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式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由关联分析法确定负荷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确定反向传播神经网络1的输入量为负荷主要影响因素,输出量为相应负荷值,实现多因素回归预测。最后,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2串行式融入,并确定其训练数据集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1的预测值集,继而实现时间序列预测。两个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训练前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初始权值阈值的优化,该方法实现了多因素回归预测与时间序列预测的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较其他同类型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较好地应用于负荷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网负荷随时间空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导致短期负荷预测精度低和模型训练时间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PSR)和随机配置网络(stochastic configuration networks, SCN)的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将配电网数据中与负荷相关的气象数据通过主元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数据降维,并与负荷序列组合成多变量的时间序列,运用混沌时间序列理论,通过互信息法和虚假近邻法求取参数并重构相空间,最后使用随机配置网络预测电力负荷。采用欧洲电网公开数据集的历史负荷和气象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结果表明,与网格搜索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和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相比,所设计方法具有智能化水平高、运算高效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传统方法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建模的复杂性,根据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研究了基于LM算法的BP网络、RBF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通过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的学习,自动提取影响中长期电力负荷的诸多因素。从训练速度、预测误差等方面分析对比了两种神经网络预测能力,仿真和实例数据表明了两种神经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传统方法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建模的复杂性,根据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研究了基于LM算法的BP网络、RBF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通过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的学习,自动提取影响中长期电力负荷的诸多因素.从训练速度、预测误差等方面分析对比了两种神经网络预测能力,仿真和实例数据表明了两种神经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各时点负荷分量组成的负荷时间序列中,各数据点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进行短期负荷预测时模型一般无法兼顾数据的共性和差异性.作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不损失负荷原始数据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负荷数据的主成分,有效地减少了预测模型的输入量.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特点,将温度因素引入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难以处理电力负荷数据间关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ropout的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构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这种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Improved LSTM,ILSTM),通过将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多个时间步输入与输出矢量进行全连接,增强了对目标系统中线性成分的表征;使用Dropout对ILSTM网络进行优化,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同时减少了模型的训练时间;以日期、温度、电价和电力负荷数据作为输入构建了Dropout-ILSTM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以AEMO提供的新南威尔士州电力负荷数据作为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其它神经网络模型,文中所提出的Dropout-ILST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适用于不同预测宽度的电力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电力负荷采样概率分布估计预测方法。首先,对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进行研究,在构建网络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数据维度降低,提高预测效率;其次,为提高预测准确度,采用分布估计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为提高分布估计算法性能,基于Gibbs采样方式构建Markov链特征的概率条件分布模型,实现联合概率分布逐渐逼近;最后,通过在标准测试函数和法国电力负荷实测数据上的实验对比,验证所提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短期负荷预测的重要性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的负荷预测虽然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但现阶段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要求逐渐提高。为满足发展需要,则要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或建立新的预测方法。通过分析负荷预测数据周期性及周期内的特征,结合递归神经网络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独特优势和受限玻尔兹曼机的强大的无监督学习能力,对结合受限玻尔兹曼机的递归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及训练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该网络进行了电力负荷数据预测实验验证并与其他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神经网络较其他网络在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实验中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制定合理调度计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由完整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LSTM-Attention)相结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完整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有效地将负荷时间序列分解成多个层次规律平稳的本征模态分量,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极大值,结合镜像延拓方法抑制边界效应,提高分解精度,同时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自适应地提取电力负荷数据输入特征并分配权重进行预测,最后各预测模态分量叠加重构后获得最终预测结果。通过不同实际电力负荷季节数据分别进行实验,并与其他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结果分析进行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余帆  沈炯  刘西陲 《电网技术》2008,32(8):63-67
针对日前电力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利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得到边际电价序列的条件方差,然后以条件方差作为电价波动风险指标,建立基于历史电价、历史负荷和历史电价条件方差等输入量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反向传播网络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美国PJM电力市场的日前边际电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引入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传统反向传播网络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赵杰辉  葛少云  刘自发 《电网技术》2004,28(5):35-37,40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时,如果输入空间严重自相关及网络维数较高时,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会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改进RBF神经网络新方法.具体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原输入空间进行重构,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来确定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最后通过某省的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RBF神经网络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的特点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辨识功能,将RBF神经网络应用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数据预处理,具体讨论了空缺数据的补全以及失真数据的查找和修正,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实际算例的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缺损数据处理方法和改进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电力负荷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程  谭阳红 《广东电力》2010,23(5):1-3,11
由于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的神经网络模型自身固有的缺点,其电力负荷预测结果不理想,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全局逼近的性质,不存在局部最小问题,为此,针对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给出了RBF的预测原理,推导权值的更新方式,并和BP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收敛速度快、预报精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挖掘海量数据中蕴含的有效信息,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负荷数据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将海量的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期信息以及峰谷电价数据按时间滑动窗口构造连续特征图作为输入,先采用CNN提取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以时序序列方式构造并作为LSTM网络输入数据,再采用LSTM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使用所提方法对江苏省某地区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比传统负荷预测方法、随机森林模型负荷预测模型方法和标准LSTM网络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精准的电力负荷预测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调度和稳定运行,支持向量机作为一种良好的预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实时电价成为电力负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应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时,引入实时电价这一影响因素,同时将加权灰色关联投影算法应用于节假日的历史负荷序列的选择,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最终得到一种实时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以新加坡的电力数据为例进行实时电力负荷预测,并与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韩丹  张宏波  贾勇 《吉林电力》2009,37(3):16-19
以某市2000-2005年上半年的GDP增长数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数据,用电量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GDP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电力需求量的关系。根据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影响电力负荷的相关因素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减少负荷预测系统的输入量,提高了系统预测的效率,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电力负荷数据规模呈现指数形式增长、且复杂程度增大,逐步构成了电力负荷大数据,传统负荷预测方法已无法满足海量负荷大数据分析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Hadoop架构的多重分布式BP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从BP神经网络原理层对其输入信号的正向传递、误差信号的反向传播过程予以剖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基于Hadoop架构中Map Reduce框架的BP神经网络负荷分布式预测模型;其次,为弱化其"过拟合"问题,在引入"多重"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最短距离法聚类的方式择取多重分布式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初始重数和成员集的方法,并定义衡量聚类优劣的有效指标,以确定合理重数。实验结果表明,多重分布式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电力的准确性负荷预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避免短期负荷精度存在误差,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依据主成分的实际贡献率,做好线性无关输入变量的提取工作,进而将变量维数逐渐压缩。结合递推合成BP网络实现数据预测,在电力短期负荷预测过程中,会将模型预测精度提高。电力日负荷数据主成分分析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这一简化模型在日负荷数据预测过程中速度较快,同时也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及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优化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原始变量降维成少数彼此独立的变量作为输入,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来确定网络的结构,有效解决BP网络预测精度与效率不高问题。在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某地区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训练仿真,平均预测精度接近98%,预测程序运行效率提高两倍以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效率和预测精度方面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电价变化剧烈的情况下,精度较低并且所耗费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SN)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所提方法介绍了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预测原理,提出了电力市场短期电价的预测机制,包括参数选取、采样数据预处理和ESN训练及预测过程;并分别采用回声状态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电价预测。经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电价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