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剥落。采用宏观检验、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能谱等手段对轴承内滚道表面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剥落轴承内圈存在锻造过烧,形成孔洞缺陷,破坏了金属连续性,降低了轴承接触疲劳强度,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以孔洞为核心,其周围形成“蝶形”组织,产生显微裂纹向滚动接触表面扩展,形成剥落,引起轴承疲劳失效。由此提出,通过控制锻造工艺及增加锻造缺陷的检测手段来防止锻造过烧,进而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3.
段泉义  徐俊  程其华  姚寿军 《轧钢》2012,29(5):73-76
针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薄板厂1220mm冷连轧机组支撑辊轴承非正常报废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从润滑、密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引起冷轧支撑辊轴承外圈裂纹剥落的深层原因,通过将润滑油油箱液位由30%增加到70%~80%,缩短润滑油的油水分离周期,将密封圈更换周期由原来的3~6个月改为固定的3个月,加强轴承状态跟踪及管理维护,使支撑辊轴承因外圈裂纹剥落而报废的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典型振动故障,基于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并融合LabVIEW语言,自主研发一款专门测试和分析航空发动机典型振动故障的软件。对航空发动机的典型振动故障进行分类;在充分考虑故障信号采集需具有的准确、实时等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所开发的软件功能;最后应用该软件对航空发动机的机油故障进行实际的诊断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各项功能表现优秀,可很好地实现对发动机典型振动故障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数据输出等功能,能够满足故障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机齿轮箱轴承在运转中出现的外圈局部剥落缺陷及其造成的疲劳寿命问题,以5 MW风机齿轮箱输出轴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无缺陷轴承和不同宽度尺寸局部剥落缺陷轴承的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分析转速及缺陷尺寸扩展对轴承各部件的应力变化;以名义应力法和损伤理论为准则,对无缺陷轴承和有缺陷轴承进行疲劳分析,得出轴承的损伤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缺陷的扩展和转速的增大,这两轴承各部件应力均上升,但寿命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FC345 0 170轧机轴承废品分析 ,找出了造成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对今后避免此类缺陷的发生将有助益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辅助传动皮带的较高传动效果导致一种新形式的轴承损伤,NTN称之为“脆性剥落”。这种新形式的轴承损伤大多产生在用于汽车电气仪表及辅助装置的轴承上。本文概述了最新的试验结果,并进而阐明了脆性剥落损伤的产生机理。 轴承所使用的润滑脂种类对脆性剥落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因此,采用特定的润滑脂可以避免脆性剥落。在加—减速试验下运行的轴承内、外圈和钢球中所测得的氢量,以静止套圈中者为最高,此处最有可能产生脆性剥落。当试验前试样中有足量的氢时,在滚动接触疲劳试验中就会再现脆性剥落。 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化学反应使润滑脂分解,产生氢,氢扩散进入钢中,从而引起脆性剥落。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8Cr4Mo4V钢制航空轴承套圈滚道磨削残余应力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航空轴承内套圈滚道磨削工艺特点,基于ABAQUS建立轴承内套圈滚道磨削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对内套圈滚道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分析及验证,进而优化了轴承内套圈滚道磨削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喷丸工序、适当提高进给速度和终磨采用220目白刚玉砂轮替代石墨砂轮可有效提高轴承内圈滚道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14,(5):21-21
<正>专利申请号:CN200920089215.X公开号:CN201385100申请日:2009.03.18公开日:2010.01.20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改进的轴承内圈毛坯及锻造模具,改进的轴承内圈毛坯是将冲头锻压时的接触面设计有圆锥凸台,该圆锥凸台的最小外径冲头端部有效锻压轴直径;其改进的锻造模具包括冲头和下顶杆,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零件存在的较深加工刀痕、磨痕、附着物、表面涂镀层凹凸不平等缺陷和特征,在质量检验过程中会产生疑似裂纹。采用金相分析等手段,初步总结常见疑似裂纹的特点。结果表明:较深的加工刀痕、磨痕导致的疑似裂纹呈一定规律性分布、在疑似裂纹的两端和深度方向底部较钝、可以隐约或清晰地观察疑似裂纹深处的形貌特征,且可以通过表面修磨去除;附着物导致的疑似裂纹一般较宽,疑似裂纹两侧有沿表面渗透的毛刺等特征;表面涂镀层开裂导致的疑似裂纹微观形貌一般呈现龟裂特征。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修磨验证等手段获取疑似裂纹的特征信息,并结合零件工艺过程、使用履历综合分析判断,可确认疑似裂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保险联轴节在厂内试车和外场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断裂故障,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安全。本研究阐述了电机保险联轴节工作原理,建立了保险联轴节断裂故障树,对可能导致故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故障原因主要是保险联轴节存在设计不当、加工精度不高、装配偏斜等问题,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发动机保险联轴节断裂排故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测试分析了E2330轴承内套滚道剥落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E2330轴承内套成分不均,引起轴套内局部的碳、铬元素浓度的偏高,形成大量大块呈圆形碳化物、淬火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分布不均匀即增加了基体脆性,导致了E2330轴承内套早期剥落失效。  相似文献   

13.
GCr15钢制造的轴承套圈,内径φ220mm,高度H=157mm,厚度b=12mm。在轧钢机上运转14天,套圈表面辊道出现桔皮状条带,凹凸不平,影响正常工作。检验证明,原材料碳化物呈带状,热处理组织不合格,回火后出现粗大马氏体,导致套圈变形,圆度超标引起的磨擦过烧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某发动机轴承保持架铆钉头脱落的机理,通过结构、断口、金相分析以及相关零件的尺寸检查,并将现行设计图与外方原设计图进行对比,确定铆钉杆和保持架上的孔配合间隙过大产生的微动磨损是铆钉头脱落的主要原因。铆钉头脱落属于微动疲劳断裂,其断裂与铆钉和钉孔、灯头端面和保持架端面存在间隙,以及钉头转角R处存在折叠及组织变形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铆钉和钉孔改为过盈配合,并采用双面热铆工艺等改进措施,有效避免了铆钉头脱落故障的发生。提出厂内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外场发动机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圆锥滚子轴承内圈锻件结构,对原锻造工艺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SUS304不锈钢热轧板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焊管,后经酸洗打磨,外表面出现类似鱼鳞鳞片状的起皮缺陷,部分区域已经脱落。通过扫描电镜微区分析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奥氏体晶界Cr碳化物造成了晶间腐蚀,而后在焊管表面残余拉应力和磨削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起皮缺陷。  相似文献   

17.
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信号很微弱,常规的振动法很难检测。声发射检测法具有采集较宽频率范围信号的特点,采用声发射法对内圈缺陷滚动轴承进行检测,采集宽频的声发射信号,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把信号分解在不同频带,对低频信号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包络谱特征频带与内圈故障理论特征频率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包络谱图上可以找到理论的故障特征频率范围,这说明包络谱分析法对滚动轴承内圈故障声发射诊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某三极管内引线键合失效的实例,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三极管Au-Al键合系统中一种典型的脱键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在器件内部水汽及电场、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从由于Kirkendall效应而在Au-Al键合界面间形成的,且与器件内部气氛相通的微裂纹处发生Al的电化学腐蚀,由于腐蚀产物的体积膨胀效应,最终导致发射极内引线与引线柱之间脱键失效.建议严格控制器件的生产工艺环境以及内引线的键合工艺,防止类似失效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军 《物理测试》2007,25(3):44-0
 采用扫描电镜、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力学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人字齿轮轴发生劈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齿轮轴劈裂是由心部的氢逐渐聚集形成白点,以白点为断裂源向外对称扩展致断的;用不同条件测得的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评价了齿轮轴的氢脆效应;较多的砷、锡等残余元素增加了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装机磨合试车3 h后分解检查,发现一型轴承内环端面上有一条裂纹。通过对轴承内环端面裂纹进行宏微观观察、断口微观分析、裂纹处组织及硬度检测,确定裂纹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轴承内环端面裂纹是由于原材料存在缩孔残余缺陷,在锻造过程中被压扁呈一条闭合的线性氧化物夹杂带,在后续的磨合试车过程中开裂。原材料的缩孔缺陷为铸锭中近冒口的缩孔残余或二次缩孔,其在原材料中的分布较集中,通过低倍检验可以发现这一缺陷。后期在钢材出厂检测环节增加了低倍检验后,成品零件未再出现此类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