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阐述了2006年黑龙江省水利厅科研开发重点项目--"黑龙江省农业水价现状及改革的对策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思路:依据国内外农田灌溉用水科学管理及合理价格核算的总体原则,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面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灌溉用水水价偏低,难以回收供水成本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包头市引黄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构成不合理、定价过低,水价计价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水费计收管理不规范等.经分析,认为包头市合理的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应从水价构成、水价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费计收、水价计算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包头市居民和工业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表明:可承受水价均高于现行水价,水价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西北农业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水价不合理是西北农业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西北地区农业水价改革和现实的水价形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的区域差异悬殊,成本价格地位仍未确立;高扬程灌区及贫困地区的现行水价已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水费计收困难,实收率低与乱加价并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出农业水价偏离实际运行轨迹的成因是:水的商品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水价结构单一,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农业比较效益低。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水价合理化的基本对策为: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科学的分类水价制度;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完善补偿制度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甘肃中部地区农业水价与用水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水价对于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 ,以及农业的稳步发展、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甘肃省中部地区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与用水量分析 ,提出了合理的农业水价范围 ,为甘肃水价改革的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价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价偏低是水价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对农业用水水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水价制定的原则,分析了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探讨了合理农业水价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业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宜于本地区的确定农业用水户对水价承受能力的方法,并在对农业生产成本、效益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水价承受能力,提出提高农户对水价承受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区均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水价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在深入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后,认为水资源禀赋条件、用户承受能力、供水成本以及成本水价的合理分摊是影响终端农业水价构成的关键因素,为获得更加合理的终端水价,笔者将上述因素纳入计算模型中对终端水价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以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例,实例测算了试点区终端运行成本水价、全成本水价及两部制水价。与现状灌溉水价相比,不同年型下计算所得终端水价均高于现状,考虑在试点改革初期,建议可先将供水价格提高到运行成本水平,以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所需的合理经费,后期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再逐步将供水价格标准提升至全成本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价格机制的经济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各类农业水费征收制度的优缺点及农业水价制订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省神刘灌区和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对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进行了典型调研,认为农民对水价承受能力的极限,神刘灌区一、二、三级提灌区分别为0.12、0.15、0.18元/m^3,人民胜利渠灌区为水费占农民年收入的8%。提出了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的对策和措施:①尽快建立农业水价监控体系;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③加大农业供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④规范供水的成本核算等。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型。这个模型可根据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土资源组合条件,合理组织农业生产的诸要素,通过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杠杆,对灌区的各种土地利用规模、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等进行合理配置,使得该研究区内的农业水资源利用在3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改进:(1)在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研究了水价变化对农业生产、农民收人和对井渠双灌的促进作用;(3)探讨了水价与各种节水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水价条件下各种节水措施规模、节水量和投资效益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灌溉水价一直是以主体工程的管护投入为基准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测算并经政府审批执行,不但用水者不知情,而且有关末级渠系方面的投入更是没能计入.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水价的形成状况,在分析国内外农业灌溉水价形成过程和不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WUA参与下灌溉水价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偏低,成本核算不合理,城市供水成本和价格管理在亏损、补贴、投资以及价格制定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梳理我国城市供水成本与价格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及其成因,揭示城市供水成本核算与供水价格改革的诉求和焦点,总结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可借鉴的经验。界定城市供水管理中政企用三者职责,提出供水成本的财政与价格分担机制以及财政分担方式,并提出应尽快全面推广成本定期监审与信息公开制度。针对我国供水价格改革,提出了实行水资源费与污水处理费调整联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调价机制以及核定供水企业合理收益等改革方向;针对供水价格调整机制,提出了规定合理调价周期、确定合理调价幅度、科学界定阶梯水价以及"谁受益、谁付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跨流域调水水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新霞  贾仁甫  蒋维  盛东升 《人民黄河》2005,27(12):62-63,67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述和介绍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分摊方法、三部制水价的计收方式、跨流域调水水价测算的层次和重点、供水口门水价的测算原则和内容、调水工程用户水价的测算方法等。用户对调水水价的承受能力,可按水费占工农业产值(或效益)和居民收入的比例及调水工程对水价总水平影响的程度等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的形成及固定资产的分摊计算方法,合理测算、确定农业供水成本水价,科学分析成本水价将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诠释成本水价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水价对农业用水需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稳定农业发展、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水价,充分发挥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供需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典型灌区农业用水量、水价、年降雨量、作物种类预处理,分析了水价上涨对农业用水量下降的影响,说明农业用水价格弹性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这种弹性对节水规划和水价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促进相关各方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水价。在研究供水工程成本水价、农户承受能力水价和促进节水技术推广水价的基础上,采用AHP模型对以上三方水价进行耦合,提出满足各方要求的综合水价。实证部分以甘肃省张掖市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水价合理可行,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灌区的水价制定。  相似文献   

16.
城市供水合理水价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水工业企业(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要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城市供水水价结构,在研究城市供水的价格和构成中要考虑到各环节的合理补偿,价格制定合理的原则,结合国际通行的水价结构分析我国水价结构现状,制定合理的水价结构不仅是当前水价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而且关系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业水价改革来抑制需求、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水价改革成效评价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农业水价改革成效评价体系与方法,本研究旨在调查选择适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标准,探讨成效评价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丰富效益评价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国水介改革已进行10多年,广西现行农业水价及费用回收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为此,通过现行水价与供水成本的比较和水价调整对农民可承受能力的分析,进一步论证调整现行水介的必要性,提出水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水价测算中的还本付息、水资源费、运行费及发电结合用水等计算方法和费用分摊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对水价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和山东省在水价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