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隐伏单空区露天边坡稳定性采用传统分析无法定量、直观反映岩体破坏状态的缺点,运用Mohr圆理论,模拟并分析某露天矿边坡下赋存5种不同位置的隐伏单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露天边坡下隐伏单空区的顶板是空区最薄弱区域,隐伏单空区距边坡的距离越远边坡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影响下的高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钢水厂铁矿设计露天采场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地采时留下的空区,将影响矿山的生产安全,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空区的具体特点使用探地雷达查明了空区的位置和特征,考虑空区对边坡的影响,建立单空区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及基于MATLAB编制改进的遗传算法计算程序,分析单空区对边坡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遗传算法的可靠性,给出了采空区对采场高边坡稳定性影响,为后期开采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露天矿的复杂隐伏空区,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扫描两种精准探测装备对空区进行了精准探测,准确测定了空区的空间形态和位置。结合现场工程钻探结果,分析了空区的成因,采用悬臂拉裂式崩塌模型,选取了对地比压较大的1190E钻机和D11T推土机为例,计算出两种设备的安全作业距离,为该露天矿的塌陷坑治理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曹庆奎  王瑞 《煤矿安全》2014,(2):200-203
针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小样本、非线性等特点,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势,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参数寻优方法,并建立基于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GA-LSSVR)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LSSVR进行优化,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LSSVR模型相比,GA-LSSVR的精度更高,基于GA-LSSVR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小样本、非线性等特点,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势,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参数寻优方法,并建立基于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GA-LSSVR)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LSSVR进行优化,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LSSVR模型相比,GA-LSSVR的精度更高,基于GA-LSSVR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投影寻踪(GA-PP)的评价方法,以唐山地区某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A-PP模型的评价结果与边坡稳定性实际状况相符,为今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另外,评价指标的最优投影方向排序为:岩体完整性指标内聚力内摩擦边坡高度岩石质量指标地应力,表明该露天矿的岩体完整性指标对其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在平朔东露天矿区地质调查与岩土力学试验基础上,进行了边坡滑坡破坏模式分析,并对重点区域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算,掌握了边坡的稳定性,依据边坡稳定系数大小对研究区域边坡进行滑坡危险性等级划分,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及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防止灾害性滑坡发生,为露天矿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研究方法在预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时存在适用性不强和误差大的问题,基于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坡体容重、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倾角、边坡高度和孔隙压力6个参数为输入变量,以安全系数为输出变量,随后利用该模型对露天矿边坡的实例进行分析,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A-BP模型在进行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时效果好,具有误差小和计算精度高的优点,为准确预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SURPAC建立露天矿边坡和地下采空区相互关系的三维数值模型,然后,通过自编的SURPAC-FLAC3D转换接口,将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FLAC3D进行计算,对比了边坡岩体中存在空区和无空区情况下,岩体的应力和变形特征,得到:(1)有采空区情况下,空区周围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形式主要为压应力;采空区的存在阻隔了应力的传递;(2)采空区使边坡开挖后的水平位移明显增大,而边坡的开挖也使采空区周围的应力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空区周围出现破坏区;(3)采空区对边坡塑性区分布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露天矿边坡地表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充分考虑露天矿边坡地表变形影响因素复杂性的前提下,基于丰富的地表变形监测资料,建立了露天矿边坡地表变形预测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核函数和惩罚因子进行确定.将该模型应用于抚顺露天矿边坡地表变形的预测,预测结果最大误差为3.014 cm,表明该模型是定量预测露天矿边坡坡肩地表变形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VBA的GPS在露天铀矿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坡变形是最突出、最直接产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原因。如果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滑坡的发生,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损失。结合某大型露天铀矿边坡的实际情况,对GPS在露天矿山边坡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运用AutoCAD的内嵌编程语言VBA开发边坡安全位移监测曲线自动绘制系统,实现边坡位移监测曲线的自动绘制,取得提高露天矿边坡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临界滑移场技术进行坡角优化设计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剩余推力法为基础,应用临界滑移场的理论,建立危险滑面的搜寻方法,可以求解临界状态下的滑面。作者结合人工开挖边坡与山体边坡复合体的变形特点,应用临界滑移场的扩展方法,进行反向搜索,即给定安全系数,搜寻允许的最大坡角,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到界边坡的优化设计,从而给出到界边坡的最佳设计坡角,修正原设计中的不足,确保矿山安全和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某露天矿岩质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力  王伟  李明 《金属矿山》2008,38(8):21-25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近年来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借助ANSYS程序采用以下方法分析某露天矿岩质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其稳定性:首先进行静力有限元分析,确立初始应力场,判断可能的滑移面;然后进行边坡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应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结果;最后引用单元安全度的概念计算评价坡体重点部位的局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计算滑裂面安全系数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并用拟静力法进行校验。计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为该边坡动力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某露天矿下盘边坡治理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某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现状,采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软件(SLOPE)对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同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边坡开挖现状、2个削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岩体中的破坏区、位移场、应力场,不平衡力等,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最终确定了该矿边坡治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正处于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层隐伏小断层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层隐伏小断层在煤田地质勘探期间很难查明,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对煤层隐伏小断层进行及时准确地预测,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等煤矿灾害性事故。综述了我国现行煤层隐伏小断层预测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在查明会东矿露天西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用地质力学方法对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由于“地堑式”断块形成的岩体断陷以及寨武系岩层中的构造作用形成的黑色破碎带,其特性软弱而易变形,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而,为确定合理的最终边坡角和安全生产及边坡维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露天矿边坡角的确定,关系到矿山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和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文中着重介绍了在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东矿,开展露天矿边坡勘察研究中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特点,以及为各分区边坡设计所推荐的坡角及其加陡后预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某露天矿GPS位移监测数据为依据,建立边坡稳定性灰色预报方案,对比监测值表明,通过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得出时间响应函数进行位移预测是可行的.由此编写相应预报软件,便于根据监测数据预测边坡稳定性,对现阶段位移数据预测表明,边坡稳定性较好,后期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对矿山安全生产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露天开采经济安全,同时为下一步设计提供依据,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对原设计的626 m以下台阶并段方案进行验证,采用Geo-studio和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矿山的8个典型剖面,以2个剖面为例,共设置了方案Ⅰ—方案Ⅳ,分别对每种方案进行不同工况下稳定性分析,获得了每个剖面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经边坡稳定性计算获得安全合理的终了边坡角,通过采矿开挖数值计算分析终了边坡的应力场及位移场情况。提出了防护措施,建议对露天采场西部岩石较为破碎区域进行锚—喷—网方法对坡面支护,研究可有效提高矿山在进行生产计划等决策时的效率,保障了矿山生产过程中车辆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