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共混增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邬素华  文志红 《中国塑料》1999,13(11):39-43
本文选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用Brabender熔融挤出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POM)的改性增韧性进行了研究。对POM/TP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PU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出现峰值,而同时又保持了其它性能的适当水平。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纳米碳酸钙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TPU/nano-CaCO3配比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差热分析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LM)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TPU与nano-CaCO3的总用量为10份,其中TPU与nano-CaCO3的质量比为7:3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12.84kJ/m2,比纯POM提高了88.5%。同时TPU和nano-CaCO3的加入降低了POM的结晶度,缩小了球晶尺寸。  相似文献   

3.
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共混增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 ,用Brabender熔融挤出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POM)的改性增韧进行了研究。对POM/TP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TPU用量的增加 ,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出现峰值 ,而同时又保持了其它性能的适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热塑性聚氨酯增韧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POM/TPPU/Z-3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容剂Z-3可控制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尺寸及分布,起着聚集剂的作用。随着TPPU用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增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出现峰值,MI下降,当POM/TPPU/Z-3=100/7/0.49时,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中玻纤含量和扫描频率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加,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降低,同时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在α转变时分子运动活化能。另外,还研究了玻纤含量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酯类弹性体(KT–28)和热塑性聚氨酯(PUR-T)为增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对聚甲醛(POM)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这2种增韧剂含量对POM熔体流动速率(MFR)、韧性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KT–28和PUR-T含量的增加,POM的MFR和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升高;KT–28增韧POM的MFR低于PUR-T增韧POM,表明KT–28与POM的相容性比PUR-T更好;POM/KT–28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高于POM/PUR-T,且当增韧剂质量分数低于12%时,KT–28对POM拉伸强度的劣化影响比PUR-T的小,同时KT–28具有比PUR-T更低的价格成本,是一种增韧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POM增韧剂。  相似文献   

7.
聚甲醛(POM)共混增韧是高分子学术界迄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应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对POM增韧改性进行了研究,对POM/TP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和形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PU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I)和断裂伸长率(ψ)随之增加,即韧性增加,而拉伸强度(σ)、弯曲强度(σw)、弯曲模量(Ew)和硬度(H)随之降低,即刚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二硫化钼(MoS_2)为改性添加剂,制备了MoS_2/TPU复合材料。研究了MoS_2添加工艺和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_2先添加至PTMEG中再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随着MoS_2用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100%定伸模量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耐热老化、耐水解和耐液压油性能提高,阿克隆磨耗增加,摩擦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9.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受阻酚AO-80/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ET-TPU)阻尼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动态力学热分析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现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O-80与基质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客性,且以分子水平溶解在基质中,处于无定型态.随着AO-80用量的增加,PET-TPU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硬段基本保持不变.AO-80/PET-TPU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与温度曲线呈单峰形式,随着AO-80用量增加其峰值明显增大,并且转变峰向高温方向移动.AO-80的加入使PET-TPU基质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11.
以聚甲醛(POM)为基体,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为增韧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增容剂,制备了增韧POM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聚酯型PUR-T对POM的增韧效果优于聚醚型PUR-T。POM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PUR-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PUR-T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1.1 k J/m2,是纯POM的3倍,断裂伸长率达到273%,约是POM的12倍。通过对不同类型增容剂的优选,发现MDI能够实现有效增容,优于其它类型的增容剂,当PUR-T质量分数为10%,MDI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由26.4%提高到43.9%,提高了66.3%,增容剂MDI能够有效提高PUR-T与POM的相容性,能够有效起到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以4种不同的混合顺序,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nano-CaCO3的用量对POM/TPU(90/1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共混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4 %的nano-CaCO3与TPU预先混合制成母粒再与POM共混得到的复合材料中POM晶粒发生明显细化,缺口冲击强度高达12.5 kJ/m2,冲击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异氰酸酯指数(R值)、外加剂掺量、以及养护龄期对超高韧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优化材料制备技术,得到超高韧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技术.结果表明:R值决定着聚氨酯材料的软硬段比例,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外加剂的掺入降低了材料的孔隙率,提高了材料致密度,聚氨酯材料的后熟化过程在7 d左右;超高韧性聚氨酯复合材...  相似文献   

14.
聚甲醛/聚氨酯共混增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采用热塑性聚氨酯(PU)弹性体,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改性增韧。并对共混体的流变性能、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其结果对扩大共聚甲醛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氢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TPU为基体,纳米ATH作为主要改性剂,采用溶液-凝胶法制备ATH/聚醚分散体系,原位聚合法制备TPU/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对预聚物的粘度及后续实验过程影响较大,因此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不宜过高,实验选用的最大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纳米ATH的添加可使TPU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ATH质量分数为4%时,拉伸强度增幅为60%,而断裂伸长率随着纳米ATH添加量的增加,存在极大值现象,在ATH质量分数为3%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64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石墨填料对聚氨酯弹性体(PU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颗粒在PUE基体中分布均匀,不影响其微相分离特征,并可提高材料的软化温度;当石墨加入量小于30%时,PUE材料硬度基本不受石墨添加量的影响;石墨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强度出现峰值;添加石墨颗粒可以显著改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受阻胺/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受阻胺/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阻胺GW-622均匀分散在受阻胺GW-622/TPU复合材料中,受阻胺GW-944在受阻胺GW-944/TPU复合材料存在少量团聚体;随着受阻胺用量的增大,受阻胺/TPU复合材料高温区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与TPU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TPU为基体,纳米氢氧化铝(ATH)作为主要改性剂,采用溶液-凝胶法制备ATH/聚醚分散体系,原位聚合法制备TPU/ATH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分析。DSC分析表明,纳米ATH的添加没有改变TPU微相分离结构,但使TPU软段的玻璃化温度和硬段的分解温度有所提高,说明纳米ATH既存在于聚氨酯大分子软段区又存在于硬段区;TGA-DTA分析表明,纳米ATH改性后的TPU耐热性有所提高,分解温程拓宽约20℃。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某些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刚性粒子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聚甲醛(POM)进行了协同增韧,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增韧体系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TPU/SiO2协同增韧提高了POM缺口冲击强度,且能有效降低传统增韧方法对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造成的损失;当POM中单独加入20 %(质量分数,下同)TPU时,POM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89 %,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却分别降低了18 %和40 %;单独加入2 % SiO2时,POM的缺口冲击强度仅提高22 %,增韧效果不明显;同时加入20 %的TPU和2 %的SiO2时,POM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230 %,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仅分别下降了8 %和1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