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空间设计原理,是关于公共建筑的构成要素以及其功能、技术、艺术处理、空间组合、室外空间组合等一系列设计原理知识,是一种设计空间的方法和分析空间的正确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学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165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物的主角。通过对建筑物的剖析,我们发现,完整的建筑物由大大小小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物质空间所构成。 相似文献
3.
杨传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185
现代中庭作为一种受人欢迎的空间形式,已经广泛地在各类建筑设计中采用,虽然各类中庭的特征大致相同,但为适应不同建筑的功能,其中庭在交通组织,空间形态规模,气氛创造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商业建筑是公共建筑中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建设量较大的一类建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室内外的空间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开拓更广阔的经济市场,相关建筑和设计单位有必要深入研究与探讨我国室内外设计的相关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文针对我国国情,结合城乡公共建筑特点,对建筑室内外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以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空间,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礼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166-166
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个性特征和魅力,其空间的组织与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大空间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大空间建筑的空间设计的空间形体设计、建筑与环境协调、内部空间处理几个方面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城市建筑室外空间的类型出发,对其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城市建筑室外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也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做好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问题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本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来详细说明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和建筑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初始概念中高层语义模糊不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抽象设计问题与具体概念方案间的\"鸿沟\"。方法将高层语义视觉表征划分为意义获取与意象表达两部分。以意象图片作为视觉化表达的形式,以意象思维作为意义获取的途径,以符号作为视觉表征的研究工具。以场景层、特征层与形态层3个层次序列构建意象版,以案例应用验证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意象版工具中存在两条交互共生的线索,即意义线索与视觉线索。意象表达与意义获取的过程,体现了高层语义视觉表征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论高层语义视觉表征的意象版具备一定程度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能够实现\"尽意\"即意义获取的目的与\"立象\"即意象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建筑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的建筑,能适应生态而又不破坏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 通过对APP界面中视觉符号的适老化设计来提升老年人对APP产品的接受与使用程度,改善老年用户的交互体验。方法 首先,对老年用户的视觉认知特征及其APP产品使用困境进行调查、访谈与分析;其次,以视觉符号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研究视觉符号、视觉认知与老年用户需求之间的联系,并从语义、语构、语境、语用四个层面构建APP界面中的视觉符号系统;最后,提出基于视觉符号理论的APP适老化编码策略,并结合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新闻类APP产品设计的实践。结果 提出了基于视觉符号理论的APP适老化编码策略,进行新闻类APP的适老化设计实践,有效地减少了老年用户的认知困境。结论 提出的方法提升了老年用户对界面中视觉符号的认知效率,并为APP产品的适老化设计提供方法和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图形设计中的“显著点”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从提高图形信息传达有效性的目的出发,以图形设计中的显著点为基点,分析了显著点3个层次的特征:结合实例论述了以信息传达为基础的视觉形式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为了满足信息传达内容的需要应有准确含义的表达;以信息接受为纽带的情感因素必须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中断原理和设计概念形象来创造显著点的2种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寻平面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对视觉符号的借鉴与应用方式。方法 沿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轨迹,引申出视觉符号的重要作用,分析视觉符号的基本内涵,总结其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简明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点,接着从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功能着手,探析其交流、表达、实现和编码功能,最后分别将目光聚焦在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等方面,就这些平面设计领域在设计过程中对视觉符号的创造性借鉴进行论证,多方探寻其应用路径与方法。结论 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利用与创新,能够体现平面设计的文化性特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经济性要求,进而更好地传达设计师所要传递的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获得理想的视觉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打造与医院自身定位相吻合的视觉体系出发,对图形符号在医院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静、动态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论述了图形符号在医院视觉识别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举例论证视知觉交互化中的“视-物态美感”和“知-精神体验”,以及民族文化元素、自然元素在图形符号中的展开运用,从而为医院视觉识别设计开拓新的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视觉需求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析广告视觉隐喻的符号运作机制与组合方式。方法以符号意义的生成理论为原点,以索绪尔符号的价值理论为方法,分析广告聚合段上的符号关系与视觉隐喻修辞的内在联系,提出意义二元值的同向替代机制,以及广告视觉隐喻符号的组合方式。结论广告视觉隐喻是通过聚合段上的符号互相替代而形成的,其符号组合有本体融入喻体、喻体融入本体、本喻体互融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媒体时代下的非语言情感符号系统因其具有的体系性强、使用性广、叙事性强、差异模糊性的特点,已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研究其在多领域运用的变化和发展的成因,找到非语言符号在多层次设计运用上的发展规律。方法 从传播学、功能、美学理论等不同方向切入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以及在多平台运用案例的前后数据变化和效果进行对比。结论 总结出非语言情感符号系统已从单一从属于社交平台上的可视化沟通信息,通过不断的重组赋予新的品牌效应与内涵,逐渐转变为抽象审美衍生的文化信息亦或猎奇性认知信息等内容。非语言情感符号的表现形式已从单纯的社交属性转向商业、艺术设计领域等多平台进行创新运用,并能起到帮助人们生活情感的沟通和品牌营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性差异,进而提出差异弥合策略。方法以跨文化传播中常见的视觉符号为基础,利用案例分析法阐释视觉文化的跨文化误读实例及其原因。结论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会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而产生误读与曲解,通过强化共同诉求激发情感,实现视觉符号的本土化转换,以及培养受众群的跨文化意识,弥合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20.
导视系统符号元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分析了简练精微、传辞达意是导视系统设计的特征,提出了符号元素将导视系统中的信息概括、提炼、抽象,并顺利转换成企业视觉符号,成为整个导视系统传播工程的关键。论述了符号元素成为了导视系统的媒介,进而分析了公共标识符号、箭头符号、文字符号和色彩符号在导视系统创意表现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