对其可靠性影响最大的环境敏感应力,并说明了环境敏感应力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动态应力下MOS器件和电路的热载流子效应及可靠性研究进展。对当前MOS电路中的动态应力热载流子退化现象及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动态应力下CMOS电路热载流子可靠性研究奠定了基础。还对动态应力热载流子可靠性的准静态表征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孙琪真  刘德明  王健 《半导体光电》2007,28(1):10-15,22
全面综述了全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器的发展概况.对光后向散射技术、光学非线性效应、模式耦合技术和光干涉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案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动态应力测量的新技术.最后展望并讨论了全分布式应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其实用功能的柔性十分重要。为了使其功能更具有柔性,同时减轻动态信号分析系统开发者的负担,分析系统功能多态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可对数据分析流程进行动态重组,形成新的分析功能。在这一概念下所建立的共享参数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实现了具有多态功能的动态信号分析系统的设计,同时生成了共振解调分析功能,从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仪器设计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能量的脉冲激光多点单次冲击3种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膜-基系统,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检测膜-基系统残余应力,并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传感器技术采集膜-基系统的动态应变信号,建立了膜-基系统激光冲击波加载模型,探索了激光离散划痕膜-基系统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后,2024铝合金表面以及膜-基系统冲击光斑中心的残余应力都呈增大的趋势。膜-基系统的动态响应与膜-基界面结合强度及激光能量有关。激光离散划痕膜-基系统的失效形式有两种:一是反射拉伸波导致薄膜剥落;二是膜-基系统间的剪切应力导致薄膜剪切失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车辆履带上的动态应变压力测试问题,设计了一套微型应力存储测试系统。对于应变压力传感器采用电桥法测试应力并应用存储测试技术设计了整套测试系统。使用单片机和CPLD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完成系统的微功耗设计,并设计了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经过冲击梁实验表明此测试系统和理论计算的误差在7%以下,可以对车辆履带上的应力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90 nm CMOS工艺下浅槽隔离技术产生的x轴应力对NMOSFET电学性能的影响.用新一代集成工艺仿真软件Sentaurus TCAD对不同有源区宽度(Sa=0.4 μm~3.2 μm,间隔0.4 μm)的90 nm沟长NMOSFET进行了仿真并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随着有源区宽度从3.2 μm减小到0.4 μm,NMOSFET的饱和电流减小了7%,但其阈值电压增大了8%.这说明有源区宽度的减小使得STI应力增大,进一步减小了NMOSFET中电子迁移率和沟道中halo注入浓度的扩散,使得饱和电流退化,阈值电压增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新型网络威胁,传统安全防护体系也濒临失效,基于全流量威胁检测逐渐成为新型威胁检测的有效途径。在实战过程中,依靠传统的分析方式,传统安全设备通常都无法对新型网络威胁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检测,换个角度来看攻防实战,真相往往隐藏在网络流量中,本文采用网络流量实时采集的思路,通过动态行为分析和网络流量分析技术实现新型网络威胁行为检测,有效解决了新型网络威胁的发现难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Agent的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基础为动态负载平衡算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其4种节点机、算法任务调度模型,讨论DMAL算法实现规,及任务分类、迁移粒度和负载迁移触发时机的问题,再引入多Agent技术提高负载平衡时节点间处理的通信能力,进而将可基于DMAL算法的一种负载平衡框架结构提供给分布式处理系统,并对现有负载平衡算法、不作负载平衡运行结果及DMAL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以证明基于多Agent的动态负载平衡算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是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  相似文献   

19.
张国华 《电子世界》2013,(20):234-234
为了减少汽车底盘.后车架总成焊接变形,通过改造焊接夹具,用较短的时间,最少投入,采用优化焊接工艺。项目改造后产量明显增多,生产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资源分配的EPON接入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至文  孙强 《电信科学》2005,21(11):68-71
本文对基于动态资源分配的EPON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下行方向讨论了一种新的动态波分复用技术,并与时分复用广播系统相比较进行了仿真性能分析;在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技术共享上行带宽,对带宽分配策略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