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胜利 《园林》2007,(10):72-73
野蔷薇(Rosa multiflora)又称多花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其栽培变型七姐妹也可入馔。蔷薇《本草经》作墙蘼。李时珍曰此草枝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蘼,其子成簇而生如营星然,故谓之营实。蔷薇古时又名刺红、山  相似文献   

2.
潘胜利 《园林》2007,(4):54-55
玫瑰(Rosa rugosa)蔷薇科、蔷薇属。玫瑰最初是指美玉,因玫瑰花之宝贵故而也称之为“玫瑰”。《学圃馀疏》载:“玫瑰非奇卉也。然色媚而香,甚旖旎。可食可佩,园林中宜多种。南海谚云,蛇珠千枚,不  相似文献   

3.
潘胜利 《园林》2006,(2):54-54
桃Prunus persica蔷薇科,李属。花有单瓣、重瓣,白色和粉红色之分。入馔多用粉红色者。桃花粉红之花色历来为人们所羡,故《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记载及唐代诗人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名句的流传。其色或朱或粉,互映竞辉。邵雍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自古以来,国人就有服食桃花的习惯,《金门岁节录》记载:"洛阳人家,寒食食桃花粥"。并认为服桃花具护肤美容作用。《神农本草经》曰:"服桃花三树尽,则面如桃花"。《太清方》记载:"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又云:"桃李花服之可却老"。《家塾事亲》载日:"三月三日取桃花阴干为末,收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涂面,光白润色如玉"。据云桃花还有治癫狂作用,《鸡肋编》载:范纯仁女孙病狂,尝闭于室中。窗外有大桃树  相似文献   

4.
潘胜利 《园林》2007,(2):54-55
郁李Prunus japonica蔷薇科、李属。李有多种,入馔者多用郁李。李花以其洁白、淡雅而被历代诗人赏识。韩愈古诗《李花》有“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谁将平地万堆雪,翦刻作此连天花”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潘胜利 《园林》2006,(12):54-55
月季(Rosa hybrida)蔷薇科、蔷薇属。又名月月红、斗雪红,古代也称长春花。月季原产我国,在汉代已开始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有上万品种。月季以其长开不败而得历代诗人的赞赏。如:杨万里的(《腊前月季》:"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描述了月季既香  相似文献   

6.
潘胜利 《园林》2007,(6):52-53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毛茛科、芍药属。李时珍曰:“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可见“芍药”最初是由“绰约”演变而来。由于芍药花色绚丽,馥郁芳香,可与牡丹媲美,故早在宋代,人们在把牡丹比作花王的同时,则把芍药比作花相。如杨万里  相似文献   

7.
潘胜利 《园林》2009,(1):70-71
木槿(Hibiscus syriacus)锦葵科、木槿属。木槿,古称葬(舜)、椴(白花者)、榇(红花者)、又名日及,《庄子》称其为“朝菌”。《诗经·郑风》中就有“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之句。其中舜华和舜英指的就是木槿花。晋·潘尼《朝菌赋序》云:“朝菌者盖朝华而暮落,世谓之木槿,或谓之目及。诗人以为舜华,庄周以为朝菌。其物向晨而结,  相似文献   

8.
潘胜利 《园林》2007,(7):54-55
萱花(Hemerocallis citrina)为百合科、萱草属。萱花又名黄花菜、金针菜,为常用菜肴原料之一。《博物志》载:"神农经曰,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故古称萱草为忘忧草。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其意云:"萱草本作谖。谖,忘也。诗云‘焉得谖草,  相似文献   

9.
潘胜利 《园林》2007,(1):50-51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蜡梅科、蜡梅属。因色黄,又名黄梅;因腊月开花,又称腊梅。古时,因其花有的品种“虽盛开常半含”,又名馨口梅。蜡梅气味辛温,具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顺气止咳等功效。主治暑热头晕,气郁胸闷,呕吐,咳嗽等。  相似文献   

10.
潘胜利 《园林》2006,(6):50-51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茜草科、栀子属。栀子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之功效;主治心烦、郁闷,躁扰不眠和湿热黄疸。栀子花入馔在中国也早有记载。如" 薝蔔煎"收载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又据《野蔌品》记载:(栀子)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盐,作糊,花拖油煠食。采半开花矾水焯过,入盐葱丝、大小茴香、花椒、红曲、黄米饭,研烂,同盐拌匀,醃压半日食之。用矾焯过,用蜜煎之,其味亦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真白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  相似文献   

11.
潘胜利 《园林》2008,(2):90-91
木棉花(Bombax malabaricum)为木棉科、木棉属。木棉花又称为攀枝花或英雄花,分布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其花红色、大型,花萼肉质;种子的绵毛可作垫褥及枕芯。清·陈恭尹的《木棉花歌》可以说是对木棉花的最贴切描述:“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  相似文献   

12.
潘胜利 《园林》2007,(9):90-91
槐(Sophora japonica)属豆科、槐属。《淮南子》云:槐之生也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二旬而叶成。味苦平无毒。久服明目益气,乌发固齿催生。《抱朴子》曰:槐子服之补脑,令人发  相似文献   

13.
潘胜利 《园林》2008,(7):74-75
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蔷薇科、梨属. 历代诗人特别赞美梨花的洁白无瑕,与其相比,似乎梅花、桃花和海棠都要自叹不如.如:金·雷渊的诗<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相似文献   

14.
潘胜利 《园林》2008,(5):72-73
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或大白杜鹃(R.decorum),杜鹃花科、杜鹃属.  相似文献   

15.
百花食谱之五:牡丹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胜利 《园林》2006,(5):48-49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毛茛科、芍药属,栽培品种极多,有单瓣和重瓣,红色、白色和黄色等。入馔多用红、白单瓣者。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明钱洪《赏牡丹》一诗赞道:"国色天香映画堂,荼縻芍药避芬芳。"唐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徐凝的《牡丹》诗写道:"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白居易的《牡丹芳》一诗中也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描述。国中牡丹以洛阳者最为著称。《事物记原》载"武后诏游後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牡丹花品种极多,最著名的要数姚黄和魏紫。姚黄形似皇冠、色如鹅黄,被尊为花王;魏紫色紫如晶,被称为花后。如  相似文献   

16.
潘胜利 《园林》2007,(8):54-55
百合(Lilium brownii)百合科、百合属。百合因其鳞茎有多数鳞片抱合在一起而得名,名中暗含"百年好合"之意而被认为是吉祥之花。唐·王在《百合花赋》中对百合  相似文献   

17.
百花食谱之二十四:金雀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胜利 《园林》2007,(12):62-63
锦鸡儿(Caragana sinica)为豆科、锦鸡儿属。"金雀花"因其花形如金雀而受人注目。明·王象晋《群芳谱》载:(金雀花)"花生叶傍.色黄形尖,旁开两瓣,势如飞雀,甚可爱。"历代诗人咏金雀花者并不多,一般吟其如黄雀婷立枝头之形态,同时也叹其容易凋零而不值钱。如:明·王越的《金雀花》:"侯门爱金雀,金雀颜色好。化作枝上花,凌春独开早。冶游亭馆多,芳容等闲老。东风一飘零,不及涧边草。"和宋·翁元广诗《金雀花》:"管领东风知几春,也将俗态染香尘。有人不具看  相似文献   

18.
潘胜利 《园林》2007,(3):54-55
西府海棠(Malus Spectabilis)蔷薇科、苹果属。海棠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等多种,入馔多用西府海棠和贴梗海棠。历代诗人偏爱海棠,留下了无数以海棠为题材的诗篇。如陆游的《海棠歌》:“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从  相似文献   

19.
潘胜利 《园林》2008,(1):72-73
夜来香(Telosma cordata),萝藦科、夜来香属. 夜来香,古称灵芸,为萝藦科木质藤本植物,花黄绿色,芳香,夜间尤甚,故名曰夜来香.  相似文献   

20.
潘胜利 《园林》2006,(11):54-55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木犀科、木犀属。其常见的栽培品种有金桂(花黄色),银桂(花白色)和丹桂(花红色)。因桂花于中秋前后开花,故其又常与月亮相联系。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南部烟花记》载:"陈后主为张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株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古人对桂花有诸多描写,如:杨万里的《凝露堂木犀》:"雪花四出翦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去看来能几大,如何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