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翔  张铭  张焦  李义柱  江峰  杨旭媛  黄慧敏 《广东化工》2024,(5):114-115+113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的主流处理工艺,文章分析了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现状,其中厌氧消化技术作为目前的主流处理工艺,从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消化工艺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提升负荷至5 kg/(m3·d)并稳定运行19 d这一启动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负荷提升中后期,出水pH高于进水pH。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的最大容积负荷为25.2 kg/(m3·d),此时COD去除率下降到86%。稳定运行期,当进水COD达到22.4 mg/L,出水COD稳定在1 650~1 950 mg/L,COD去除率高达91.8%。  相似文献   

3.
以某餐厨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阐述“高混合反应器(HMD)厌氧消化+离心脱水+气浮”工艺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并对2022年10~12月工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运行结果表明:“HMD厌氧消化+离心脱水+气浮”处理工艺动植物油脂去除率94.1%,厌氧段COD和V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1%和79.4%,出水pH、COD、SS和油脂满足设计要求;厌氧段容积负荷高达7.6 kgVS/(m3·d)。工艺运行成本30.4元/m3水(不含人工费)。该工艺适用于用地紧张且对厌氧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潘凤开 《广东化工》2013,40(4):168-169
厌氧消化可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文章简单介绍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规模化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贺雅静  白红娟 《山西化工》2012,32(1):24-27,39
综合评述了厌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从脂肪及离子含量、温度、固含率及稀释率、接种物和接种量等方面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7.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内源性抑制问题,从改进反应器、共消化、添加生物炭、添加微量元素以及生物强化5个方面分析了减缓内源性抑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反应器设备改进和机理研究2方面对减缓内源性抑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前,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浆液的处理。本研究考察了IMD厌氧消化处理中试运行情况,为工程扩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中温(35℃)条件下,VS有机负荷为7.0 kgVS/m3·d时,COD去除率超过80%,出料碱度平均为16565 mg/L,VFA平均为3285 mg/L,VFA/碱度比值为0.2,吨餐厨垃圾浆液产气率平均为84 m3,平均VS产气率为1.23 m3/kgVS,表明系统稳定性较好。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IMD结构简单,设备检修维护方便,处理餐厨浆液可达到较高的有机负荷,有机物去除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0)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作为厌氧生物发酵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有机固废等污染物的处理。本文介绍了全混式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程及其相关特性。同时对其应用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后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不同成分餐厨垃圾处理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充分了解餐厨垃圾及与协同物质厌氧反应后的产物情况。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餐厨垃圾(Food Waste,FW)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过程中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的抑制机理,总结了混合消化、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添加生物炭和改进反应器5个措施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1.
刘先凯 《山东化工》2022,(18):206-20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厨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资源化处置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以湿式厌氧消化工艺为主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正在大力建设当中。首先对3种不同湿式厌氧工艺反应器的构成、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次分析了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项目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最后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后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餐厨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对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和紧迫。采用厌氧消化技术既能高效处理废弃物又能回收能源气体,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相分离的餐厨垃圾产氢产甲烷两相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为我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4):1087-1093
阐述了餐厨垃圾(Food Waste, FW)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AD)过程中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的抑制机理,总结了混合消化、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添加生物炭和改进反应器5个措施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性能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最后,展望了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从设备和工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果蔬垃圾、餐厨浆液水解酸化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人工接种厌氧沼液水解酸化阶段中,水果垃圾、蔬菜垃圾、果蔬混合垃圾以及餐厨浆液在不同工况下pH值、NH3-N、TN、COD、BOD5和VFA等指标的变化,探究水解酸化液作为水处理反硝化外加碳源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缺氧状态下,pH值、温度、机械搅拌转速分别控制在6.8~7...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与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混合比例和污泥停留时间对餐厨垃圾与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相较于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3的条件,TS比为1∶1时两相系统具有更好的产气效果、有机物去除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随着SRT的延长,两相系统有机负荷逐步降低,产甲烷速率相应降低,单位体积进料产沼气量以及有机物去除率逐步提高。在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1的条件下,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最佳SRT为25 d(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别为5 d和20 d);此时,沼气中甲烷含量高达71%,产甲烷速率和甲烷产率分别为0.7 L/L·d和0.69 L/gVS去除,两相系统VS去除率达到64.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去油脂含高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餐厨废水,分析了启动阶段发生酸化的原因,酸化后采取措施重启反应器,考察了恢复期IC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温度骤降、负荷提升过快及餐厨废水特殊的水质导致出水COD从0.548 g/L快速上升到2.546 g/L,出水pH从6.52下降到4.82,出水VFA的浓度从2.5 mmol/L陡升到11.2 mmol/L。通过清水冲洗,补充碱度和微量金属以及降低进水负荷的方式重启酸化的反应器,经过35 d的恢复期,COD去除率逐渐回升到90%左右,但仍低于酸化前的水平。所以厌氧反应器启动时,应密切监测反应器的出水COD、pH及VFA含量,以免发生酸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FeCl_2投加方式对餐厨垃圾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2和EDTA联合投加能够有效促进蛋白和多糖水解,提高挥发酸(VFAs)的降解过程,反应13 d后累计生物气产量比单独投加FeCl_2提高4.1倍。同时,EDTA有效阻止了Fe~(2+)与磷酸盐的沉淀反应,提高了铁被厌氧微生物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4):838-840
研究FeCl_2投加方式对餐厨垃圾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2和EDTA联合投加能够有效促进蛋白和多糖水解,提高挥发酸(VFAs)的降解过程,反应13 d后累计生物气产量比单独投加FeCl_2提高4.1倍。同时,EDTA有效阻止了Fe(2+)与磷酸盐的沉淀反应,提高了铁被厌氧微生物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餐厨垃圾理化特性,分别阐述了餐厨垃圾中两个重要因素油脂和盐分的含量在厌氧消化中的代谢过程及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油脂难降解且易吸附在细胞膜表面,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从而导致厌氧消化失败;盐分含量过高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质壁分离,使代谢速率减慢甚至停滞。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强化含油和含盐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措施,包括预处理、添加剂等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探讨了油脂和盐分联合对厌氧消化生产短链脂肪酸的交互作用。对油脂和盐分联合存在条件下厌氧消化研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产酸相HRT为5 d时,产酸反应器挥发酸产量最高,且丙酸含量较小,产酸效果最佳。当产甲烷相HRT为20 d时,产甲烷反应器运行效果较佳,沼气产率达到0.69 L/g VS去除、甲烷含量为71.3%、VS去除率为64.7%。该文采用动力学控制方法即可基本实现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产酸相和产甲烷相p H分别为4.6~5.5、7.3~7.4;虽然产酸相仍存在轻微的产甲烷作用,但并不影响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也不影响两相系统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