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在焦油装置管式炉对流段增加一段焦油管,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利用高温烟气余热预热助燃空气,降低了烟气排放温度;在管式炉煤气燃烧器对流段增加11根炉管提高了管式炉的热效率,煤气耗量明显降低,由改造前的883 m3/h降到729 m3/h,降低了装置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温度从原先的364℃下降到204℃,明显减小了废气带走的热量。煤气燃烧完全,废气含氧量从原先的高于10%下降至4.8%,管式炉热效率明显升高,由原先的76.4%升高到85.0%。  相似文献   

2.
为发展和深入认识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建立了转底炉综合数学模型,该模型由转底炉本体热化学平衡、转底炉区域热平衡计算模型、余热回收模型、生球干燥模型、炉膛温度校核与尾气露点校核模型和转底炉流程模型组成.采用综合模型计算了该工艺流程的基本工艺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煤气热值、废气排放温度和余热回收利用方案对整体能量消耗有不同程度影响,煤气发热值每增加50kJ·m-3,理论燃烧温度提高22~25℃,煤气用量减少41~47m3·t-1;空气预热温度平均每增加100℃,理论燃烧温度提高35~40℃,煤气用量减少90~103m3·t-1.此外,应用此模型还可以计算任何原料和燃料等条件下的直接还原工艺参数,研究不同余热回收方案条件下的各个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厂发生炉煤气热值低的问题,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排灰不均匀,炉墙挂渣,饱和温度和煤气出口温度偏高,提出了炉体及出灰系统改造及操作方法改进措施,实施后,煤气热值从5 051 kJ/m3提高到5 250 kJ/m3以上,每年创经济效益37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张俊伟  贾新  林春山  王荣刚  张小林  尚栋 《炼铁》2023,(2):25-28+32
首钢股份3号高炉中修开炉后,炉缸侧壁局部温度持续上升,TE31349点热电偶温度最高升至439℃。认为炉缸中心不活跃、炉温维持较低水平、风口损坏漏水对炉缸侧壁和炉底砖衬薄弱部位的侵蚀加剧是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加钛矿护炉、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加大冷却强度、优化炉前操作等措施,炉缸侧壁温度普遍下降,TE31349点热电偶温度得以控制,稳定在120℃左右;2020年6—10月,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特别是燃料比由545.68kg/t下降至513.12kg/t。  相似文献   

5.
针对承钢中宽带钢加热炉加热板坯水管黑印大、温度不均匀、热效率低等问题,在由推钢式炉改造为步进式炉后,该生产线的产量由60万t/年提高到80万t/年,品种钢生产比例由5%提高到15%,吨钢降低煤气消耗20 m^3,板坯氧化烧损减少0.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转炉放散炉气在竖炉中预热废钢的传热规律,建立了废钢多孔介质中的瞬态非热平衡流固耦合模型;通过FLUENT模拟得出废钢传热特性曲线和废钢料层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废钢预热中料层高度、转炉放散炉气温度和进气速度对废钢温度及预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200℃炉气中,废钢经30 min预热后温度达到570.3℃,预热效率为38.3%;随着废钢料层高度从2.5 m降低到0.7 m,废钢温度从570.3℃升高到695.7℃,预热效率下降为13.3%;随着转炉放散炉气温度从1200℃升高到1600℃,废钢温度从570.3℃升高到734.4℃,预热效率上升为44.2%;随着进气速度从2.375 m/s降低到1.125 m/s,废钢温度从570.3℃下降到356.1℃,预热效率上升为54.5%.  相似文献   

7.
针对济钢1750m3高炉炉缸侵蚀状况,在生产中进行喂线护炉,使其还原成T(iN,C)的沉积,同时通过冷却水系统改造增加冷却强度,对炉缸、炉底形成稳定保护层。实践表明,炉缸侧壁E1点温度由810℃下降至500℃左右,G1点温度由1050℃下降到900℃左右。  相似文献   

8.
高伟  韩顺杰  陈庆 《中国冶金》2009,19(3):34-34
AOD炉烘烤装置能够提高炉内衬温度,减少炉内衬对铁水的吸热,提高炉龄及降低燃料消耗。本文应用一种新型高效蓄热式烘烤系统对AOD炉进行烘烤。该烘烤装置可将空气和煤气预热到1100 ℃,可使用低热值煤气,取得良好的烘烤效果。与传统烘烤器相比,可节约燃料,加快烘烤时间,在10 min内使炉衬温度由800 ℃提高到1100 ℃。提高了炉衬寿命。降低NOx物和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4000m3高炉热风炉通过技术改造采用一种先进的高效节能型预热器-板式煤气预热器取代原管式预热器,效果显著。技术改造的结果表明,原煤气预热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热管损坏失效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煤气预热温度只能达到40℃,严重影响到了烟气余热的回收,造成热风炉系统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增加,设备维护成本大幅升高。技术改造后,热风炉系统整体热效率大幅提高,高炉煤气消耗有效降低、便于设备维护,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杜屏  雷鸣  周夏芝  周海华  马恒保 《炼铁》2021,40(6):21-24
针对沙钢3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持续升高现象,提出了经济高效低钛护炉方案。经济高效低钛护炉,就是以析出石墨碳为核心,提高铁水[C]含量,降低铁水中碳不饱和度,改善炉缸活性,促进炉缸石墨碳析出。3号高炉低钛护炉期间,逐步减少钒钛矿使用量,铁水[Ti]降低至0.08%以下,炉缸侧壁炭砖温度基本处于400℃以下。同时,高炉日产量达到6500t/d以上,燃料比和焦比分别降低至519kg/t和375kg/t,大幅降低了燃料消耗,实现经济、高效、低钛护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宁钢2号高炉炉底温度异常升高后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在炉役后期,2号高炉炉底温度整体明显上升,并出现越往下温度越高且水温差不高的异常现象,炉底温度最高时达到726℃。为此,采取了控制冶炼强度、提高铁水温度、降低炉渣碱度、钛矿护炉、优化煤气流分布等措施,调整了开口机角度和炉底软水流量,加强了炉底灌浆,使炉底温度逐步下降至正常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煤气利用、降低能耗,莱钢3200m3高炉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大矿批冶炼试验。通过调整布料矩阵,减少入炉粉末,保证足够的风速和鼓风动能等,高炉实现了100~105t的大矿批冶炼实践,炉况稳定顺行,煤气利用率由46.5%上升到49.5%,燃料比由525kg/t下降至500kg/t。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首钢股份1号高炉钛矿护炉期间各生产指标,如风量、冶炼强度、燃料比、铁水温度、[Ti]及炉缸炉底钛沉积量等的变化状况。钛矿护炉为期10天,钛矿配加量由常规护炉的1.5t/批,提升至强化护炉的2.5t/批;风量由4777m3/min减小到4744m3/min,透气性明显变差;冶炼强度出现小幅度下降;燃料比未出现明显变化;铁水温度及[Si]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钛矿护炉前期,[Ti]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炉缸炉底钛沉积量在短时间内由2t/d上升到14t/d左右,容易引起炉况波动,应该密切关注炉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提高2500m3高炉热风温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风温是高炉提高喷煤比、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不锈钢分公司炼铁厂2500m3高炉在采用提高热风炉拱顶温度、提高废气温度、助燃空气与煤气双预热、富氧烧炉、全关混风闸阀等多项技术外,近年来.采取热风炉富氧烧炉、掺烧高热值转炉煤气、增加换炉次数缩短烧炉送风周期等措施提高风温.近几年高炉风温不断提高,2006年2500m3高炉月平均风温达到1158℃,最高达到1195℃.  相似文献   

15.
左俊  尤石  赵世丹 《炼铁》2023,(2):1-4
马钢2号高炉自2018年以来炉缸工作状态持续下降,2019年8月炉芯温度一度下降至300℃以下。炉缸工作状态差的原因主要是铁水钛含量高、装料制度不合理和鼓风动能偏低。通过采取优化铁水成分改善流动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两道气流、积极用风提高鼓风动能等技术措施,高炉两道气流趋于稳定,炉缸工作状态逐步好转。2020年5月炉芯温度明显回升,持续保持在400℃以上。随着炉缸的活跃,炉况明显改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10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54t/(m3·d)、燃料比522kg/t、焦炭负荷4.40。  相似文献   

16.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2#1 080 m3高炉热风炉采取提高热风炉预热器换热效率、优化改造热风炉助燃风、废气回收系统、应用局部加压技术、改造热风炉助燃风机等措施,使高炉动力系统与当前的高炉炉容进一步匹配,平均风温由983.67℃上升至1 007.33℃,燃料比由545.07 kg/t下降至539.45 kg/t,高炉年节约动力成本1 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
王瀚  王静松  彭星 《中国冶金》2021,31(5):19-25
为降低高炉炼铁中固体碳耗、高效利用冶金高温副产煤气,提出高炉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工艺流程,建立基于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的高炉数学模型,并修正了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应用该模型分别对传统高炉、炉缸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以及炉身喷吹循环煤气的炼铁流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炉缸富氧喷吹还原性气体以及炉身喷吹循环煤气的炼铁流程中,当氧气浓度达到50%、炉缸还原性气体喷吹量为267 m3/t时,焦比为291 kg/t,煤比为150 kg/t,直接还原度为0.195,相比传统高炉,燃料比降低109 kg/t,综合能耗降低4.8%。还原性气体温度每升高100 ℃,可多喷吹5.8 m3左右的还原性气体,降低焦比约5.5 kg/t;还原性气体喷吹量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较大,炉缸每喷吹1 m3/t、1 000 ℃的还原性气体,理论燃烧温度可降低约1.9 ℃。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厂发生炉煤气热值低的问题,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排灰不均匀,炉墙挂渣,饱和温度和煤气出口温度偏高,提出了炉体及出灰系统改造及操作方法改进措施,实施后,煤气热值从5051kJ/m^3提高到5250kJ/m^3以上,每年创经济效益37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焦炉煤气供应紧张的矛盾,莱钢焦化厂在原烧焦炉煤气管式炉上重新设计,制作了烧高炉煤气的粗苯管式炉,将原辐射段炉管加长1m,在辐射段下部增设圆筒型燃烧室,并增加1台烟囱废气预热记炉煤气的列管式换热器。该管式炉改烧管炉煤气后,每小时可替代出焦炉煤气600m^3,年创经济效益1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热风炉热媒式余热回收装置的工艺设计及其运行状况.该装置选用YD—300导热油作热媒,受热侧和放热侧分离设置, 可同时预热空气和煤气.至今运行了一年半多,运行稳定可靠,煤气预热温度达125℃,空气预热温度达149℃,每小时可回收8400MJ的废气热量,每吨生铁回收热量为229MJ.采用热媒装置预热煤气和空气后,热风炉的热效率可提高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