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据中心是多站融合建设和研究中的重要负荷之一,为探索多站融合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向,就多站融合型数据中的交直流供电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从多站融合的建设需求出发,分析了多站融合型数据中心交直流供电模式的典型架构;然后提出了一种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的供电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式的典...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和综合能源服务系统运行模式和商业经营渠道匮乏等问题,对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和综合能源服务系统进行探索性研究,探索了多站融合的融合模式、潜在功能和增值业务,以及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的架构、高级应用开发和商业价值,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行业发展做出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多站融合的内容,从融合条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重点分析变电站、充电站的融合,提出不同类型深度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对多站融合变电站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变电站+储能站、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综合能源站等类型多站融合变电站的落点条件、适用电压等级、电气及通信接入、设备选型及布置等方面进行建设模式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的经济运行,提出了一种从电动汽车充电站到储能站的分级调峰策略。首先,为了缓解储能站调峰压力,建立了基于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然后,在充电站有序充电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储能寿命的储能站调峰模型。最后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保证充电站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充分挖掘了多站融合的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多站融合系统的日前优化运行模型,目的 在于提升融合站运行经济性的同时减小碳排放量、保证供电可靠性.首先,对各子站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建立融合站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主要包括融合站日运行成本最小和碳交易成本最小;接着,建立融合站运行的约束条件;最后,为了快速得到实用的运行策略,采用CPLEX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求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分析了融合新能源站和储能站的投资同收期,为后续其他子站的融合以及多站的扩建、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促进我国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多站融合通过融合变电站、光伏电站、充电站等站点功能实现多能源优势互补,这一新兴领域为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解决多站融合选址评估中需要兼顾多站点影响因素的问题,以及选址评估权重设计中各单站特性指标权重设计困难、共性指标对各单站影响程度的差异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依据该方法设计了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多个站点指标融合;同时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主要思路为:以多站融合指标体系为基础,先按单站求出各自所有指标的权重,再设计多站融合的单站的权重,将两种权重结合得到所有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候选站址的各指标进行评分,经过计及权重的综合评价选出最优站址。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评估体系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电网技术》2021,45(10):4009-4015
在变电站与数据中心站融合场景下,考虑客户服务水平及流量套餐价格,基于Stackelberg模型研究电网企业和网络运营商双寡头利润分配机制,通过成本效益法比较分析了集中决策分配模式、分散决策分配模式的固定付费、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收益共享利润分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共担的收益共享协调机制是电网企业和网络运营商的最佳选择,可通过计算并调节成本共担系数和收益共享系数取值,使电网企业和网络运营商得到不小于分散决策下其他分配方式的利润,达到帕累托改进。然后量化分析成本共担系数、收益共享系数、客户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对该分配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电力数字化”战略中顺势发展“多站融合”项目。基于多站融合布局,提出了一个多站融合项目区域性优先业务筛选的技术方法,从经济发展与能源产业视角,依据各区域属性特征将中国31个省市划分为四类区域,并结合多站融合项目业务清单所梳理的三大类业务范畴,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的大数据分析法,通过选择区域数据样本,形成了多站融合项目区域性优先业务筛选机制,进而依据优先业务匹配组合预测,实现了各区域优先发展业务的精准甄别和科学选择。实证分析验证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站融合项目区域性优先业务筛选模型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有效可靠性,以期为多站融合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变电站周围用电量急剧增加,造成变电站电量的运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变电站的容量和负荷总量下降、有功损耗增加.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站融合的智能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智能变电站规划的影响因素,在多站融合条件下,以变电站、变压器和网费为优化目标,对各个阶段下变电站对应的负荷点进行约束,简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变电站的多站融合是指以变电站为基础,利用变电站等电网基础设施的富余空间,在站内合成光伏、储能、5G基站、数据中心等综合能源形式的融合型站点.但基于变电站的多站融合选址受许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影响,因此在选址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变电站、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储能站、5G基站的共性因素和特征因素.从与负荷中心距离、地块...  相似文献   

13.
智慧能源站以新建变电站为依托,创新建设模式,实现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综合能源站集成融合与友好互动,实现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合一,提升电网综合效率,满足城市建设对能源、环境的综合要求。贯彻“互联网+智慧能源”理念,建立电力“云”服务,打造“多站融合”的共享新模式,实现“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按照“多站合一”的建设模式,结合某220 kV变电站实际工程情况,对站内变电站、综合能源站、数据中心站进行总体统筹布置优化研究,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提高了综合能效,为后续智慧能源站“多站融合”试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边缘数据中心与传统变电站的防雷设计和耐受能力差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共用接地网带来的雷电过电压问题。分析了现阶段独立数据机房的三级防雷保护措施,提出了多站融合场景下边缘数据中心的共地系统雷电过电压监测方法,采用PSpice软件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功能响应。搭建了应用于多站融合场景下边缘数据中心共地系统雷电过电压监测装置,实现了边缘数据中心共地系统的电压监测和数据记录存储,为多站融合变电站的过电压防护提供了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帧最优的多站遥测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张东 《电子测量技术》2019,42(17):101-105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多站融合中储能电站容量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问题,提升多站融合项目的经济性。文章构建了储能电站数学模型、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负荷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储能电站的最佳运行策略。经过实际场景计算验证,基于多站融合的储能电站存在最佳设计容量和最佳运行策略,其具体数值取决于分时电价政策、储能电站单价和电池的DOD-寿命特性。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广泛布局的变电站开展多站融合模式的能源综合体建设是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路径。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备优良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供冷/供热服务,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但是目前关于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尚无深入研究,论文在梳理总结地源热泵经济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的成本分析,对热泵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了量化建模,并选择河北某"多站融合"项目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及敏感性分析,结合测算结果,对我国未来多站融合项目的地源热泵系统建设运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站融合变电站是今后城市电网及综合能源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尚无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为核心,通过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和DL/T 860规约将各子系统监控模块融合为统一界面、统一规约、相同控制策略的联合监控系统,统筹促进“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深度融合和交互,实现对所有可控设备的统一协调控制和全景数据智慧管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实现子系统模块的即插即用。并根据各子系统的定位和数据流向特点,设计了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网络配置及安全分区方案,指出了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场地条件、功能融合、业务需求等约束条件下多站(电动汽车充电站、5G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储能站)的规模优化设计和协调运行问题,提出多站融合场景下各站的配置方法和协调运行策略.首先,深入分析目前各站发展资源需求和站间功能融合可能性.以提升现有变电站闲余场地利用率为目标,以各站为配置对象,明确了各站的配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规模DG并网带来的电网调峰及备用容量需求,基于全局协调、分区自治思想,提出多站融合供电系统辅助调峰自律运行调控策略。构建调峰备用等相关技术指标以量化供电区域应具备的“自律能力”。根据供电区域调峰需求,提出多种融合供电区域储能站自律调峰控制策略。为满足主网调峰备用需求并实现供电区域“自律”运行,将储能调峰自律控制策略联合优化配置,建立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站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鲁棒优化联合端点场景筛选法构建供电区域典型运行场景,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多站融合典型实施案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