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催化内电解法处理麦草浆造纸生化处理出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催化内电解法深度处理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麦草浆造纸中段废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进水pH值为4.67,反应时间为2.0h,铁水比为13%,炭铁比为1.0.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试验确定了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在曝气、将原水pH值调节至4.5左右、反应时间为2.0h的条件下,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8%和71.4%.在间歇曝气方式下,催化内电解对COD的去除率稍有减小,对色度的去除率则变化不大,因而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微电解工艺处理模拟对硝基酚(PNP)废水。以铁碳为微电解填料,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模型,以铁屑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为考察指标,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PNP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NP废水质量浓度为200mg/L、铁屑投加量为50g/L、pH值为2.5、反应时间为120min时,PNP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6.05%和48.69%,与预测值仅相差0.29%和0.18%。可见,响应面法用于优化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对硝基酚废水是可行且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韩锋 《山西建筑》2014,(12):143-145
针对制药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利用铁碳微电解作为预处理方法,考察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铁碳质量比、铁屑投加量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技术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旨在为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的处理探索一条经济实用的新途径,并为其工业化应用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4.
动态铁屑微电解/SBR处理制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微电解/SBR法处理制漆废水(COD为2 110~2 660 mg/L),考察了pH值、铁碳比、反应时间、装置转速对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动态微电解法对废水pH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铁碳比、酸性条件、延长反应时间、高转速有助于对COD的去除,微电解装置对原水的pH值存在中和调节作用;在pH值为4.6、铁碳比为2:1、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装置转速为4 r/min的条件下串接SBR工艺后,出水COD为80 mg/L、BOD5为14 mg/L,且动态微电解装置在10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现钝化现象,这是因为铁屑之间的摩擦有助于减轻钝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炭内电解-UASB-BAF组合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的COD、色度、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5种试验工况条件下,COD、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3%~90%,75%~85%和88%~93%;UASB工艺可以提高造纸中段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过程中,经UASB处理后B/C最大可提高到0.5左右.综上所述,铁炭内电解-UASB-BAF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草浆造纸中段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可望在草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蒲博 《城市勘测》2016,26(2):7-9
以四川某油田经预处理后的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方法处理废水,并对其COD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所用试剂、材料及采用的实验方法,考察了铁碳投加量、铁碳质量比、pH值、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投加量为0.8 kg/L、铁碳质量比为1∶1、pH值为3.2、反应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方法对钻井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70.25%,可有效降低后续深度处理的负荷,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Fe-H2O2深度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零价铁法处理废水时效率偏低的问题,采用Fe-H2O2法对造纸中段废水的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铁炭比、曝气量和H2O2投量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5、铁炭比(体积比)为1.2、曝气量为1.4 L/min、铁屑粒径为60~80目、H2O2投量为40~60 mg/L的最优条件下,当处理时间控制在35 min时,对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和77%左右,出水可回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烧杯试验、铁碳微电解柱试验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比试验,考察了铁碳微电解技术对高盐腌制废水的预处理效能,并分析了铁碳微电解柱运行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法对高盐腌制废水的COD和PO3-4-P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28%和100%,但对NH+4-N没有去除效果,且原水与铁碳填料的接触振荡时间为120 min即可。同时,铁碳微电解法显著提高了高盐腌制废水的可生化性,活性污泥对经过铁碳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COD比降解速率从0. 285 6 gCOD/(gVSS·h)提高到0. 430 7 gCOD/(gVSS·h)。铁碳微电解柱内水流紊动性是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上向流连续运行模式下,铁碳填料几乎没有发挥作用,采用序批式运行设置微曝气能够提高水流紊动性,从而确保铁碳填料的预处理效果。经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后,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对高盐腌制废水COD的去除率提高了13. 7%。  相似文献   

9.
采用铁屑和活性碳预处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V(Fe)∶V(C)、处理废水的体积、pH值四个因素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时,对COD去除影响程度排序为:处理废水的体积>水力停留时间>V(Fe)∶V(C)>pH值。  相似文献   

10.
铁炭微电解工艺对高硝态氮制药废水的脱氮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硝态氮、难降解的有机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其脱氮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填料粒径、pH值、铁炭比、气水比、停留时间等因素均对铁炭微电解系统的脱氮效能有显著影响;在铁屑和活性炭粒径均为35目、pH值为3、Fe/C值为3:1(体积比)、气水比为5:1、停留时间为1.5 h的最佳条件下,当进水TN、NH4+-N和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23、30和793 mg/L,BOD5/COD值为0.1时,铁炭微电解系统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1.5%、70%和50.94%.  相似文献   

11.
正交设计选择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最佳配合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再生骨料掺量、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粉煤灰超量系数和水灰比对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 ,水灰比是影响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再生骨料掺量是次要因素 ;通过正交分析 ,提出了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2.
以“沙琪玛骨架”混凝土的水灰比、灰骨比、减水剂掺量及水泥粉煤灰比例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通过考察四因素对混凝土7.14和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及对极差R的分析,得到四因素对强度和酸碱度影响的强弱关系;试验结果也说明在粉煤灰掺量在30%-50%时“沙琪玛骨架”混凝土pH值可降至12以下,符合低碱要求。“沙琪玛骨架”混凝土孔隙率一般在44%~48%之间,容重是普通建筑石料制成的大孔混凝土的50%~60%。  相似文献   

13.
陈波  刘清  何原野 《工业建筑》2013,43(3):93-96
采用乌鲁木齐地区原材料配制C30自密实混凝土,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9组试验,分析矿物掺合料掺量、水胶比、砂率、外加剂掺量等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得出适合乌鲁木齐地区的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化法,在引入PO34-制备聚合磷硫酸铁的过程中加入改性凹凸棒,制备出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磷硫酸铁-凹凸棒(APPFS),并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APPFS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处理黄河水来考察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当APPFS的盐基度为0.3、P/Fe为0.05、投加量为4 mg/L、原水pH值为8左右时,APPFS的絮凝性能最佳,除浊率达到98.93%,且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絮凝剂PAC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电解/Fenton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Fe投量为125 g/L、铁炭质量比为1.5∶1、初始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2 h,在进水COD为361~395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98~207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4%以上;采用Fenton法进一步处理微电解出水,其最佳工艺条件:H2O2(浓度为30%)投加量为2 mL/L、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出水COD<120 mg/L,组合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达到70%以上,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马越  吴维  韩宏大 《供水技术》2011,5(3):26-27,31
采用自来水为原水,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对重金属钼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pH值为7.5时,投加15 mg/L三氯化铁能将原水中标准限值100倍(7mg/L)的钼去除到0.07mg/L以下;聚合氯化铝对钼的去除效果较差,对原水中标准限值5倍的钼的最高去除率仅为11%;三氯化铁对钼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7.
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福州市东南区水厂的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原水中污染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行的工艺设计参数和建议。结果表明,当原水的氨氮和CODMn分别为(0.15~2.0)、(2~4.1)mg/L时,在HRT为1 h、气水比为1∶1的工况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0%以上和15%左右。随HRT的缩短、水温的降低及气水比的减小,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相应下降,但原水的水温基本满足工艺的要求,而要保持填料的流化状态,曝气量需在2m3/(m2.h)以上。可行的生物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采用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串联运行,总HRT为45~60 min、总气水比为(0.8~1.2)∶1。  相似文献   

18.
深床过滤中的生物硝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床过滤条件下的生物硝化技术,建立了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生物膜传质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深床过滤条件下的生物硝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零级,出水氨氮、硝酸盐氮浓度与床层深度或HR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合适的HRT=1.1~1.25h,DO〉2.0mg/L(即气水比〉4.0),此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采用正向加压水冲洗与反向加压气洗相结合的反冲洗方式,可有效恢复深床过滤的效率和生物硝化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水化硅酸钙为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水化硅酸钙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旨在强化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能力,减轻水体富营养化.采用模拟试验系统考察了水化硅酸钙粒径、投加量及水力停留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化硅酸钙粒径为4目、投加量为80 g时系统达到最佳的除磷效果,一个月后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与对照人工湿地相比,去除率可提高20%以上;停留时间越长,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越好,停留时间为4 d的去除率比停留时间为2 d和1 d的分别高约5%和20%;水化硅酸钙对植物的生长和除磷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湿地植物代谢可以有效控制水化硅酸钙本身对出水pH的影响,使水体pH值稳定在8.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