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以太网网络信息采集的需要,采用以太网芯片CS8900设计了S3C2410以太网接口。本文研究了以太网接口原理,并结合芯片CS8900详细分析了以太网接口数据收发过程。介绍了与设计相关的控制寄存器和引脚,给出了CS8900A与S3C2410X连接的硬件电路连接图。最后在启动代码U-Boot下实现了以太网接口的初始化。嵌入式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开发需要借鉴本文的设计思路设计其他的以太网接口。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的以太网嵌入式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强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8):104-106
本文设计了基于SX52BD网络单片机的嵌入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相关软件,设计了嵌入式控制器各功能模块和相关接口电路(网络通信接口电路和控制设备接口电路),本文设计的以太网嵌入式控制器是以SX52BD为核的新型"嵌入式WebServer",除了编写传统的控制、通信软件外,在基于以太网数据传输基础上,将传统Web功能融入控制器,给出相关的协议栈软件设计、Java Applet客户端的应用设计.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主要性能特点,给出了利用RTL8019AS实现TMS320VC5402与以太网互连的接口电路及编程实例,接口方式为跳线模式.通过该接口可实现DSP与以太局域网间的互联.  相似文献   

4.
TMS320F206 DSP的以太网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TMS320F206DSP控制RTL8019AS实现的以太网接口设计,给出了以太网接口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分网卡初始化、接收控制和发送控制三部分介绍了网络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实践表明,该接口稳定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的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5.
TMS320C54x DSP的以太网接口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主要性能特点、引脚功能及寄存器,给出了利用RTL8019AS实现TMS320C54xDSP与以太网互连的接口电路,接口方式为跳线模式。通过该接口可实现DSP与DSP或DSP与PC机间的网络互连。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转换器的设计方案。该接口转换器用于局域网内各嵌入式系统模块的串口与以太网口的数据转换。本方案采用DSP芯片TMS320VC32与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进行硬件电路连接。加上必要的外围电路构成硬件平台,DSP作为整个硬件平台的CPU。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自定义网络接口协议,采用嵌入式汇编语言进行软件设计。文中给出了有关的硬件框图及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由单片机控制的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电路.该电路采用了美国Microchip公司的8位单片机PIC16F877和台湾Realtek公司的10M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实现了数据采集以及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功能。整个电路主要包括网络接1:7电路,单片机电路,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RAM存储电路,EEPROM存储电路,D10电路等。文中简单阐述了以太网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基于ARM7TIMD内核的处理器S3C44BOX和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进行硬件设计,详细阐述了硬件接口电路、驱动程序的编写及LwIP协议栈在S3C44BOX上的移植,并给出了通信函数的流程图,通过软硬件的调试,实现嵌入式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它适用于中小型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化,可满足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Java实现工业以太网通信控制的一种简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智能仪表网络化的要求,提出了基于Java和工业以太网协议实现智能仪表通信的方案。根据51单片机资源状况.对TCP/IP协议作了有针对性的简化,选用适用51单片机的ODP数据报协议。给出了以太网接口芯片RTL8019AS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对通信协议、数据结构下位机C-51通信程序和上位机Java程序的设计作了示例。方案的实现,使得在一种平台下编写的智能仪表驱动程序可无须修改地移植到其他平台下运行,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X52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SX52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的硬件接口电路,并说明相关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1.
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越来越多地使用在矿山建设上。在矿山数据管理层,基于标准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得到了巨大的应用,因此研究CAN总线与以太网之间的互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以太网关的具体功能,提出工业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协议互转解决方案。针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特.量设计一种应用层的信息规范,统一了各种煤矿监控设备的数据格式,并研究出了详细的CAN网络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有利于管理层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一种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太网接入网关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将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以太网,在分析现有接入系统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接入系统.在该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ATmega128、智能射频芯片CC2420以及网络控制芯片RTL8019的接入网关设备.该设备可以将基于IEEE802.15.4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以太网.采用模块化设计,引入了硬件抽象层和设备适应层相结合的软件驱动模式.说明了系统中数据与协议转换的基本原理.实验表明通过该设备能够灵活地完成网络间通信,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XPORT进行串口转以太网的实现方案.在监视模式下,通过串口设置程序对XPORT元件进行自动设置.实现在RABBIT2000目标板上电就可以方便的连接到以太网的功能.实现工业现场的异地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RapidIO网络和万兆以太网网络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文章提出了10GE-RapidIO网关的设计方案,采用IP-over-RapidIO的方法即将以太网数据包封装进RapidIO数据包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在RapidIO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此网关能够高效的连接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实现RapidIO传输数据包和万兆以太网数据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在列车以太网通信中的实时性、低延迟和可靠性问题,研究铁路传输网目前的发展状况,基于IEC 61375-2-5标准和IEC 61375-3-4标准,分析影响以太网的主要因素。基于现有研究基础,提出一种应用在列车通信网,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高实时性和低延迟的调度算法。经仿真实验研究表明,该优化调度算法的性能优于基于传统的端到端队列数据传输算法10倍。 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分散于工业现场的串口设备接入以太网,本文设计一种基于STM32F107VC微处理器的嵌入式RS485串口/以太网的数据转换器。移植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到ARM平台,构造双缓冲队列,保证串行通信的效率,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串行通信协议和以太网的TCP/IP协议的相互映射,使得串口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相互转换。实验表明,串口/以太网数据转换器能够正常工作,数据转换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太网MAC子层功能分析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以太网卡收发数据帧的机理、过程及网卡的各信号、部件在数据帧收发过程中的协调运作,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MAC子层所涉及的网络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控制从最初的CCS,经DCS到FCS,再到今天的工业以太网,工业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为了将变频器接入工业以太网,实现由以太网的实时运动控制。本系统采用基于TMS320F2812的微控制器和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了异步电机的网络化控制。重点介绍了带以太网接口的嵌入式变频器的系统硬、软件设计,最终研制出带以太网接口的嵌入式变频器。  相似文献   

19.
周功业  翁羽  邱建勇 《计算机工程》2004,30(11):195-196,F003
设计了一种局域网构架下能实现客户机即插上网的透明网关,重点给出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李军 《计算机工程》2004,30(13):75-76,91
为解决IP地址资源日趋紧张和以太网的安全网络管理问题,进行了IPv6用户认证模型的研究与设计。该模型无须对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改动,从IPv6主机的无状态自动配置技术出发,利用已有设备所支持的802.1x协议和RADIU协议,使用户在局域网内的任何地方、自动配置冗长的IPv6地址,输入用户认证信息,就可以接入网络,提高了局域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