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轻集料混凝土力学特性及其对集料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整理了二十余年的试验数据,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通过对比的方法,把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进行了整理,并提出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目的是促进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在高层、大跨结构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部分剪切连接胶合木-混凝土连续组合梁中抗剪连接件不同分布情况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4组模型试件,对抗剪连接件进行分段布置,其他相关参数和条件均保持不变,对4组试件的滑移、挠度和剪力进行建模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抗剪连接件分段布置的3组试件滑移和挠度均比沿全梁等间距布置抗剪连接件的试件小,荷载总量相同时对称集中荷载对组合梁滑移和挠度的影响更大;间距为150 mm试件(GCB-4)的抗剪连接件布置方式最合适,该试件的界面滑移和挠度最小,且抗剪连接件的分布方式在实际施工时更方便,只需计算出布置区域并按固定间距布置即可。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对考虑界面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曲变形计算公式缺乏广泛适应性,不便于组合梁结构设计。为此,采用三角级数构造组合梁弹性弯曲变形和界面滑移的位移函数,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法,推导了简支组合梁在不同荷载类型下的弹性弯曲变形和界面滑移的计算公式,进而得到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抗弯刚度和界面滑移值的统一显式解。通过与大量已有文献中的试验值和既有计算方法比较,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根据三角级数解推导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曲刚度计算公式简洁直观,物理意义明确,结果可靠,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精确计算正常使用状态下组合梁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的界面进行三维重建以及计算界面的分数维表征其粗糙度的方法,述评了轻集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与轻集料混凝土界面分数维的相关性,以及界面分数维与界面粗糙度、界面的啮合结构、界面黏结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理论发展、研究现状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典型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论述,为组合梁变形计算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轻集料混凝土的界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勇  丁庆军  于发洲  胡曙光 《混凝土》2002,20(10):29-31
通过利用SEM对轻集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结构的研究,揭示了轻集料和水泥石的“嵌套”界面结构是轻集料混凝土早期强度高的根本原因,并阐述了轻集料对水泥石的“自养护”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考虑滑移的有效宽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能量变分法,分析组合梁在界面产生相对滑移后,其组合梁翼缘板有效宽度的变化规律。假定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翼缘板的纵向位移沿横向分布函数模式为三次抛物线,以组合梁界面相对滑移作为未知函数,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控制微分方程,获得了纵向应力的闭合解。在求解混凝土翼缘板纵向应力后,可确定翼缘有效宽度。文中推导了简支组合梁在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及两点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翼缘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利用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可对任意截面有效宽度进行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简支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有效宽度沿梁长的分布规律:考虑相对滑移影响时,无论在哪种荷载作用下,沿梁长度方向翼缘板的有效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处翼缘板的有效宽度最大,向支座方向略有减小;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荷载作用位置处翼缘板的有效宽度最小,向两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相对滑移对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结合对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梁截面受力特点的分析,建立了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考虑滑移后组合梁简化弹性抗弯承载力公式,使组合梁承载力公式得到优化。同时为验证公式正确性,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理论推导公式与有限元分析吻合良好,可以适用于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收缩和徐变应变对长期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曲变形以及界面剪力和相对滑移的影响,提出状态空间法求解得到任意截面处界面剪力和界面滑移沿轴向分布的解析解。对比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解析解,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着重考察了收缩和徐变效应对均布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界面剪力和界面滑移的影响,并研究了剪力连接键滑移刚度的变化对组合梁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力连接键滑移刚度越大,挠度随收缩徐变累积的相对增加量越大;界面剪力和界面滑移随加载时间逐渐减小。同时给出了合理抗滑移刚度的建议值。图9参18  相似文献   

11.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和刚度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6根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内力臂系数η的值和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供相关规程修订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12,42(9)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再生骨料替代率为0%、50%、70%配置的9根HRB500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不同剪跨比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以及裂缝最终形态、宽度、变形、钢筋应变及受剪承载力等性能。试验表明:当剪跨比λ=1.5时,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过程、形态和裂缝发展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同;当剪跨比λ=2.5,3.0时,破坏过程与裂缝发展相似,但破坏形态趋向塑性破坏,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能力没有降低,且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大小对梁斜截面承载力影响不大;现行规范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是适用的,安全储备较高。建议再生混凝土梁设计剪跨比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再生骨料替代率为0%、50%、70%配置的9根HRB500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不同剪跨比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以及裂缝最终形态、宽度、变形、钢筋应变及受剪承载力等性能。试验表明:当剪跨比λ=1.5时,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过程、形态和裂缝发展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同;当剪跨比λ=2.5,3.0时,破坏过程与裂缝发展相似,但破坏形态趋向塑性破坏,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能力没有降低,且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大小对梁斜截面承载力影响不大;现行规范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是适用的,安全储备较高。建议再生混凝土梁设计剪跨比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4.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润  李爱群 《建筑技术》2007,38(9):701-704
外包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的组合结构形式,它吸收了其他组合梁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方便,工业化生产和综合经济指标好等特点,成为一种更有应用前景的组合构件。其截面形式包括轻钢-混凝土组合梁、帽形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新型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  相似文献   

15.
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滑移及变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报道了8榀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滑移规律和变形的试验结果。利用Goodman弹性夹层假设,推导了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界面滑移和挠度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该理论公式既能描述组合梁的界面滑移规律,又可以计算界面滑移对组合梁变形挠度的影响。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滑移与变形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将多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理论计算,探讨工程设计中合适的剪力连接度。本文所得的理论计算公式,将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滑移和变形挠度进行计算,并为其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钢骨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连广  王澈 《工业建筑》2005,35(1):65-66,55
通过试验 ,详细地分析了钢骨轻骨料混凝土简支梁的混凝土裂缝发展规律、混凝土及钢骨的受力特性 ,研究梁的抗剪机理及其破坏模式 ,确定影响钢骨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利用强度叠加理论得到钢骨轻骨料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目前在城镇化以及旧建筑物拆除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地震灾后重建,对钢与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构件开展研究很有意义。通过对最新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及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及结构的力学性能、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及结构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与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变形机理,运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不完全交互作用组合梁的变形微分方程及简支组合梁在常见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变形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进行论证,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根碳纤维预应力棱柱体复合筋(CFRP-PCPs)混凝土连续梁进行裂缝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各控制截面处的平均裂缝间距与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式。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算式的可行性,为CFRP-PCPs复合筋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试验表明,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裂缝发展状态与CFRP-PCPs复合筋的截面面积和预应力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20根矩形截面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粱)短期变形(或刚度)的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已有成果,提出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相对应的一套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