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新哲学是标志西方哲学意识发展中现代实践转向的实践哲学。实战辩证法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辨证法属性和功能。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辩证法的根本思维方式,不仅在辩证法的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哲学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的发展。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时代的环境并没有像当下这么恶劣,他们却有预见性地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构想,对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概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领悟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发展观提出问题出发,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教育都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产生以来,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延续所必需的条件发生了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整个人类社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必要的。文章力图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教育二者的内在关联出发,探求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环境意识的普及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分别从异化劳动、辩证法和共产主义三个层面阐释了生态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解决的方法论依据和最终的价值旨归,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生态启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提出的生态发展方案,该方案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创新。现阶段,深入考察《手稿》内蕴的生态观点,清晰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科学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以劳动异化为中心,从经济事实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异化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异化"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思想呼应"经济异化"现象而出,使"经济异化"与"以人为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坚持"以人为本"是消除"经济异化"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9.
将农村教育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对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对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中学开展的"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实践进行了全面剖析,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大生态文化"是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点的学校环境生态文化和人文生态文化总合的观点。并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就高职院校如何大力加强高职特色"大生态文化"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