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燕山水库大坝工程为例,介绍了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在大坝护坡施工中的应用,基于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构造和护坡结构设计,探讨了大坝混凝土砌块护坡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使坡面外观新颖、施工便捷、质量易控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燕山水库大坝工程为例,介绍了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在大坝护坡施工中的应用,基于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构造和护坡结构设计,探讨了大坝混凝土砌块护坡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使坡面外观新颖、施工便捷、质量易控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薄壁大开孔压力容器在开孔接管部位有很大的应力集中,必须进行补强,针对薄壁疲劳容器大开孔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大开孔设备在危险工况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提出了可行的开孔区域加强措施,并提出两种解决方案,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锅炉的锅筒、集箱上管接头都采用角焊缝型式,同时其筒体上的开孔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筒体自身富裕量,开孔无需补偿;另一种由于开孔直径较大,开孔后自身强度不足,需要用管接头壁厚和孔桥来补强。本文主要叙述需用管接壁厚来补强的对接接头焊缝,应用超声检测焊缝的内在质量是必要的,其他的管接头连接焊缝是否也有必要严格控制,同时不在超声检测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判别标准等问题作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然对流情况下矩形散热片基板开孔对换热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板开孔的散热片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开孔后换热强化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开孔后发热元件的温度降低;通孔破坏了散热片基板上速度边界层的形成,从而强化了局部表面处的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6.
改变开孔位置对风扇叶片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王如根  张相毅  曹朝辉 《汽轮机技术》2007,49(5):359-361,365
基于从叶片压力面到吸力面开孔射流可以延缓吸力面尾缘气流分离的思想,以NASA67风扇叶片为原型进行开孔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开孔射流对该风扇叶片的流动特性、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开孔射流处理能有效改善叶片吸力面尾缘的流动特性,从而提高压气机性能和稳定工作范围,同时合理地选取开孔位置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发挥开孔射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改善压气机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离心泵叶轮开孔对空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一普通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在进口易空化区不同位置做不同直径的贯通孔,利用CFD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空化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进口汽蚀余量条件、不同开孔位置和不同开孔直径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开孔会造成叶轮内能量损失,损失大小与开孔直径和孔内平均流速正相关;开孔对离心泵空化性能影响主要取决于流体在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的能量差和开孔造成的能量损失之间的差值,差值为正则抑制空化,差值为负则加剧空化;扬程和效率随开孔直径先升高后下降,当穿孔直径为3 mm时,达到最大值;开孔会影响叶片吸力面压力及流场分布;综合看,在C=0. 5流面开孔优于在C=0. 9流面开孔。  相似文献   

8.
即存在大开孔结构,又开排孔的压力容器,对于开孔部位的强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大开孔和排孔结构分别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同时建立设备整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局部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整体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给出压力容器开孔分析时建立哪种模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圆形护圈调整桩基局部流场,护圈开孔进一步交换上下两侧水体,降低结构振动并减少桩基冲刷深度,从而维持风力机的正常运行。为验证开孔护圈的防护效果,开展不同开孔型式护圈防护下的单桩基础冲刷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设计9种不同型式的开孔护圈,探究护圈开孔形态、开孔数量和开孔位置对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护圈改变桩基边缘冲刷形态,护圈开孔可提高桩基前期冲刷速率;相比传统护圈,内侧开孔护圈和外侧开孔护圈防护效果较差,而中间开孔护圈可进一步减小单桩基础周围冲刷深度,并控制冲刷深度不均匀性,提升护圈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结构和工艺的要求,需要在容器壳体上设置大开孔结构。容器壳体大开孔的应力状况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强度失效准则,对壳体大开孔补强问题采用等面积法、压力面积法、极限载荷法、有限元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几种补强方法的适用范围。针对现有补强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来分析大开孔接管补强问题是解决复杂壳体大开孔安全问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衡量高原高寒地区救援车载烤箱质量的关键指标是内部温度场的均匀性.设计了 4因素3水平的正交模拟实验,分析了烤箱4个关键参数对温度均匀度的敏感度,得到了最优分布.结果表明:对温度均匀度影响最大的关键参数是进口风速,其次是多孔板开孔高度,布风室宽度与发射率的敏感度较小.使温度场分布最均匀的烤箱结构为:多孔板开孔高度为3.6...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汽轮机开孔抽汽供热可以节约能源,但对汽轮机本身的安全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用两种方法对开孔抽汽供热改造中的共性问题—汽缸开孔处的应力进行了校核和分析,并利用该分析结果对K116-50-20型汽轮机进行开孔抽汽改造。供热改造后,机组一直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3.
油田火筒加热炉大开孔封头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火筒加热炉密集大开孔封头的设计计算,因没有相应的强度计算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油田火筒加热炉技术的发展。本文利用板壳元模型分别对无任何加强的大开孔封头,有火筒加强的大开孔封头和有十字加强筋的大开孔封头,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计算。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用于大开孔封头强度分析是可行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实际应力没有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ASME法规开孔筒体强度计算中的减弱系数法和开孔补强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筒体开孔节距小于或等于补强有效范围时,采用开孔补强法求得了筒体壁厚较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采用减弱系数法求得了筒体壁厚较小的结论。指出根据筒体结构的不同特点,合理选用法规中的相应计算方法,可以使设计的产品既保证安全又节省材料。还给出了作为上述结论论据的例题。  相似文献   

15.
陈健  吴杰  洪荣华  孙玉阔 《能源工程》2012,(2):11-16,23
研究了一种电机冷却用新型翅片开孔结构换热器的性能,对三种结构的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换热和阻力性能测试,新型翅片换热器结构为翅片间距2.1 mm且翅片上具有开孔结构,对照组换热器分别为翅片间距2.1 mm无开孔换热器和翅片间距2.3 mm无开孔换热器。试验结果表明,相同Re数下,该种具有开孔结构换热器在所有换热器中换热性能最好,较2.1 mm无孔提升38%~39%,但同时压降损失也最大,较2.1 mm无孔提升41.9%~42.9%。采用j/f评价综合性能,结果显示,Re>6700时,新型翅片换热器性能优于同翅片间距无开孔换热器。文章还对这三种结构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传热和阻力关联式拟合,可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腹板开孔钢梁的弹性挠曲变形视为完整钢梁的变形和开孔部分梁段附加变形的迭加;对孔洞处的变形建立了刚性臂模型,变形过程中完整梁段部分保持刚体转动。对孔洞处弯曲应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腹板开孔钢梁弹性挠曲变形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具有内置隔板的太阳能蓄热水箱隔板开孔尺寸及位置对其内部热分层效果的影响,对9种隔板开孔位置的太阳能蓄热水箱内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流动参数及开孔面积条件下,隔板中心开1个圆孔的水箱热分层效果最好。对于多开孔的水箱,开孔位置对水箱内热分层影响不大,但对蓄热量影响显著。对于隔板中心开1个圆孔的水箱,在不同流动参数条件下,冷、热水出口温差随着冷水入口流速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冷水入口流速大于0.9 m/s时,减弱了热分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果蔬差压预冷包装箱开孔大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冷速度和冷却均匀性是评价果蔬冷却效果的重要指标.分析了压差与风量、风速的关系,建立了果蔬差压通风预冷实验台,对黄金梨在不同开孔尺寸工况下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开孔大小对黄金梨预冷速度和冷却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孔直径在45 m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槽提出了一种新型布水器开孔方式,研究了流量为1.0 m3/h时开孔角度分别为60°、90°、120°三种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分析了布水器的开孔角度对温度分层的影响,模拟在充冷过程中垂直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和蓄冷槽底部的速度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开孔角度为90°时,布水器出流最为均匀,斜温层厚度最小,布水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对3台电站锅炉的内部检验发现,减温器内套管均出现类似裂纹。通过切割、无损探伤、化学分析、理化检验等手段,对裂纹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内套管开孔几何形状不连续造成应力集中,温差应力引起材料热疲劳,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裂纹。指出了这些缺陷对锅炉未来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并从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