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乌江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自动发电控制理论研究,建立梯级实时控制模型,开发梯级AGC软件系统,实现水电站集控中心与电力调度机构日发电计划的在线交互会商。软件系统从电力调度机构接收梯级总负荷并进行自动优化分配,经计算机监控系统分发实时执行,为实现梯级自动优化调度奠定技术基础。流域梯级AGC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使调度人员从计算、分析数据直接转入决策过程,对梯级优化调度运行具有辅助决策价值,提高了电力调度机构、集控中心对水电集群的调度能力。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2021,40(4)
乌江集控中心负责乌江梯级9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工作。为降低梯级电站耗水率,提高水能利用率,笔者统计了乌江梯级水电站历史运行数据,结合水库运行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出影响梯级耗水率的主要因素有库区工程及试验限制、生态耗水影响、电网约束影响等;提出通过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水库水位动态控制、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做好实时协调等措施,并将设备检修及工程施工计划与汛前水位消落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强运行方式监视,当运行方式有偏差时,及时协调调整,可有效降低梯级电站耗水率,切实提高优化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南方电网总调对构皮滩电站在乌江集控中心异地值班受令所提出的调度业务管理技术要求,并对乌江集控中心接入南方电网总调二次系统的设计和完善进行了介绍。通过构皮滩电站纳入乌江集控管理这项工作的开展,乌江集控中心成为第1个纳入南方电网调度体系的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这对于加强厂网合作,进一步开展乌江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江流域自2004年梯级龙头洪家渡水电站建成投产以后,其流域梯级水电站群开始逐步形成。对于如何有效地实现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成了乌江公司与电网调度部门需进行探索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开展以及运行方式的探索论述,提出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加快实现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乌江中上游4个梯级水电站基本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乌江中上游梯级防洪优化调度和发电优化调度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以及预期目标,为梯级水电站群水库优化调度工作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乌江流域自2004年梯级龙头洪家渡电站建成投产以后,其流域梯级电站群开始逐步形成,对于如何有效地实现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开拓电力市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成了乌江公司与电网调度部门积极探索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乌江流域梯级优化调度的开展以及运行方式加以探索论述,提出梯级优化调度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以便能为加快实现流域梯级电站优化调度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梯级水电站群远程集控调度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梯级水电站群的优化调度算法。讨论了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准则,对几种典型优化算法的适应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流域梯级电站数量较少时可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在流域梯级电站规模较大时可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优化算法。按照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应的优化算法,才能发挥梯级水电站远程集控优化调度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了应对20081106洪水的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效果及经验,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乌江梯级水电站总发电量拟合模型,识别影响乌江梯级水电站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洪家渡和东风流域累计平均降雨在2008年10月和11月期间,分别比多年平均同期偏多40%~54%和71%~112%,经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后,梯级综合月末可用水量分别比2005~2007年同期偏高136%和162%,梯级综合发电量比2005~2007年同期分别偏多9%和141%,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效果显著,且出库流量及龙头电站洪家渡的水位和月末可用水量是影响乌江梯级总发电量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从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角度减缓极端天气事件对水电行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应对20081106洪水的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效果及经验,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乌江梯级水电站总发电量拟合模型,识别影响乌江梯级水电站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洪家渡和东风流域累计平均降雨在2008年10月和11月期间,分别比多年平均同期偏多40%~54%和71%~112%,经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后,梯级综合月末可用水量分别比2005~2007年同期偏高136%和162%,梯级综合发电量比2005~2007年同期分别偏多9%和141%,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效果显著,且出库流量及龙头电站洪家渡的水位和月末可用水量是影响乌江梯级总发电量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从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角度减缓极端天气事件对水电行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水力发电》2009,23(1):F0002-F0002,I0001
随着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对乌江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高速推进,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陆续建成。为建立科学、高效的流域管理与控制模式,发挥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的优势,提高梯级水能利用,2003年12月,乌江公司启动了“乌江流域梯级调度通信中心”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AGC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化策略,以梯级消耗水能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各水电站机组特性曲线,使用分阶段动态规划算法完成整个梯级系统的有功分配优化.该优化策略成功应用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梯级水电站,实践证明,算法可行且达到了预期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三峡梯级调度AGC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梯级水电厂联合运行和进行优化调度的重要工具。介绍了三峡梯级AGC的功能、特点、约束条件、优化原则和方法,以及三峡梯级AGC闭环试验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卫星通信在流域梯级水电站远程集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域梯级电站实施远程集中监控、集中管理,是水电企业提高上网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要实现流域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提高流域梯级电站的发电效益,又必须以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做保障。本文从介绍建设卫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入手,重点对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电站远程集控中心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卫星通信在流域梯级水电站远程集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乌江梯级水电站群调度管理变革历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同步实施集控中心调控一体化与梯级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程控制"调管模式变革规划,并就乌江集控实施调控一体化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鉴于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GC)在优化调度和精益运行中的重要性,从溪洛渡-向家坝梯级AGC的控制方式和目标入手,详细介绍了梯级AGC的控制功能、运行方式、有功控制算法以及优化控制策略,说明了梯级AGC在梯级负荷优化分配和电站高效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联合调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乌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的进展情况和2004年乌江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阐述了流域公司追求发电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以增加梯级发电量.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设计、分配算法和优化的角度深入地阐述了三峡梯级调度AGC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三峡梯级调度AGC闭环试验的数据对三峡梯级调度AGC功能进行了验证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流域集控中心负责对梯级各水电站的统一调度管理,打破了原有单站式的调度运行模式.流域集控中心取得梯级发电调度权之后,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发电调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单站排序规则下的梯级水电站若干调度方案,指出:应考虑河川径流年内来水特性、水库综合运用方式、电力负荷需求、社会效益等因素,针对流域梯级水电站自身特点,结合电网安全约束、临时调度调整、机组启停损耗、防洪、生态用水等限制条件,选择集控中心模式下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流域梯级水电站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小水电》2017,(5)
金坑岭一、二级水电站和外胡电站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西水东调工程中的配套梯级电站,电站经报废重建后采用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将3座梯级电站的监控数据及视频信号经网络交换机和数据光纤接入西水东调管理处集控中心,实现了电站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管理,为电站无人值班运行创造了条件。电站集控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流域梯级水电站发电、生态流量及城市供水的统一调度和优化运行,提高了梯级水电站的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4幅。  相似文献   

20.
<正>确、合理地安排乌江彭水、银盘梯级水电站的运行方式,对重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积极开展了梯级优化调度工作。重点阐述了这两座水电站在发电调度上采取的短期优化调度方式,进而对不同方案的发电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今后优化调度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