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定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它们的荧光显微微观结构分析,以及它们对水体中常见的黄腐酸和苯酚两种不同分子大小的有机物吸附性能比较得知,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量的大小不仅与其比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它们的微孔结构大小和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为粉末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三种不同类型的粉末活性炭(木质、煤质、椰壳)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和最佳工艺参数,以高氯酸钠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三种不同类型粉末活性碳的投加量、pH值、ClO_4~-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三种粉末活性碳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其中,ClO_4~-的去除率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容量随ClO_4~-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中性偏酸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此外,三种粉末活性碳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高氯酸盐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三种PAC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吸附符合Tempkin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处理苯酚废水的方法。系统考虑了粉末活性炭用量、pH、反应时间和温度等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活性炭用量为0.1 g,废水pH为6.0,反应时间为30 min,苯酚去除率可达98.4%。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分析吸附原理,其动力学更好地符合Lagergren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热力学较好的符合Langmuir等温线。  相似文献   

4.
磺胺吡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畜牧业中的抗生素。本文利用未清洗粗粒活性炭、清洗粗粒活性炭、未清洗细粒活性炭、已清洗上层细粒活性炭、已清洗下层细粒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谱性农药甲基托布津,对三种粉末活性炭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竹质炭吸附去除甲基托布津的效果最佳。因此,着重研究了竹质粉末活性炭吸附甲基托布津的影响因素,如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温度、pH值、水质等,发现投加量增加和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效果随原水pH值的升高而降低,原水水体中天然有机物的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6.
孙瑛  刁炳祥 《净水技术》2012,31(4):109-113
三卤甲烷(THMs)是水中天然有机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挥发性物质,腐殖酸是生成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物。活性炭能够去除水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对腐殖酸的去除性能可以通过单宁酸值来表征。通过间歇试验,研究了两种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行为,探索其对单宁酸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308 K时,1#炭对单宁酸的饱和吸附量较大,为616.0 mg/g。升高温度有利于两种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此外,两种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Largergren伪二级速率方程很好地拟合,吸附过程是双速过程。1#炭对单宁酸的吸附速率更快,比3#炭具有更高的单宁酸吸附性能。1#和3#炭对单宁酸的吸附活化能依次分别为17.5和3.9 kJ/mol,说明1#炭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加得较快,符合Arrhenius的经验方程,吸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规律,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可认为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以萘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表观气速下GH-8活性炭对萘的吸附行为,以Yoon-Ne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kYN=0.20 h-1,kYNτ=51.404-0.166T+0.292/u.采用传质区模型预测了萘在活性炭床层上的传质区长度及其移动速度,实验值和预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8.
利用硝酸改性和无改性两种活性炭吸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探究实验温度、溶液pH值、两种活性炭投加量及天然有机物(NOM)对DB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M=0.12g、实验温度T=35℃、pH值为9.0为实验最佳条件,无改性活性炭和30%HNO3改性活性炭对DBP去除率能达到92.92%和89.53%;低浓度活性炭存在的情况下,NOM分子的存在会大幅度影响活性炭对DBP分子的吸附,但随着活性炭浓度的上升,该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水中消毒副产物溴酸盐,对添加溴酸盐的水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活性炭(GAC)对溴酸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种GAC对溴酸盐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25℃条件下,对于GAC1,当水中初始BrO3-的质量浓度50μg/L时,0.25 h达到吸附平衡,溴酸盐去除率在88.72%~97.87%;当初始BrO3-的质量浓度50μg/L时,24 h达到吸附平衡,溴酸盐去除率在22.54%~97.97%。对于GAC2,1 h左右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溴酸盐去除率在48.41%~71.78%。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酸性体系中活性炭对不同木素的吸附,通过金相显微镜、BET、红外等手段对木素、活性炭进行了表征。模拟铅炭电池运行温度,考察了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对木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木素、活性炭的特征与吸附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用活性炭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主要为微孔和中孔;表面含有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羟基、酰胺基;3种木素的表面形貌、颗粒大小有较大区别;活性炭对木素的吸附属于低温吸附,对粒径较小的木素的吸附性略强。  相似文献   

11.
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实验对黄河原水及经混凝吸附、粉末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混凝过程主要去除分子量大于6000的有机物,去除率达到40%;粉末活性炭吸附主要去除分子量在500~1000和1000-3000,去除率分别达到21.52%和24.15%;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对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机物都没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炭为主的吸附材料在面对工业尾水时对不同种类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难以彻底去除。实验通过粉末活性炭(PAC)对焦化反渗透浓水(ROC)的吸附过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PAC的吸附选择性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十四烷、角鲨烯等部分长链有机物的分子直径大于PAC的最佳吸附孔径(0.5~1 nm),因此难以得到有效去除;另一方面,有机物对PAC表面大量含氧官能团的相互竞争以及PAC表面含氮官能团的缺少,使得苯酚类有机物与PAC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从PAC对ROC的吸附过程来看,吸附启动阶段PAC主要依靠孔道通过物理作用吸附芳香类有机物,而在吸附中期则依靠表面官能团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吸附烷烃、烯烃等非芳香族有机物,整体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活性炭对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物一阳离子嫩黄和苯酚、不同水体环境中苯酚的吸附,以及对水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可提取有机物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吸附量不仅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有关,而且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的多寡有关,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在活性炭上存在竞争吸附,对于挥发性有机物,随分子量的增大,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越大;而对可提取有机物,随分子量的增大,其吸附量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李凌凯  刘海清 《当代化工》2011,40(3):245-247
活性炭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发达,孔径分布窄,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等特点.通过活性炭纤维对钯溶液的吸附实验,探讨了静态条件以及动态条件下,溶液的初始浓度,系统的温度,活性炭纤维的质量,吸附时间,不同流速等条件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炭纤维对钯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最高吸附率可达...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对典型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甲基橙、中性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3种典型染料的qt~t、qe~pH、qe~T曲线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能力最强。另外,活性炭对3种染料的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内扩散过程是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速率控制步骤,但不是吸附甲基橙和中性红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6.
郭莹  崔康平 《广东化工》2013,(15):3-4,6
以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全面研究了吸附时间、pH、温度和离子强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罗丹明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三种温度下(25℃、35℃、45℃)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25 h,此时吸附率达96.56%;35℃时吸附率效果最佳;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离子强度对于吸附行为影响不大。其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动力学参数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硝酸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将得到的样品分别浸渍在银氨、硫酸铜及咪唑溶液中进一步改性,然后采用Boehm滴定法对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羧基含量增加较多,从而活性诙的吸附性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园林废弃物梧桐树皮为原料,用氯化锌活化制备梧桐树皮活性炭,研究了其对污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采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振荡速度等因素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梧桐树皮活性炭存在大量的中孔结构,孔隙结构发达;增大吸附剂用量可提升对污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效果,吸附在120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室温,投加量3.0 g/L、吸附时间120 min、振荡速度60 r/min条件下,刚果红的去除率可达98.2%.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KOH热处理方法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进行改性,并通过BET、Zeta电位和XPS对活性炭进行表征。利用溶菌酶模拟中分子尿毒症毒素β2-微球蛋白,测定改性前后活性炭对溶菌酶的2 h吸附率,从而推测对β2-微球蛋白的吸附能力。同时,探究了改性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 h内未改性的活性炭吸附率为42.54%,改性活性炭吸附率最高可达76.54%,提高了83.19%。Zeta电位和活性炭中9~80 nm范围内的孔容是影响活性炭对溶菌酶吸附性能的因素,整个吸附过程主要由孔结构和静电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20.
褐煤酸洗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对以煤为原料,制造和使用煤质活性炭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少研究工作者旨在探明原料煤性质和制造条件如何影响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煤制活性炭对原料煤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求灰分≤10%,灰分过高对活性炭吸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通过对霍林河褐煤进行酸洗降灰处理,讨论煤中灰分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