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电线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部分网省公司现已建成雷电、覆冰、污秽、气象、微风振动等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相关系统。通过研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和管理信息平台,结合设计目标,完成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并通过将电网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采集的信息及各监测系统应用产生的应用结果信息进行融合存储,构建了完整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信息数据平台。系统还运用相关算法对传感器可靠性进行评估,在平台基础上设计了按时间特性分层的输电线路故障预警、线路故障分析、监测数据挖掘分析、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线路运行环境评估等高级应用功能,做到了自动、及时地向不同管理职责的用户分级预警汇报,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低压配电网是提升客户供电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但低压台区数据采集环节的薄弱造成了低压配电网数据层面的"黑盒"状态,严重制约了低压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以山东低压配电物联网建设应用情况为例,首先介绍了山东低压配电台区融合终端数据采集现状、营销侧电能表数据采集现状,分析了当前台区数据采集及传输存在的问题,计及现阶段技术应用及建设成本,提出了下一步低压台区数据采集优化方案。进而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采集数据,从配网设备精益运检、营销客户优质服务、新能源消纳与新负荷管理三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低压台区数据应用情况,最后,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从提升电网企业内部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提出了低压配电网数据拓展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电网海量雷电数据在采集、存储与计算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该文采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主流技术,提出了构建基于开源软件的电网雷电大数据平台。首先,分别介绍了电网雷电大数据的特征和大数据软件技术的选型;其次,对电网雷电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总体架构设计,并研发了海量数据高效采集、多源异构数据存储与分布式快速计算等关键技术;最后,详细阐述了雷电大数据平台在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建立电网雷电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提升海量雷电数据的处理能力,为深入挖掘雷电数据潜在价值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电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蒙西电网电压无功监测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运行标志着蒙西电网电压无功监测正式进入自动采集时代。目前,该系统接入主网电压测点3500个,供电电压测点1080个,实现了电网各级母线电压数据以及各类监测点数据的自动采集、电压合格率实时计算、考核指标智能预警、考核数据冻结与上报等应用功能,满足各电网公司供电电压考核要求,提升了无功电压管理精益化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该系统符合国家能源局《供电监管办法》的要求,深度融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国家电网青海公司已着手开展第二代雷电监测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雷电监测系统使用功能,有力提升青海电网雷电防护水平,将雷电对电网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雷电监测系统已成为我国电网防雷减灾的基础平台,在雷击故障点快速定位、雷击事故鉴别、雷电短时预警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电力用户数据采集点规模大、采集密集的特点,分析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数据库的需求,从系统组成、系统技术架构、数据库部署方案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实时/历史数据库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建设方案。该方案能够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提升数据应用的敏捷性,具有即插即用的数据接口通用性、创新性的数据流应用展现以及独特的数据保姆功能。该建设方案的应用可为实施分时电价进行预研,为指导社会科学合理用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必须注重电力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探索电力大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阐述了电力大数据的特点与应用技术,以综合服务平台和智能化产品研发支撑平台为例,分析了电力大数据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并指出电力大数据在电网状态监测、电网损耗监测、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及智能预警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电力大数据下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贯穿于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介绍了分类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异常检测等智能算法在输电系统雷电预测、设备运行状态分析、配电系统运行故障预警及风险预测、用户用电行为特性聚类、电力市场行为分析、电力市场中负荷及电价预测等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显著提升电网运行效益,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地下电网管线的大面积建设,导致地下电力管线数量大批增加,这些设备承担着传输城市电力供应的重要作用。由于长期深埋地下,电网管线受环境影响显著,一旦产生故障,对城市电力的影响极大。本文设计了一种地下电网管线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地下电网管线环境信息,可以显著降低人工巡察的工作强度和安全隐患。针对地下管线设备的大批量增加,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海量数据采集效率,从而提升采集的可扩展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进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采集的高效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实时、复杂变化的大电网运行环境,提升电网智能化调控水平,提出了电网调控大数据动态预警平台架构和建设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网运行状态预警体系、适应调控运行业务的大数据汇集处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免模型维护的电网实时数据汇总、监测及预警.开发的大数据动态预警平台在吉林电网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提供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