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压榨法取油及有关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浸出法取油技术的发展,油脂制备工业的现代化方向也必然由浸出代替压榨。然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压榨法,或者因其历史原因和人们的习惯;或者由于油料品种多样化与压榨工艺的简单性;以及浸出法本身存在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油、粕质量;存在一些不宜浸出的油料品种(如小宗野生油料)等。因此,可以予见,在今后相当长期内压榨  相似文献   

2.
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尝试收集苹果籽,探讨苹果籽油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方法,并通过毒理学研究评价其安全性。在生产线上通过筛选、清洗、干燥等流程,共收集苹果籽68.5 kg,采用压榨法制备苹果籽油9.75 kg,出油率为14.23%;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精子畸形的遗传毒性实验和30 d喂养实验对其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显示:苹果籽油对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大于20 g/kg BW,判属无毒类;小鼠精子畸形遗传毒性实验为阴性,表明该受试物无致突变作用;在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未见动物健康状况和器官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据此初步估计苹果籽油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5.0 g/kg BW,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葵花籽制油     
葵花籽含油量较高,制油应分两个步骤;机械压榨;溶剂提取.获得的毛油需送去精炼,最高含油量2%的粕用于饲料.葵花籽在萃取之前要经过几种预处理:使油籽干燥至含水8%;清洗油籽以保证产品质量;破碎可获得均质材料,如有脱壳工艺可免去破碎工序;脱壳使油籽爆裂分离出皮壳,从而可得到高蛋白含量的粕和低值蜡含量的油脂;轧坯增大了有效面积使含油的植物细胞破裂;蒸烘可获得较稀薄因而也较容易提取  相似文献   

4.
利用柱塞式压榨试验装置对大豆进行压榨试验,探讨了大豆压榨的出油率与出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大豆的冷榨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5.
压榨法取油工艺的改进及其机理粗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建成了一大批油脂浸出车间,预榨—浸出或一次浸出工艺正在逐步取代单纯的压榨法制油工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目前,仍有相当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压榨法制取甜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四种压榨条件。并且采用GC-MS的方法对所制备出的甜橙油进行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压榨法制取的甜橙精油较好的保持了甜橙的香气成分,具备较佳的香气。若需要去除果胶,则压榨提取甜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剂石灰水浓度为1.7%、浸泡时间为6 h、柑橘果皮破碎度为0.25 cm。甜橙精油得率为0.53%。若不去除果胶,甜橙精油得率则随着果皮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废白土压榨取油过程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柱塞式压榨试验装置对废白土进行压榨试验,探讨了废白土压榨的出油效率与出油压力的关系以及废白土的冷榨应力-应变关系.试验表明:废白土压榨的出油效率随出油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出油压力达到60 MPa时,出油效率可达到66.4%;考虑经济因素,出油压力控制在40 MPa较为合理,此时出油效率可达60%左右;应力、应变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压榨法压榨黑大豆,得到的黑大豆油过滤后,充氮气包装.油产品质量:色泽:外观黄绿色,其中:Y50,R3.4,B8.0;酸值0.5 mgKOH/g;过氧化值5.8 mmol/kg;加热试验(280℃:1:合格;黑大豆油油酸含量22%,亚油酸含量52.3%,α-亚麻酸含量9.4%,是一种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新油源.  相似文献   

10.
对菜籽、大豆、玉米胚芽和芝麻进行低温压榨制油,并将毛油采用实验室小规模精炼脱臭,对其产品与高温压榨、溶剂浸出,高温压榨饼浸出制取方法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比较,低温压榨油品的品质明显优于其它方式的油品,生产成本亦低,但相对其他制油方法,低温压榨在生产操作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压榨法作历史最悠久的制油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实际生产中企业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浸出法和压榨法制油,压榨法既可在生产风味油脂时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浸出法补充和辅助,有效提高出油效率,完善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12.
葵花籽制油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世界葵花籽产量达到2 608.6万t,比1980年增加1.72倍.我国葵花籽产量比20年前增长2.2倍.葵花籽制油工业从无到有,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继建成了30~300t/d规模的葵花籽制油加工厂,年加工葵花籽能力达500~800万t,葵花籽油年精炼能力达到20~30万t.葵花籽的制油工艺、设备水平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葵花籽壳、仁、粕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状态.到2020年,我国葵花籽总产量可望增加到1 000万t,将为解决食用油产量不足的状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压榨法生产葡萄籽油及精炼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山葡萄籽压榨制油工艺流程及技术路线,并对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生产结果表明,压榨法制取葡萄籽油质量好,工艺路线简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不含溶剂,适合小规模生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14.
压榨制油与浸出制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制油工业主要是采用的两种生产工艺,一是压榨法制油工艺,二是浸出法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15.
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及其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微波预处理压榨法提取茶叶籽油,与烘烤后压榨法在提取率、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得率比120℃烘烤后压榨得油率高9.6%,为21.81%,油脂提取率为77.5%;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与60、80℃烘烤后压榨茶叶籽油无明显差异;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高于60℃烘烤后压榨的茶叶籽油,适当升高烘烤温度,压榨茶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升高,当烘烤温度达到120℃时,其氧化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建国 《食品科学》1994,15(11):23-25
本文简述了冷冻法压榨制取山楂原汁,使山楂制取原汁的工艺方法由热浸法改进为冷加工。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接骨木籽的利用,采用压榨法制取接骨木籽油。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接骨木籽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接骨木籽油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榨法制备接骨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含量7.0%、压榨机转速60 r/min、压榨温度90℃,在此条件下接骨木籽提油率为82.1%;接骨木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08%,维生素E、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3.8、32.7、38.3 mg/kg。接骨木籽油可作为一种优质植物油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8.
葵花籽是近年来世界竞相发展的一种新兴油料作物。葵花籽油品质纯正、清香味美、营养价值高,制油后得到的壳、饼粕以及葵花籽油精炼,后的皂脚等用途广泛。现仅就这些制油后的副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青金桔籽为原料,优化青金桔籽油螺旋压榨工艺,研究青金桔籽油的常规理化特性、活性物质含量、挥发性成分组成及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通过入榨前水分控制在5.5%左右,炒制时间为8 min,可使得整粒青金桔籽螺旋压榨得油率为90%以上;压榨所得青金桔籽油颜色较深,为墨绿色,其酸价、过氧化值符合国家标准.青金桔籽油主要脂肪...  相似文献   

20.
以菜籽、花生、亚麻籽、葵花籽、芝麻5种油料为原料,经焙炒处理后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热榨),与未处理组(冷榨)作对比,研究螺旋压榨制油法对5种植物油感官指标(色泽,气味、透明度、黏度、滋味)、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色泽、水分及挥发物)、主体组分(脂肪酸、挥发性组分、甘油三酯)、微量组分(总酚、维生素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油方法对植物油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制油方法对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及甘油三酯组成影响不显著(P>0.05),但会使植物油特征香气组分发生明显变化;热榨亚麻籽油、热榨菜籽油、热榨芝麻油、热榨花生油、热榨葵花籽油的总酚含量分别是冷榨工艺的1.2、1.7、1.1、1.5、1.5倍;热榨亚麻籽油、热榨花生油、热榨葵花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冷榨工艺的1.07、1.06、1.14倍,冷榨菜籽油、冷榨芝麻油的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热榨工艺的1.02、1.0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