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O2吞吐选井选层可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研究,但评价因素的权重求取方法通常带有很强的主观人为性,从而对吞吐措施井层的正确评判与选择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传统的权重求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求取权重的非线性优化模型,解该模型获得的权重可以消除计算者的主观性。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和常规的反求综合评判逆问题所得的权重比较,发现该方法求得的权重更符合客观实际。将改进的综合评判方法用于CO2吞吐选井选层中,其评判结果和现场实际一致,从而说明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简单、实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单井注CO2 吞吐强化采油措施的成功率,增加中低渗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开发效益,结合国内外相关开发实例 资料分析、理论研究结果,综合储层流体特性、油藏特性、储层岩石特性参数,建立了CO2 吞吐井位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评 价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CO2 吞吐井位筛选的具体方法、步骤。利用建立的方法,在对实际复杂断 块油藏注CO2 吞吐井位优选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注采制度,进行注CO2 吞吐强化采油开发实践。油田开发生产实践表明,采取 模糊评判井位优选的单井CO2 吞吐强化采油,降低了复杂断块低渗油藏措施实施的风险程度,提高了单井的开发效益。研究结 果对油藏单井注CO2 吞吐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相似油藏利用CO2 吞吐进行强化采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模糊数学在气井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选井选层进行了因素分析,总结了其相关的经验。即先通过求解模糊综合评判的逆问题,得到各因素对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影响的重要程度;再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评价因素按重要性分成五类,形成对评价因素重要性等级的经验性认识;最后用变权评判方法分析了不同重要性等级的一个因素缺失时,选井选层评判结果和现场实际的贴近程度,发现越重要的因素缺少,评判结果和实际的贴近程度越差。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选井选层的因素分析、总结评价经验是正确可行的,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堡陆地浅层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是国内采用水平井开发油藏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水平井开发的逐步深入,目前大部分水平井处于高含水及特高含水阶段。近两年通过在水平井上开展CO_2吞吐的控水增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通过分析已实施井效果,收集现场CO_2吞吐施工评价因素,运用统计学的原理统计出单因素取值变化对吞吐成功的可能性,应用模糊评判方法,建立了适合复杂断块水平井CO_2吞吐选井潜力评价方法,为今后同类型油藏水平井CO_2吞吐选井研究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单井CO2吞吐适宜度大小作为油藏实施候选井的筛选依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不同影响因素分级评价标准,确定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各级权重,并进一步建立了计算单井CO2吞吐适宜度的具体方法、步骤.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评价了具体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单井CO2吞吐候选井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对实际油藏单井CO2吞吐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压裂酸化选井选层中的变权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通过求解模糊综合评判的逆问题,得到各因素对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影响的重要程度,然后对比分析了当某一因素缺少时变权和常权选井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的贴近程度,发现变权评判结果比常权评判结果更合理。通过对比不同因素缺少时变权评判结果,发现缺少的因素越重要,评判结果与现场实际符合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7.
抽油井堵水选井选层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油井堵水作为一项降水增油工艺措施日益显得重要。堵水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堵水选井选层的因素众多,各种影响因素对选井选层的制约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合理选井选层就成为堵水成功的关健。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提出综合运用集合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堵水选井选层,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用微机进行选井选层设计。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促进堵水工作向设计规范化、程序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CO2吞吐工艺操作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Y油田原油CO2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CO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吞吐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对该井的CO2吞吐参数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了CO2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表明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所得的优化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CO2吞吐候选油藏筛选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2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技术是一种提高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目前CO2吞吐候选油藏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通过详细地分析影响吞吐效果的油藏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筛选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候选吞吐地层进行适应性评价。此方法能综合反映各油藏参数对CO2吞吐增产工艺的适宜度,并对4个实例油藏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油井堵水作为一项降水增油工艺措施日益显得重要。堵水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堵水选井选层的因素众多,各种影响因素对选井选层的制约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合理选井选层就成为堵水成功的关健。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提出综合运用集合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堵水选井选层,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用微机进行选井选层设计。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促进堵水工作向设计规范化、程序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A mechanism of a commingled Huff 'n Puff cycles of gas cross flow from a highly pressurized lower formation into a depleted upper formation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gas-well productivity losses due to near-wellbore condensate dropout. 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as wells hampered by liquid dropout and to assess ways of producing the gas field. As a result of liquid re-vaporiz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an appropriate scheduling of huff 'n puff shut-in and production cycles lead into a decline of in-situ liquid dropout and an increase in surface liquid recovery.  相似文献   

12.
超稠油氮气、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河油田杜32块起稠油油藏进行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综合研究,从机理、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氮气、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筛选出高效溶剂,测试驱油效率,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注1/3溶剂段塞加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可以使采收率增加4.0%,增油成本为436元/t,为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图3表3参23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 mechanism of a commingled Huff 'n Puff cycles of gas cross flow from a highly pressurized lower formation into a depleted upper formation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gas-well productivity losses due to near-wellbore condensate dropout. 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as wells hampered by liquid dropout and to assess ways of producing the gas field. As a result of liquid re-vaporiz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an appropriate scheduling of huff 'n puff shut-in and production cycles lead into a decline of in-situ liquid dropout and an increase in surface liquid recovery.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核磁共振资料改善低孔低渗油藏饱和度模型的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核磁共振测井来评价孔隙结构较传统的压汞毛管压力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低孔、低渗油藏中,孔隙结构的变化对饱和度指数n具有较大的影响。大孔占优时,n值越小;小孔占优时,n值越大。利用核磁共振横向驰豫时间T2的几何平均值与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值之间良好的相关性求取m,n值,消除了因孔隙结构改变而造成的取值误差,从而在建立饱和度模型后,能求取到精确的含油饱和度SO。通过对TZ111井的处理,计算得出的孔隙度消除了扩径的影响,含油饱和度更加接近试油结论,提高了饱和度模型的精度,在现场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北油田底水驱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易发生水锥并处于低产低效开发状态的难题,CO_2吞吐是提高低产低效稠油水平井产量的有效措施。为此,选取HZ区块水平井开展了CO_2吞吐试验,进行了CO_2吞吐的合理参数和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并对影响CO_2吞吐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平井多轮次CO_2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平井的选择、注入CO_2量、注气强度、注入速度、注入压力、闷井时间和采油强度等参数,添加CO_2缓蚀剂、不动管柱注入CO_2、使用抽油泵采油是与之相配套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示踪剂在分段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后各段产液贡献不易测试和计算。通过分析示踪剂法测量的原理,进行了示踪剂测试技术优化研究,形成了利用示踪剂评价水平井分段产液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应用该方法在束鹿凹陷致密油体积压裂井束探2x井进行了测试,优选了7种不同示踪剂分别注入7个压裂层段,通过分析在不同时间取得的246个样品,得到了7个层段的产液贡献率,为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和产能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管道输送二氧化碳单井吞吐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江苏油田有CO2气源井这一有利条件,根据气源井出气的状况.研究成功了管道输送CO2工艺、液态CO2注入工艺及防腐、返排等配套技术,并因地制宜,就近选择了近10口井进行现场应用,获得较好的增油效果。管道输送CO2单井吞吐工艺是一项适合复杂小断块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在江苏油田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黄桥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腐蚀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选择N-80、3Cr和9Cr等3种油套管常用钢材进行了CO2腐蚀室内动态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80钢材腐蚀十分严重,3Cr钢材腐蚀较严重,9Cr钢材腐蚀较轻.建议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采用9Cr管材,若采用N-80、3Cr管材,必须采取防腐措施.试验结果对黄桥CO2凝析气田完井管材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CO2气田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