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清  陈永平 《轧钢》2018,35(4):67-7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 250mm热轧生产线每天平均换辊8次,每次需耗时约18min。每次换辊用时虽为正常停机时间,但换辊次数过多、换辊时间过长降低了轧机的作业率,减少了轧线的产能。通过分析改进换辊流程中的设计不足,并对存在优化空间的程序、步骤进行了完善,缩短了换辊时间,精轧平均换辊时间缩短至15min,为热轧生产线增产达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韩献忠 《轧钢》2006,23(2):35-37
针对安钢2800mm四辊中板轧机因轧辊辊型不合理导致轧辊磨损快、生产薄而宽产品的板形不易控制的问题,开发出了变接触式辊型曲线制度,使生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保证了薄而宽规格等难轧品种生产的顺利进行,且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轧辊辊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十二辊交叉轧机机架采用组合式牌坊,厚度控制采用AGC液压缸直接压下,辊形调整采用了一套新颖的辊形调整机构,调整原理是将上下两个中支承辊进行水平交叉后,使中间辊和工作辊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和弯曲,达到整个辊形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继光 《轧钢》1991,(2):49-51
450mm热轧窄带钢轧机生产时,对轧机辊缝设置的精度要求较高,如辊缝设置不当,将使成品带钢厚度超差;辊缝设置失真时,会造成堆钢、拉钢,甚至设备事故。所以,轧机的辊缝设置工作值得重视。板带轧机设置辊缝的基本方法是人工零位操作法。由于现场轧制力检测仪的使用维护存在一定问题,所以也用近似法设置辊缝,但这种方法的精度不高。经现场实践,用轧铝板的方法设置辊缝很实用,即利用轧铝板时的压力来消除弹跳曲线上不稳定的非直线  相似文献   

5.
首钢京唐2250mm热轧生产线采用的先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明  颉建新 《轧钢》2012,29(1):45-49
首钢京唐钢铁有限公司2250mm宽带钢热轧生产线按照动态精准设计体系设计,设计产能550万t/a,产品抗拉强度可达1000MPa,设计中采用了当今国际轧钢领域的20多项先进技术,整体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介绍了首钢京唐2250mm热轧生产线的设计特点和采用的先进技术。工程设计中采用了步进式加热炉、热装热送技术、定宽压力机、二辊可逆式R1粗轧机、四辊可逆式R2粗轧机、7架四辊精轧机、CVC^plus板形控制技术、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层流冷却技术(TMCP)等;并自主设计开发了托盘式钢卷运输设备、交一直一交传动控制、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完善的除尘环保系统。该生产线投产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水平,实现了高效、优质、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支承辊剥落断面及外露裂纹通道的形貌勘察,结合超声检测、组织及夹杂物检测,判定该支承辊由于无法及时发现并清除表面裂纹,导致表面裂纹发展为严重的条带状疲劳裂纹,最终导致支承辊强度不够产生大面积剥落。  相似文献   

7.
杨晖 《轧钢》2011,28(4):9-12
针对涟钢2250mm常规热连轧机组F5~F7机架CVC工作辊横移量及分布不合理、轧机凸度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CVC辊型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验表明,CVC辊型优化后,工作辊横移全行程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工作辊弯辊的板形调控功效也得到了更好发挥,满足了板形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刘华强  杨荃  王晓晨  王连生 《轧钢》2018,35(4):45-49
研究了带钢宽度范围内轧制力分布对工作辊磨损的影响,以及"猫耳"状边部轧制力对工作辊磨损的影响;利用实测轧制力分布结果,采用切片法计算了工作辊磨损分布,并对磨损辊型进行预报。基于现场实测数据优化了模型系数,磨损模型求解的预报值与实测磨损辊型值相接近,说明磨损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模型公式简单、计算速度较快,可用于工作辊磨损辊型的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9.
针对八辊轧机开发时间较短,板形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八辊冷连轧机组的设备组成,同时结合现场工艺设定,定量分析了八辊轧机弯辊与窜辊对板形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套弯辊与窜辊对板形影响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窜辊量的综合设定、弯辊力的综合设定、左右弯辊力的在线调整设定这3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八辊冷连轧机组弯辊与窜辊综合优化设定模型,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弯辊与窜辊综合设定软件,将其应用到某1450八辊冷连轧机组的生产实践后,现场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给现场生产带来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周英超  申海龙  宁国燕 《轧钢》2018,35(2):48-54
针对邯钢2 250mm热轧厂生产中支撑辊存在的在机剥落、辊型磨损严重、板形控制困难等问题,研究了支撑辊疲劳裂纹的产生机理,优化了辊型曲线,开发了疲劳裂纹检测技术、磨削量预测技术、支撑辊堆焊与检测技术,以及支撑辊使用评价体系。实践表明:杜绝了疲劳裂纹引起支撑辊在机发生剥落、掉肩等轧辊失效事故;延长了支撑辊在机服役时间;减少了辊型在机磨损,支撑辊辊耗降低了0.03kg/t。  相似文献   

11.
轧机在换辊时若操作不当容易与换辊底座中间横梁上的钢板发生干涉,导致压块脱落。针对这一情况,将换辊底座中的中间横梁改为连杆式,同时对换辊钩头进行改进,完成R1快速换辊装置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研制出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支承辊用新材料,通过试验测定了该材料的CCT曲线、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并测试了该钢种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强化淬火热处理冷却工艺方法,获得(马氏体+下贝氏体)基体+(M7C3+MC)型碳化物的金相组织,提高了支承辊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强度,达到支承辊轧制周期延长一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250mm热连轧生产线游离坯尾部卷取温度指标异常的原因,通过采取完善游离坯尾部样本产生功能、修正带钢跟踪、优化速度切换逻辑以及调整夹送辊信号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游离坯尾部卷取温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祝孔林  单旭沂  巴利颖 《轧钢》2006,23(4):45-47,62
针对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薄带钢头部终轧温度设定精度偏低的问题,采集了大量生产数据,并对终轧温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优化,较大地提高了温度设定精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本钢通过对1700 mm热轧产线设备和工艺梳理找出影响成材率的主要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经生产线各工序的共同努力,在加热烧损、头尾切损、轧废损等多个影响成材率的环节有效地降低了对成材率的影响:通过改善设备状况、优化加热制度,改善了加热炉烧损情况,氧化铁皮由原来的片状改变为粉末状,加热炉氧化烧损明显降低;通过改善头尾工艺控制,获得良好的头尾质量,大幅降低了因质量温度造成的切损;经过一年的优化和改进,成材率稳步上升,成功地将平均成材率提高至98.10%,月最高成材率达到98.39%。  相似文献   

16.
热轧工作辊因为制造原因或使用过程中受到高温、水汽和交变载荷的作用,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纹。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轧辊各种裂纹特别是机械裂纹和缺陷裂纹必须磨除干净。然而,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为了降低轧辊成本,提高轧辊的周转效率,高铬钢粗轧工作辊尝试带着疲劳裂纹和少量热裂纹上机使用。特别是在短流程的CSP轧机上,通过适当减少使用吨位、粗轧辊允许带裂纹上机的做法可以有效保证减薄用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新世纪之初的全球铝板、带单机架可逆式二辊与四辊大、中型(辊面宽度不小于1200mm)热粗-精轧机的装备、生产工艺、数量、轧机的简明技术参数。世界之交中国有1台四辊可逆式2000mm热粗-精轧机,10台二辊可逆式热粗-精轧机,它们的总生产能力250kt/a;其它国家约有22台二辊的,约有59台四辊的,其总生产能力约3350kt/a。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四辊热粗-精轧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济钢1700mm热轧带钢精轧机平衡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王柱  李文  李银军  田勇 《轧钢》2011,28(2):22-24
针对济钢1700mm ASP线生产中带钢头部存在中间浪问题,研究了精轧机平衡系统,计算了平衡力和弯辊力。根据计算结果,工作辊平衡力由原700kN调整为480kN,弯辊力由800kN调整为500kN,生产表明,轧机系统运行稳定,基本消除了带钢头部中间浪,有效改善了钢板板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