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燕 《山西建筑》2009,35(1):261-262
通过对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的综述,阐述了太阳能养护混凝土制品、被动式太阳房、地源热泵采暖、工业废渣、木材及农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叶四桥  陈洪凯 《地下空间》2002,22(2):168-171
本文主要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防水,防潮,采光,通风,防灾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这些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及通常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银川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及其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发展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评价了系统的节能效果,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推进湖南省农村地区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进一步改善乡镇医疗条件,逐步解决寄宿制中小学生供暖、供热水、制冷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调研,深入了解湖南省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发展俨然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转型方向,结合\"十一五\"以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广泛推广和不断普及,笔者利用某个绿色建筑项目实例,从方案阶段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将绿色建筑的节能从源头抓起,在技术、经济、运行等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关键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意见,指导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方案选择、系统设计以及施工运行。  相似文献   

6.
蔡晓龙 《江苏建筑》2020,(2):108-110
以泰兴市新能源6#地块为例,介绍该建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节能量,计算得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增量成本和投资回收期,为今后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常规能源会加重能源消耗,而且带来了环境的恶化,绿色建筑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于四川省阿坝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和沼气应用具有先天的资源条件.本文对国内外三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现状,提出三种可再生能源的参数,为绿色建筑节能优化做一定准备.  相似文献   

8.
武海艳 《中州建设》2009,(17):38-38
近日,鹤壁科灵热泵供热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计划投资7000万元,利用浅层地热能、污水及工业废水的低焓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根据用热需求分片分区域建设热泵集中供热供冷站对城市进行供冷供热。项目计划分三期进行,一期投资1400万元,增加供热能力20万平方米:二、三期分别投资2800万元,可增加供热能力8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地下空间,让上海世博更精彩"的宏伟目标,根据地下空间光环境的特性,提出世博地下空间生态化光环境的概念和世博地下空间生态化光环境对现代技术的要求。依据此要求优选出了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和昼间照明控制等生态化先进技术,同时依据不同技术及产品的各自特点、技术要求,结合世博园区不同地下空间设施的功能与环境特点,研究提出了部分生态化技术产品在世博地下空间环境生态化营造中的集成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地下空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分析,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角度,分析了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城市用地、城市交通、资源和能源、城市生态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地下空间利用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地下建筑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源热泵,水源-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热力特性,认为地下建筑中采用水源热泵,水源-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比常规空调系统热效率高,且有助于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2.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上拓展生存空间,增加城市空间容量.地下空间建筑独特的环境特点及热工性能决定了地下建筑主要能耗为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机械通风以及电梯的电能耗.因此,节能关键技术包括地源热泵、光导照明、LED节能照明,以及自然通风等高效节能系统.随着我国许多大城市进入大规模开发规划地下空间的历史时期,地下空间领域节能关键技术的应用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自然采光景观形态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邓小妹 《山西建筑》2011,37(27):8-10
将地下空间自然采光作为一个系统,从功能需求、采光模式、相应的空间塑造等多角度着手,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从采光形态、透光形态、受光空间三个方面对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设计景观形态塑造提出较为详细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健 《山西建筑》2008,34(2):42-43
介绍了地下空间的涵义及地下空间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地下空间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借鉴,对欧洲、北美和日本地下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源热泵系统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慧颖  张铭  闫明 《建筑节能》2007,35(10):14-17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介绍了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及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与锅炉和空气源热泵在能源利用角度作了对比.详细地描述了水源热泵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源热泵应用的基本情况和中国目前水源热泵开发应用的前景及推广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邢家勇 《山西建筑》2012,38(4):18-19
通过阐述自然光对于人群以及建筑特别是地下建筑的意义,具体结合于家堡站地下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实例的介绍,分析了采用自然光进行设计所能达到的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为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利用的必要性,认为浅层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蕴藏的温差能品位较低但数量巨大,利用这些能量的地源热泵技术是最容易实现规模化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产业化发展对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缓解能源压力和改善环境都极有裨益.文章通过土壤源热泵规模化利用方面的几个技术进展,指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完善监管、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密集型桩埋换热器管群周围土壤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赵军  王华军 《暖通空调》2006,36(2):11-14
以一实际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在全年逐时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对大面积密集型桩埋换热器管群周围土壤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土壤换热中热屏障的概念,并分析了热屏障的形成原因及其特性,即形状不规则、动态变化和危害性。长期运行中,热屏障带的温度增长速率要高于土壤平均温度的增长,建议从负荷平衡和热屏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